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暴力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_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2:12: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谈家庭暴力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

浅谈家庭暴力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不良影响及其对策

钟慧娴

(教育科学学院08小学教育(语文方向),海南 五指山 572200)

摘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之中,特别是孩子。当今家庭暴力愈演愈烈,这对孩子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需要剖析家庭暴力,了解家庭暴力,遏制家庭暴力,认真分析其对孩子个性发展的不良影响,重视孩子成长的生活环境,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善家庭环境,创建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保证孩子个性成长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儿童,家庭暴力,个性

在纷繁的社会环境中,对人的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特别是其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生活、成长的具体环境,从孩子出世到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之间的漫长岁月里,孩子都要在这个环境中逐步长大。家庭环境温馨、宽松、和谐,孩子就能自由健康地成长,反之,如果家庭氛围不融洽,时常争吵、打骂、爆发家庭战争,孩子就会长期处于惊恐不安之中,心理变得扭曲,童年变得暗淡。[1]

一、浅谈家庭暴力的内涵

首先我们应该理清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目前尚无统一界定的概念。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内部出现的侵犯他人人身、精神、性方面的强暴行为。”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对家庭暴力行为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它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家庭暴力有以下分类:按其形式可分为三类:(1)身体暴力。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如:殴打、推搡、打耳光、脚踢、使用工具进行攻击等。(2)语言暴力„„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语言,从而引起他人痛苦。(3)性暴力。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家庭暴力愈加引起社会的关注,不仅仅是家庭暴力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对孩子个性的影响。[2]

二、家庭暴力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不良影响及其原因 家庭暴力对孩子们心理健康与个性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经常被家庭暴力所影响,心理难免会有些阴影,向父亲经常殴打母亲或自己,常常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说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当他们经常受到家庭暴力或家庭某些因素的影响,在承受不了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爆发出来,从而懂得了反抗,若果反抗成功后,他们就会知道,以后父母再这样,就用反

抗(父母打自己,就反过来打父母)的心理。“父母平时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有教育意义,孩子们总是喜欢模仿父母的言行。”他们看到了“家庭暴力”,就会学习。把自己受到的压力施加在他人身上,心理就会十分不平衡。孩子们也会有暴力的倾向了。家庭暴力会让家庭不和,闹分裂,给家人带来心灵的创伤。儿童因为遭到了家庭暴力,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失去了信心。以前本来性格十分开朗,十分活泼,现在的他们可能变得沉默寡言,变得深沉,变得内向,跟以前的好朋友也很少来往了。因为家庭暴力,学习一落再落,跟老师同学们不再爱沟通了,他们心里的痛,很多人是不明白的。

卢梭指出:“对一个人的教育,在他一生下来就开始了。他虽然还不会说,不会听,但已经在学习了,经验先于教学。父母指引的航向,往往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孩子生命的航船驰向何方。”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生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量,评价一下自己的修养、言行是否已具备了做父母的资格。从儿童心理学方面可知,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而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较差,有些爸爸喜欢抽烟摸麻将,慢慢的他的孩子也会玩上,俗话说:“老子偷瓜,儿子杀人放火。”一样的道理,当爸爸妈妈在家里发生争执打起来时,一旁受惊的孩子都是看在眼里的,对他们说的每句粗话,用的每个暴力动作都会很深刻,渐渐的当他和别人发生口角时,他会很容易发生冲动,甚至破口大骂,使用暴力动作等不良习惯。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初始环境,儿童最初形成的人格特征,同家庭的初始教育关系极大。一个孩子需要一个完整的家,更需要一个和谐的家。一个没有家庭暴力的家。家庭在一个孩子心中是平凡而又有很大影响力的。因为家庭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客观需要的因素。如果一个人连这一点都不具备那他(她)这一生就太惨了。但一个和谐的家才会给孩子身心带来极大的益处无论是性格还是人品。反之一个不和谐的家会使一个孩子一生变得毫无价值或许也会毁掉孩子的一生,让他(她)的一生失去光泽。什么伟大的理想、抱负与他(她)们只能是有缘无份了。他(她)们会带着叛逆的心态去面对一切的人和事物,性格内向不愿与他人交流,有事只愿一个人扛,最容易走上邪路。因为他(她)几乎没有辨别事非的能力。

教育家斯宾塞深刻地指出:“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就变得没有同情心;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最好手段。”只有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才能使孩子成为情商完善、心理健康的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出生以后有十几年的时间在家庭度过,父母的一言一行,整个家庭的气氛,育儿方式,父母的期盼,父母关系等,家庭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在向孩子渗透,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孩子在家庭中不仅学习知识,掌握生活、劳动的技能,也发展着智力、能力和兴趣,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们在家庭中既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也可能受到不良影响,[4][3]

