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之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雾都文化”。
雾都之变
2014年01月20日 第A2版:当代世界
作者:康珂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2341 19世纪英国文学家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中多次写到当时伦敦恶劣的雾霾天气,例如在《我们共同的朋友》一书中,狄更斯写道:“这一天,伦敦有雾,这场雾浓重而阴沉。有生命的伦敦眼睛刺痛,肺部郁闷,眨着眼睛,喘息着,憋得透不过气来„„在伦敦,在城市边沿一带的地方,雾是深黄色的,靠里一点儿,是棕色的,再靠里一点儿,棕色再深一些,再靠里,又再深一些,直到商业区的中心地带——这儿叫做圣玛丽 爱克斯——雾是赭黑色的。”在19世纪,伦敦一年几乎有1/4的时间都被雾霾笼罩,是名副其实的“雾都”。
当时的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雾霾的危害,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环境保护还没有被提上日程。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伦敦周期性地淹没在雾霾之中。直到1952年那场灾难的爆发,人们才幡然醒悟,开始关注雾霾对健康的危害。1952年12月5日开始,伦敦受高气压控制,烟尘废气聚集在城市上空难以扩散,导致伦敦连续5天出现厚重的雾霾。整个城市能见度极低,汽车在白天也要开灯行驶。雾霾还涌入室内,以致歌剧院因观众看不见舞台而停止演出。毒气弥漫,大量市民感到身体不适,仅4天就有4000多人丧生。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又有超过8000人因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诱发疾病失去生命。这场灾难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Great Smog of1952),是20世纪“世界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在付出生命的代价后,伦敦痛定思痛,开始下决心治理雾霾。首先是立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治理雾霾的办法和各方的责任,为以后的治理行动提供了指南和依据。1956年,英国通过世界上第一部防治空气污染的法律:《清洁空气法》(Clean Air Act)。法律规定,伦敦城内的发电厂全部迁到郊区;在规定的城区内只能使用无烟燃料;大规模改造居民传统炉灶,冬季逐步采取集中供暖,以减少煤炭的使用。以此为基础,英国各地又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地方法律法规。1968年,英国颁布第二版《清洁空气法》,对工厂排放废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74年出台《污染控制法》(Control of Pollution Act),将空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等内容全部囊括,统筹处理环境问题。英国有关控制大气污染的法律还有很多,这些法律在颁布后都得到了严格的执行。不搞一阵风似的运动式治理,依法治理雾霾成为伦敦空气永久性改善的根本。其次是调整产业结构,伦敦大力迁移、压缩传统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从工业化走向“去工业化”,着力发展以金融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到1980年,整个英国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就业总数的比重达到58.9%。再次是完善公共服务,包括改造城市供暖设施、发展公共交通、大面积建设绿地等。伦敦在城市规划中十分重视绿地建设,除了大公园外,各类精致的中小型绿地公园遍布全城。虽然伦敦地价昂贵,但绿地比建筑还多,在净化空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经过近30年的努力,伦敦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到1980年,伦敦一年中只有5天有雾,尘霾已基本消除。但这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随着汽车的大幅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主要威胁。伦敦采用多种手段减少尾气污染。一是用技术手段降低污染物排放。例如,英国不断提高汽油标准,降低汽油含铅量以至淘汰含铅汽油。从1993年起,所有在英国出售的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染。二是以高额的停车费和交通拥堵费限制私家车。伦敦城区的停车费非常高,一个月的停车费甚至可以购买一辆二手车。2003年起,伦敦划定收费区(Congestion Charge Zone,简称CCZ),周一到周五对进城的私家车收取每天5英镑的“进城费”,此后收费区范围不断扩大,“进城费”也不断上涨,2013年已涨至10英镑。伦敦很多家庭都有车,但这些高额的费用让多数伦敦人都不会开车上班。三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除财政和企业投资外,伦敦征收的交通拥堵费也全都用于补贴公共交通。在伦敦,双层巴士是城市的象征,地铁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伦敦地铁已有150年历史,密集的地下和地上轨道交通覆盖整个大伦敦区。从表面看,伦敦地铁票价较高,但相对于伦敦市民的收入而言却不算高。和其他城市一样,伦敦地铁也十分拥挤,但伦敦依然设置不同种类的优惠票价鼓励市民和游客选择地铁出行。例如,对使用“牡蛎卡”(Oyster card,类似北京的市政交通一卡通)的乘客票价打折,2013年伦敦一区地铁单程票价为4.5英镑,刷“牡蛎卡”仅2.1英镑。对学生、未成年人优惠更大,11—15岁的未成年人一区单程票价刷卡仅0.8英镑。游客则可办理七日票、月票等旅游卡享受票价优惠。四是鼓励绿色出行方式。近年来,伦敦修建了“自行车高速公路”,方便市民骑自行车上下班。目前英国正投巨资沿地铁线路建设高架路,专门用于行驶自行车。未来“天空自行车”将成为伦敦的一大特色。另外,伦敦对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免收交通拥堵费。
此外,伦敦还通过不断发展的科技手段精确监测空气污染状况,积极确保市民对空气质量的知情权。现在伦敦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查询实时的空气质量状况,包括PM2.5、PM10、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政府、市民、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等各方面共同努力,让环保成为伦敦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如今,伦敦的工业污染和尾气污染都得到了有效控制。雾霾基本绝迹,曾经恶劣的雾霾天气已经成为老一辈伦敦人遥远的记忆。现在伦敦每一个晴天几乎都是蓝天白云。一年的雾天屈指可数,而且只有雾,没有霾。尽管已经成功地治理了雾霾,但伦敦市政府对空气质量的监督和治理并未松懈,而且与时俱进地提出低碳战略,在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发展绿色经济。今日之伦敦,早已告别“雾都”,成为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城市和生态城市,正在向低碳城市迈进。
外国语学院英语(国际商务)1 班程昌会200903084019Feelings on Oliver Twist“Oliver Twist" is a very famous novel written by Dickens, a British famous writer.The book......
A Reading Report of Oliver TwistCharles John Huffman Dickens (pronounced February 1812 – 9 June 1870) was the most popular British novelist of the Victorian er......
《雾都孤儿》读后感初次翻开《雾都孤儿》这本书,是在一个午后,阳光暖暖的射在我的脸。在此之前,我看过同名的电影,电影中小主人公清澈的眼睛给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但是电影毕竟......
读《雾都孤儿》有感《雾都孤儿》是由英国作家狄更斯先生所写的,主人翁孤儿奥立伟是上流社会一个有钱人的私生子,她年轻的母亲因长期得不到关爱,只身一人饱经跋涉,思虑之苦,在生下......
Book report: Oliver TwistOliver Twist is written by Charles Dickens .The hero of this novel was Oliver Twist, an orphan, who was thrown into a world full of p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