在班级管理中培养责任感_责任心与班级管理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3:16: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责任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责任心与班级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责任感

内容摘要: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以及角色所应负担的义务的一种认识和情感体验。是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责任感培养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强化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公民教育,是为学生一生奠基的根本。培养责任感的主要途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明确自己所承担的各种责任,在班级管理中采取具体措施培养责任感。

关键词:责任感班级管理

原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同志提出“责任意识的觉醒,对于社会来讲,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财富。无论你讲爱国主义,无论讲集体主义,没有责任感,也可以进行教育,也可以感动,感动了半天,就停留在感性上,过渡不到行动上去。集体主义也可以讲道理,集体如何重要,论证、辩论会,把个人主义批倒了,但是如果没有责任感,观念上解决的问题,变不成行动。这个问题在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怎么转化为道德行为,这里边有一个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以及角色所应负担的义务的一种认识和情感体验。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有了责任感,作为工人,就能够精益求精,制品一流;作为农民,就能够辛勤耕耘,收获颇丰;作为士兵,就能够驰骋疆场,屡建战功;作为学生,就能够主动学习,天天向上。缺乏责任感的人组成的群体,如同一盘散沙,没有希望、没有前途。可见责任感的培养对我们的个人和社会有多么的重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明确要求加强道德教育,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另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会生存》的报告中也确定了一个指导教育发展方向的基本思想:“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内容。

责任感是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责任感培养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全面提升学生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以身心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健康素质,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应对未来挑战的客观需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必然选择,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要求。强化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公民教育,是为学生一生奠基的根本。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人的最大不幸,往往是从忘记自己的责任开始的,最初是在小事情上,然后就会在重大事情上。”可见,强化对青少年责任感素质教育力度的必要性。

责任感的培养主要途径: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我国社会所倡导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观念以及民主与法制的观念,可以使中学生了解和处理国家与个人、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了解

自己所肩负的各种责任和义务。一个对世界、人生、价值有正确看法的学生,一个了解个人与社会、权利与义务的人,必然容易养成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相反,一个奉行极端利己主义的人,必然会养成自私自利、不负责任等偏离社会规范的不良人格。要教育学生以开放、批判、改造的态度对待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角色责任,盲目地服从,或者对各种社会阴暗面熟视无睹,对各种错误的思潮随波逐流,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它有害于社会主流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明确自己所承担的各种责任

了解自己所承担的各种责任,是履行责任,养成责任感的基础。不同的社会角色,就意味着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如为人父母,就承担着对子女的责任;为人子女,就承担着对父母的责任,等等。社会成员除了要承担和履行社会结构中某一特定类型角色的责任外,还要共同承担以下责任:

1、对自己的责任

在认识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的基础上能满意地接受自己;能利用一切条件和各种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关心自己的健康,谋求必要的生活条件;自尊、自爱、自制、自强。

2、对家庭的责任

尊重、体贴、帮助父母;关心、照顾长辈和兄弟姐妹;热爱家庭,夫妻平等互助,努力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履行和担负起家庭的各种责任。

3、对他人的责任

接受和信任他人,富有深厚的怜悯心、同情心;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尊重并愿意考虑他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平等待人,有事大家商量;同学、朋友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谦恭礼让,敬老爱幼,尊重妇女,关怀残疾人;珍惜时间,信守诺言。

4、对集体的责任

关心集体,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社团、社区的各项集体活动,行使好自己的各项权利,承担并完成集体赋予的任务;为集体的建设和集体活动的开展出注意、想办法。

5、对国家的责任

了解祖国的悠久文化和历史,维护珍贵的传统文化价值;认识中国的国情、国体、政体和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忠于宪法,尊重国旗、国歌、国徽;关心时事政治,了解祖国建设情况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了解世界的重大事件;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履行公民职责。

6、对人类社会的责任

7、对生态环境的责任

三、在班级管理中培养责任感

措施如下:

1、在具体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责任心。

1.躬亲示范,感染学生。○

经验证明,身教胜于言传。因为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生动的榜样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自身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例如,看到教室地面的纸屑等,教师亲自弯腰捡一捡,这一无声的动作比单纯的说教有效多了,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必将会以教师为榜样。

2.注重细节,强化认识。○

培养学生责任感要从小处着手。鼓励学生负起个人责任,如搞好个人卫生,不乱丢废弃物,用了他人的物品,放回原处,爱护公共场所的清洁,最后离开教室时关窗,关灯、并关

门,爱护公物等。这样有助于学生独立精神和责任感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养成他们遇事主动解决问题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要从周围的事做起。要求学生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有益的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助人为乐。

2、在“小小的惩罚”中,提高学生的责任心。

这里所说的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并不只有赞赏才能给予孩子自尊与自信,惩罚更需要尊重与信任,要特别小心地为对方着想,要顾及对方的承受力、尊严,不要让对方难堪。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要惩罚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

3、在实际的锻炼中,强化学生的责任心。

培养责任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由知到行的渐进过程。既不是单纯的向学生讲述道理所能奏效的,也不是几次具体的情境感染就会成功的。它需要意志的支持和实际锻炼。在班级工作中有的老师采取了“班务承包”的管理形式。发挥班集体优势,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加强班队工作的管理,发挥班干部的核心作用,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完成任务与执行任务的矛盾,在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行动服从集体行动的前提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心、任劳任怨、情绪稳定等性格品质。

1、《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http://xingfucun005.blog.163.com/blog/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际活动中锻炼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小干部比普通学生有责任感,这因为老师给予了他责任与信任。如果老师把对小干部的责任......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马库吏小学李新英 班风,指班级的作风、风气。学生要规范,班级就要有严明的纪律,浓厚的学习氛围,良好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班风是集体大多数成......

在实践体验中培养责任感

在实践体验中培养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体验中培养少年儿童责任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在学习生活中体验──“不添麻烦”,培养少年儿童责任感;2.在家庭生活中体验──“我爱我家......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的管理才是真正的管理。学......

b5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创造性个性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谈班级管理中创造性个性的培养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为实现班集体共同目标,不断......

下载在班级管理中培养责任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班级管理中培养责任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