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方式变化趋势及原因调查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养老方式变化趋势”。
养老方式变化趋势及原因调查分析
一、问卷结构设计
不同年龄层有不同看法的特殊性导致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区分,所以我们根据他们的特点设计问题以此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们对养老方式的看法,更加有利于我们得出准确的研究结论,并且切合实际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没有按退休年龄等因素分设调查问卷也是出于考虑整体的年龄跨度不能太大又避免分的过细的问题,年龄跨度过大会导致调查数据不准确,年龄划分太细致则不利于调查的进行,因此选了这样的三个年龄段划分调查问卷。
卷一主要是针对24岁以下的青少年设计的问题,他们在这个时期的大多数是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的阶段,没什么经济实力,问题目的主要在于调查他们期望自己的亲人是以何种方式养老。事实上这个年龄层还可以分的更细的,但是出于篇章和人力的限制,我们采取了最优分类方式。
卷二主要是针对25周岁到四十周岁相对中年的人,他们在这个阶段往往是上有老下有小,他们有经济收入而且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考虑养老方面既倾向自己的上一辈又开始考虑自身养老问题,所以他们的观点也应该独立分出来进行调查。
卷三主要是针对41周岁以上的偏老年的人,他们的年龄多数是下有小而已了,养老方面考虑更多地在于自身的养老问题,他们的观点也是本次调查问卷主要调查的观点,因为养老的主体在他们,他们的想法对于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
二、调查基本情况
我们以抽样调查方法分群随机抽样,调查地点主要在大庆市龙凤区附近社区和附近养老院完成完成,调查对象是小孩、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调查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总计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其中无效问卷0份,有效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三、调查结论
青少年方面对家里老人有不舍和担心,希望老人在家里同时又怕老人有孤独情绪,还担心没人照料。中年这个年龄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不少人偏向于排斥居家模式养老,但又担心老人在其他方式养老出现健康、安全和情感问题。对于老人本身还是向往居家养老的,而且对养老的资金方面有些担心,但是年龄越大的人越担心自己居家养老得不到很好很全面的照顾。
四、分析变化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与家庭结构变化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城市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削弱,社会养老压力不断加重,家庭养老社会化即社区居家养老成为我国城市养老新兴的重要方式和趋势。
所谓社区居家养老,是指由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或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养老护理员为社区居家养老老人提供上门做饭、照料及护理等养老家政、医疗保健及心理咨询服务,以及社区日托照料护理等集中服务。社区居家养老的经济供养由家庭及成员提供,老年护理及照料服务由社会或社区养老服务组织有偿或无偿提供,老年人在家庭亲人的亲情氛围以及亲切、熟悉和安全的居家及社区环境中安度晚年。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护理及照料服务等经济开支可视条件由个人家庭或政府、社区提供。
社区居家养老是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一些福利国家主要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有效结合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优势,既保持了居家环境的亲情氛围,又具有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专业性和灵活性,是我国城市养老今后最值得提倡和积极发展的养老模式。
五、养老方式变化的原因
家庭养老的社会功能与作用逐渐被削弱,社区居家养老从总体上看已经成为我国养老发展的一个趋势,那到底是什么样的因素使得这一趋势的出现呢,我将从以下这几点分析。
(一)从家庭角度来看
一是家庭人口对养老的决定作用减弱。人口是家庭养老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上子女的数量决定着老年人能够得到多少数量的养老资源,子女越多,养老资源的提供者越多,老年人的养老就有了物质的保障,我国“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传统生育观念反映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为保证“老有所养”而做出的生育选择。在现代社会,子女数量不再是决定养老质量的因素,相反父母需要抚养的子女数量减少,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工作挣钱上,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使自身积蓄增加,养老能力增强,养老开始靠社会了。二是子女精神上越来越不具备养老的能力。子女仅具有赡养老人的主观意愿,但由于子女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不能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或子女忙于工作和教育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老人只能选择到老年公寓养老或自我养老。
(二)从社会角度来看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我国城市社会与家庭结构以及社会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家庭养老的社会功能正逐渐被削弱。这是因为:
一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生产及服务的理念机制的建立,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已发生变化,维系家庭关系的以孝为核心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逐渐淡化,重经济利益,轻血缘关系,代际距离拉大,等等,这些无疑从根本上动摇城市家庭养老原有的社会经济与伦理基础。
二是计划生育国策的长期实行,引起我国特别是城市家庭结构与模式的深刻变化,大家庭向核心小家庭转化;一代人家庭和分居家庭增多,“四二一结构”(即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将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子女)家庭逐步成为城市社会的主流。据国家统计局公布,1999年我国每个家庭平均人口为3.58人。城市家庭规模的缩小将进一步弱化家庭养老功能,而“四二一”型家庭结构将使家庭赡养系数大大上升,子女对父辈老人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和照料难以为继。
三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的加快,两代人同时老龄化的老年家庭逐渐增多。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现有老年家庭已达到3000多万户,独居老人已占26.6%。由于老龄人自理能力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快,将使老年型家庭的家庭养老负担变得难以承受。
随着我国城市家庭养老社会功能的削弱,时代和社会发展正日益呼唤新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养老模式的建立。
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多年“双顺差”,这种现象是极不......
1985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多年“双顺差”,这种......
龙源期刊网 http://.cn新乐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作者:王永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6期摘 要:通过对新乐市“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 描......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及原因分析 导言: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据我国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表明,目前,近30%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
究王莽前后变化及原因分析王莽改制是西汉历史上无法避开的一个大事件,关于王莽改制的一系列措施的分析,我觉得我在短期内没法分析的很好,所以我就选择了王莽前后的变化这一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