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_一般论述类文本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2:20: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一般论述类文本”。

Ⅱ.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了解论述类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的是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通常为一些非指代性的词语或短语。要求能够理解这些概念在论述类文本中特定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指的是内涵较为丰富或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要能理解这些句子在文中特定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整合信息,是获取所需信息、达到阅读目的的重要手段。

要求理解各种信息的内涵,并根据需要加以筛选、整合。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要求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以及一段文字内部的层次。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求能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表述,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集中,有的分散。阅读时应能加以分析

概括,分辨作者对所说事物的态度是赞成还是批评,是完全支持还是有一定保留。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浙江金华十校2011年高考模拟试题)

印票子的美国为什么没发生通胀

郭凯

一段时间来,比较中美的物价成了一件很流行的事情。美国物价水平之“低”

和中国的生活成本上升之快是这些比较背后的原因。

不少人把中国发生的情况归于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继2009年中国的信贷

增长创下9.6万亿的天量后,2010的信贷增长虽有所回落,降到约7.9万亿,但这一数字仍然高于年初制定的7.5万亿的目标。在不少人眼中,中国发生通货

膨胀的原因几乎就是教科书式货币超发。

美国也在进行所谓的数量宽松二。之所以说二,是因为之前还有一。数量宽

松就是美联储通过购买债券的方式印钞票。美联储在危机前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大

约是7000—8000亿美元,这基本上就是美联储直接发行的美元货币。但在危机

中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一下膨胀到了2万多亿美元,这多出的1万多亿美元,也就是美联储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量。最近宣布的数量宽松二,美联储又表示要

向经济中注入不多于6000亿美元的货币。

但问题是,美联储这样发行货币,为什么美国没有发生通货膨胀?

对这个问题的简单回答是:不是美国印票子却没有通胀,而是美国因为害怕

通缩才开始印票子的。美国不景气的经济和高失业率,让美国的需求严重不足。

东西卖不动,价格自然要降,因此就会形成通货紧缩。通缩会导致经济陷入一个

恶性循环,所以美联储才不得不出手,阻止通缩的发生。美联储先是降息,但很

快利息就降到了零附近,不能再降了,于是才采用了数量宽松,也就是印票子这

一招。

然而,整件事情并不止于此。

美国没有发生通胀的另一层原因是,美联储印的美元并没有真正流入美国的实体经济。事实上,美国的很多金融机构至今仍然有惜贷的行为。一边是几乎没

有成本的资金,另一边是很难找到合适投资机会的美国经济,最后美联储创造的货币干脆通过全球金融市场流向了那些高回报的国家。

一种观点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没有在美国国内刺激经济,反而造成了别

处的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

是不是说面对热钱流入,所有的国家都只能坐看泡沫形成,物价飞涨?

不完全是。大多数国家都可以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比如说对冲操作和加息,来应对这样的流入,控制国内的通胀。但做到这些的一个前提是,这个国家得有

相对灵活的汇率。中国因为缺乏灵活的汇率,就使得收紧货币政策变得非常困难。

一个汇率灵活的国家,如果加息,那么通常伴随的是汇率显著升值。由于汇率已

经显著升值,继续上升的空间就有限,甚至在未来有贬值的可能,因此热钱流入的动机就会下降。

但中国不同,一旦加息,加大的利差加上原来就有的升值预期,使得热钱会

更有动力流入。从而使问题更加严重。

那么,中国的通胀应不应该怪美国人多印了钞票?答案是“也不完全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美国的货币政策当然让我们的政策选择变得更复杂。

(选自2011年2月《嘹望东方周刊》,有删改)

4.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2010年的中国信贷总量达到惊人的7.9万亿,因此许多人认为,中国

发生通货膨胀是由于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

B.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也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两次货币数量宽松,等

于向经济中多注入了l万多亿美元的货币。

C.由于美元是一个全球性的储备货币,因此美联储的任何行为都有着全球

性的影响,它的货币数量宽松政策必然导致全世界的通货膨胀。

D.美联储多印发的美元,并没有真正流入美国的实体经济,而主要流入了全

球新兴市场国家。

5.根据文意,下面对“美国没发生通胀”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美联储货币宽松政策所印发的美元数量,从其所占经济总量的比例来说

远没有中国新增贷款额巨大。

B.美国不景气的经济和高失业率,使得美国的需求严重不足。

C.美联储印发的大量美元,由于美国经济投资价值低,而流向了其他国家。

D.美国经济本身就存在通货紧缩危险.即使用降息和宽松货币应对.其效

果仍不明显。

6.按照作者观点,中国治理通胀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请你分条概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口述历史与城市记忆金光耀