这就要求家长重视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儿童早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儿童的一些认识和行为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就难于再出现,孩子如果长期缺乏父爱或母爱,与父母亲的时间太少,这对孩子健康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家庭应该重视并担负起孩子在“关键期”的学习和教育问题。

三、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发展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家庭暴力进行了分析,阐明家庭暴力对儿童的影响,表明只有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才能成就完善的人格,提出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格完善是解决家庭暴力的重要途径。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有连续性的,后期的发展离不开早期影响,儿童早期所具有的某些品质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健全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个性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

形成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我想有以下三点对策: [5]

(一)、要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在家庭建立后的最初几年中创造出一种真正的、感情交融的人际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家人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互敬互爱,体贴入微,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家庭野外郊游活动等,儿童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就会感受到愉快和安全,就能接受他人和自己,就有可能将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紧张和不安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以宣泄。在儿童早期,若由于家庭暴力,使儿童在感情上疏远了父母,其结果会使其从根本上否定自我,感到焦虑、孤独和自卑。为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要养育孩子,更要用自己的情感抚爱孩子。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接受充分爱的人,将来必是人格健全、能爱人、有独立感、责任心的自我实现型人物。家庭的不和谐常会把沉重感、压力感、失落感、抑郁感和情绪波动,通过各种途径“感染”子女,家庭暴力的影响更是恶劣。为此,家长要学会自我调整,消除心理紧张,改善自己的人格品质,以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变化。家长自身的人格塑造和心理调整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学会对事待人宽容随和,不过于计较,不动辄产生情绪波动,善于面对现实而不急于求成和好高鹜远,善于从逆境或挫折中自我解脱,能幽默处世等等,都有益于将人的心态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对儿童个性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建立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在经受挫折时,个体需要设法适应挫折情境,以达到和保持人与环境以及人的内心世界的平衡状态。为了减缓心理冲突和挫折,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某些机制解脱困扰,以恢复情绪平稳,这种机制或策略叫做心理防御机制,它是一种适应性倾向,由此而产生的行为,被称作为防卫性行为。当儿童处于家庭暴力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痛苦„它们是潜意识的,个体经常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它的,而它们常常篡改或歪曲了现实。大多数心理防御机制和心

理防卫性行为都是消极的适应方式,如回避矛盾、掩盖矛盾、自欺欺人,而潜在的心理冲突并没有解决,它们会逐步积累,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之中,影响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为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广泛开展和宣传家庭教育活动

营造反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围,加强“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深入开展“美德在农家”、“学习型家庭”创建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倡扬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夫妻恩爱、邻里和睦等家庭新风尚,教育引导公民树立健康文明的家庭观念,营造平等发展、融洽和谐的家庭人文环境。只有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来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才能使每个孩子都拥有温馨幸福的家庭,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为了孩子的幸福,为了孩子的健康,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做父母的都要设法体谅对方,互相关心,以身作则,重视自身修养,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于人于己都大有好处,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理解这一点,祝你们永远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参考文献:

[1] 郑中.救救咱们的孩子 [M].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128-129.[2] 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M].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法律出版社.2000年6月1日.[3] 李宝林.加德纳八大智能教育法 [M].商业出版社.2006年,37-38.[4]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 [M].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36-244.[5] 孙宏伟.儿童发展心理学 [M].科学出版社.2010年,34-45.A Discuion on the Domestic Violence’s Effect on the

Children’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bstract: Everyone wants to live in warm and harmonious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children.Today, intensifying domestic violence has caused great harm to the children, whether in their bodies or in their spirit.For the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we need to analyze, understand domestic violence, and curb domestic violence.This article

aims to carefully analysis the domestic violence’s adverse effects onchildren’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an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family environment, so that we can create the harmonious and warm family environment, and ensure the children’s personal growth and healthy development.Key words: Children; domestic violence; personality

浅谈家庭暴力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1].doc1(推荐)

浅谈家庭暴力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不良影响及其对策摘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之中,特别是孩子。当今家庭暴这对孩子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浅谈父母的教养对儿童个性发展影响

浅谈父母的教养对儿童个性发展影响【摘要】家庭是儿童个性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几种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

依恋对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论文

依恋对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论文【摘要】依恋是婴幼儿与成人最早建立的关系之一,依恋关系的好坏直接的影响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程度的好坏,依恋在儿童未来的个性与......

早期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早期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摘要:现代科学发展表明,0~3岁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人道智力发展、性格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

家庭教育对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一个人的性格是由生长的环境所造就的。一个孩子生活在什么家庭,家长的素质,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教育方式等。在孩子的成长中有重要影响。随着年龄......

下载浅谈家庭暴力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家庭暴力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