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测试题(A)_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1:47: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测试题(A)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测试题(A)

单位: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应急指挥中心属于区人民政府的()A.办事机构; B.办事机关; C.派出机构; D.派出机关;

3、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几万元的罚款()A.5万元; B.10万元; C.15万元 D.20万元;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 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 D.处置与预防并重;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何时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A.应急准备阶段;

B.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C.恢复重建工作结束;

D.应急处置期间;

6、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A、检查与预防B、监测与预防C、监测与预报D、监测与预警

7、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A、巨大、重大、较大、一般B、特大、重大、较大、一般 C、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D、特大、重大、一般重大、较大

8、因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诉讼、行政复议、仲裁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适用有关()的规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时效中止和程序中止B、时效中止和程序终结C、时效中断和程序中止D、时效中止和程序停止

9、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A、乡级人民政府、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B、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司法所

C、乡级人民政府、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D、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10、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A、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 B、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剧毒等危险物品 C、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 D、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

11、()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A、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

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 C、乡级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其他法人组织

1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储存、分析、()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A、传送B、报告C、传输D、报送

13、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标示,()为最高级别。

A、蓝色、四级B、绿色、一级C、蓝色、一级D、绿色、四级

14、可以预警的()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A、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 B、自然灾害、事故灾害或者公共卫生事件 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突发事件 D、自然灾害、灾难事故或者公共卫生事件

15、发布()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等措施。

A、二级、三级B、三级、四级C、一级、二级D、三级

16、()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

A.政府B.专业指挥机构C.专业救援队伍D.基层;

17、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制定。A、人大常委会B、省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确定的部门D、公安部

18、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由()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A、乡镇B、县C、市(州)D、省

19、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的原则。

A、属地管理原则B、标本兼治、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D、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20、有关单位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A、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B、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C、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D、五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

二、多项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至少选两项,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1、.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应当如何隔离危机()

A、立即开展调查B、确立取舍原则C、做好内部沟通D、构筑“防火墙”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A、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B、相关部门负责人C、驻当地中国人民解放军D、公安部门

3、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下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应部门做好有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A、指导B、监督C、协助D、管理

4、应急预案应当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A、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B、处置程序C、应急保障措施D、应急防御措施

5、城乡规划应当符合()、()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A、预防B、应对C、处置D、防范

6、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突发事件

7、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

A、生产B、经营C、运输D、储运

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A、联合培训B、互通信息C、联合演练D、联合作战

9、()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A、设区的市级B、县级以上C、县级D、乡级

10、()、()、()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A、街道办事处B、居民委员会C、村民委员会D、企业事业单位

11、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和()

A、安全意识B、自救意识C、自救能力D、互救能力

12、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

A、监督B、监管C、生产D、运输

13、国家鼓励、扶持具备相应条件的教学科研机构培养应急管理专门人才,鼓励、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企业研究开发用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 A、预防B、监测C、预警D、救援

14、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谎报、()、()

A、拖延B、迟报C、瞒报D、漏报

15、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A、乡政府B、街道办事处C、居民委员会D、村民委员会

三、判断改错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收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财产被征收的,应当给予补偿。()

2、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由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

4、新闻媒体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宣传报道,费用由财政保障。()

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6、国家发展保险事业,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并鼓励企事业单位参加保险。()

7、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8、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

9、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人民军队应当立即依法出动军力,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10、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制定。()

四、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的突发事件指的是什么?

2、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我国应急体制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是什么?

3、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如何采取措施?

4、《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其主要工作有哪些?

5、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含那些内容?

五、论述题:(共1题,10分)

根据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结合本单位实际,谈谈如何抓好应急管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测试题(B)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测试题(B)单位: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共有几章和几个条文() A.7章、70条 B.8章、70条 C.6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体会 六年级一班 王沛沛 家长王广存 后登瀛社区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复习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暨应急管理知识竞赛参考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8月30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心得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心得体会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学校组织我们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我们......

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测试题(A)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测试题(A).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