口述历史在保存历史记忆方面具有其他形式的文献资料无可替代的价值,成为历史记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来源。人类在发明文字前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讲

述自己的故事,就是通过口述保存历史记忆的最早形式。

在很大程度上,历史记忆是由于人们接受了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而形成的。在当

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中起着决定的关键性的作用,从而出

现了对历史的宏大叙事的传统。但在这样背景下形成的历史记忆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我们知道,文献、档案等文字资料主要集中于政府层面和社会精英的政治活动,通常成为宏大叙事的资料来源。而即使对这些政治活动尤其是其细节,光靠档案

或文字资料有时也是无法了解其详的。而丰富的历史细节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历史

真相和本质的认识,有时甚至还会改变对历史本身的看法。至于社会生活尤其是

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传统意义的档案资料则记录更少。市民的日常生活、社会

习俗、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是城市记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就需要通

过口述历史的方式予以记录和保存。因此,口述历史在保存城市记忆方面具有十

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口述历史提供的信息也会有误差或失真。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客观和主观

两方面的原因。就客观而言,人脑不是电脑,人的记忆因时间久远发生误忆甚至

失忆,可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主观方面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或是受个

人经历、情感等因素影响,或是因时代变动导致后来的认识覆盖了先前的认识,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口述者提供的信息失真,但作为当事人而言,是无意识的。另

一类则是为了“隐恶扬善”,刻意遮蔽个人的不光彩一面,而着意提升个人的光

辉形象。上述因素提醒我们对个别的口述历史应该谨慎对待。但当我们就同一个

话题访谈一个群体,尽管这个群体中的个体间的口述存在差异、矛盾甚至冲突,这些不同的叙述却会产生抵消效应,从而可以提供较为接近历史真相的叙述。这

有点像“盲人摸象”,摸象者提供的信息是相互矛盾的,但综合起来却是关于大

象的较为完整的信息。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即便集体记忆也有发生偏差和失误的时候。“*”期

间因为存在过各种票证,许多东西需凭票供应,因此在绝大多数城市人中便有猪

肉凭票供应的记忆。而事实上,在*期间有些城市的猪肉是不凭票敞开供应的。

之所以会产生凭票供应的记忆,是因为人们将“票证时代”的记忆与对“*”的苦难记忆、创伤记忆、灾害记忆混同起来,从政治价值判断出发形成了失真的记忆。这告诉我们,历史学家在口述历史积淀为历史记忆的过程中应该主动地发

挥积极作用,使口述历史能够真正承担起传承城市记忆的重任。

成千上万的老年人是传承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群体。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老

年人开展专题性的口述历史采访,主动保存历史记忆,这也是让老年人“老有所

为”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有组织的大规模口述项目可以做单兵作战无法做到的事

情,可以对具有相同背景的老年人群体就同一个题目开展口述采访,这样一个访

谈不是能很好地保存起我们的城市记忆吗?

(节选自《文汇报》2011年10月13日)

4.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3分)

5.口述历史在保存历史记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6.作者认为应如何开展口述历史的工作?(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静朱光潜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

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

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

不同。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它很

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

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

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

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

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

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

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

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

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

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

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

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徘句:

“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 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括号内)

A.一个人能否最大程度地见到“美”与“和”,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

B.感受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也就是领略,它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C.一个人陷入岑寂和烦闷之中,往往是由于他的心境不够空灵而造成的。

D.不同的感受角度决定了有人认为苍松宜于入画,有人认为苍松可以造船。

2.文章题目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

3.作者所说的“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6

分)

诚信类论述

对“诚信社会,从我做起”认知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雄鸡下成长的世代华夏儿女,都具备了中华本色。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努力印证着:为了五星红旗更加......

论述类作文

支撑议论性应试作文获取高分的三要素分别是:结构、用例、文化(含思想)。结构提供穿透力;用例提供表现力;文化提供保障力。大的外在结构是千字作文最大的逻辑外现,结构中坚实的布局......

论述类文本训练

“天人合一”与生态学周国平九十年代以来,国学好像又咸了显学。而在国学热中,有一个概念赫然高悬,这便是“天人合一”。在一些人嘴里,它简直是新福音,用它可以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2018.05.22(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草原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北方......

论述类作文范文

论述类作文范文(精选28篇)由网友“yooobab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论述类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1:论述类阅读教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

下载论述类文本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