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123456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困生原因及对策研究”。
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定州市花张蒙初级中学、米彩英
据统计:全国的中小学生大约有2亿3千万人,近30%的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涉及6千多万个家庭,由此看到,数学学习方面的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已不只代表数学本身的教育问题和学生学习的成绩问题,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成为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随着我国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与完善,近年来初中统招趋势有增无减,农村普通中学学生学习困难问题日渐突出,尤以数学学科表现最为明显。农村中学所处地理位置、信息来源、文化教育意识、学生生源等原因,造成了农村普通中学学生数学学习上的困难,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难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对此问题做深刻地研究和探讨,且深感此项课题研究责任重大。
一、学困生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1.生源基础差,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被动。
我校是一所镇属初级中学,许多同学学习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课堂心不在焉,课后作业马虎甚至不做。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不自觉,基本不复习。练习、作业中同样的问题一错再错,反复更正评讲但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2.学生求知欲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课改后数学教学目标中极为关注的一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教学中往往得不到体现。受周边社会环境的感染及影视媒体的影响,相当部分的学生缺乏忧患意识,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整天无所事事,作业练习马虎应付,抄袭了事。
3.学生学习方法落后,缺乏科学的学习习惯. 根据调查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升上中学继续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由于学习科目、内容、要求的明显变化,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大多数学生解题时不遵循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过程缺乏逻辑性,对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对方法不会归纳总结。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1.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风格两极化 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借鉴,课改后许多教师对新理念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甚至出现偏差,要么教学方式两极分化,要么教学方法今天改明儿变,学生无法适从。一部分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课堂气氛沉闷;一部分教师敢于尝试,善于标新立异,但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改换内容,想方设法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无所知。课堂教学低效是两者的共同结果。
2.对学生评价观念落后,过分关注考试成绩.
我国教育从孔孟至今历经2500多年,历史源远流长。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关注结果,轻视过程,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间接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最终势必影响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此外,数学教学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教学素养、教学环境及教学设施、周边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直接影响。
二、解决学困生问题的策略。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结合本校开展的新课改小组“1+1”合作学习,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间的探究中获得新知识,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授课的精彩风范,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和兴趣。
2.实施分层教学,尊重学生水平差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双边的活动过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同一个要求,同一种教法,其结果必然是两极分化严重,打击了学困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新课标的练习设计应不仅具有层次性、多样性、趣味性、科学性,而且要针对信息量,思维量和深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3.加强思维训练和方法指导 从七年级开始加强逻辑思维训练,认识思维特点,掌握更多方法和技巧,培养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能力,在方法上加强思维多维化,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观和方法论,使之在思想上重视,在方法上活起来,达到知行统一的效果。
4.改变方法,树立主体意识
(1)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接受过程代替主体活动,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使学困生肯动脑,大胆实践,从中品尝成功的愉悦,大大激发学生动机。
(2)进行数学探究性学习,从而能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数学兴趣,设置探究情境,营造探究氛围,有计划有目的开展探究活动。
(3)及时掌握反馈信息,练习设计要精心,对遗漏知识及时补缺,以确保知识摄入数量和质量。因为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有效途径,所以在课堂上应精心设计,做到精讲少讲多练,多次反馈,重视讲评,在实践中形成技能。
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科任老师而放弃对该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对后进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认清学困生问题形成的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就一定能够减轻两极分化,增加优生,使数学教学更加和谐。
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定州市花张蒙初级中学
米彩英
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______”对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实验总结 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课 题 研 究 方 案江山市上余镇上余中心小学 徐艳秋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
中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及对策一、先谈谈中学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我认为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原因。(一)主观: 主观上的因素是导致学生后进的主要原因......
浅谈农村中学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及对策摘 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后进生却越来越多,是什么阻碍他们前进的步伐?本文就从主观和客观上分析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并从提高学习兴趣......
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汝州市小屯镇二中 赵旭辉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全社会对农村义务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