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舟竞渡的起源与演变历程论文发表_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论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0:48: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龙舟竞渡的起源与演变历程论文发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论文”。

中国龙舟竞渡的起源与演变历程

龙舟竞渡是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历史悠久,深受各族人民欢迎。它融民族性、艺术性、技术性、竞赛性、趣味性、于一体,在我国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探讨龙舟竞渡的起源与演变历程,可以更好的保护中国传统龙舟。对于中国龙舟以后的发展方向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龙舟竞渡、起源、演变历程

一、中国龙舟竞渡的起源

(一)纪念伍子胥和曹娥说

传说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命人抛于钱塘江波涛之中,有曹娥驾舟去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曹娥碑》)。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

(二)纪念越王勾践说

《事物原

“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始·端阳》)吴越交战,勾践败而被俘,在吴国过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他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终于在数年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了昭彰勾践这种坚韧不拨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三)纪念屈原说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时,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和《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这种说法普遍被接受,其文字记载始见于南朝梁人撰写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二、中国龙舟竞渡的演变历程

(一)、以争夺食物为主的竞渡阶段

独木舟、木排、竹排、木板船的出现,为竞渡创造了条件。原始竞渡与渔猎时期的劳动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有了舟,经常在水上活动,只要有2只或2只以上的舟同时发现食物时,先民们为了争夺食物,获取食物,自发性的就开始了原始的竞渡。

(二)、以争战为主的竞渡阶段

随着人类原始部落的产生,舟的作用就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产劳

动和交通的需要了,其中重要的作用就是把舟用作战争的工具。古代战争除了陆地之战就是水上之争。漫长的人类发展进程,原始部落之间以及奴隶社会国家之间,为了土地、权益而产生了战争,关键环节是舟的速度和质量,就自然涉及到舟的制造技术。于是,龙舟的前身就出现了。作为战船,既要求灵活便捷,又要求快速;操练时既是对战斗船的检验,又是对将士体能、意志、合作精神、技巧的锤炼。竞渡活动的性质到了商周以后发生重大变化,那就是由自发性转变为有组织、有目的、极具群体性和竞技性。《国语》载:“越王勾践乃命范蠡、舌庸率师沿海溯淮,以绝吴路,败王子友于姑熊夷┅勾践率中┅军溯江以转吴,如其郭,焚其姑苏,徙其大舟。”战争促进了舟的制造技术迅速改进和发展。《中华古今注》载:“孙权,吴之主也,时号为赤龙┅言如龙之飞于天。”描写的是其舟为红色,其速度快如飞箭┅。

(三)、以祭祀为主的竞渡阶段

人们在原始竞渡和争战竞渡的基础上发展了节日竞渡。在湘北、鄂南、赣西北等地,龙舟被作为巫人占卜的祭器,肩抗着到乡间串游;有的地方因为水浅不能竞渡,流行旱龙舟活动,不下水,但登高埠,或游街市,俗称“迎鬼船”。《江西通志》载:“每当五月五日,城内造龙舟,以人装故事其上,一舟数百人,舁(YU,装载)之,行诸陆地,云禳(RANG,驱除)瘟气也”。祭祀的主要目的是驱灾祈福,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从竞渡中体会到了“水戏”的乐趣,便加以总结,在节日开展竞渡活动,体现原始竞争的乐趣,展示群体合作 的力量和结果,并与神秘宗教文化、神话、民俗结合,体现人们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更隐隐体味到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需要的某种精神,与人们的道德情操、宗教信仰、赏心悦目关系甚大。关于我国节日竞渡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进筒粮,一名粽;造百索系臂,一名长命缕,一命续命缕,一命辟兵缯(ZENG),一命五色缕,一命五色丝,一命朱索;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送;采艾悬于户上;蹋百草;竞渡。”“端午”、“ 竞渡”之词,都始于此。

(四)、以娱乐为主的竞渡阶段

全国各地竟渡日并不一致。这是因为龙舟竟渡既然是禳灾祈福,企求丰收的活动,是全体农民人人关心的大事,就必须选取一个农闲休息的时间。而全国各地时差较大,耕作习惯,农作物生长的季节又不相同,就无法有一个共同的时间。龙舟竞渡虽有祭神祈福之意,或是纪念英雄人物,而实质都是广大农民休闲时的娱乐活动。在紧张的春插之后,农民利用禾苗返青的时间,开展龙舟竞渡娱乐,松驰一下劳累的身体,然后再精力充沛地投入生产,争取农业丰收。这表明从求神禳灾祈福进入到依靠自身努力了。祭神娱神不过是一种借口,实质上是农民群众自己的休闲娱乐。《隋书 地理志》上说:南郡,襄阳地方龙舟竞渡时“喧振水陆,观者如云。”《杭州府志》上记载:“五月端阳,各至河干湖上观竞渡,岸上人如蚁。”这种沉醉于龙舟竞渡的现象,就象今日世界上风行的“足球热”。

(五)、以比赛为主的竞渡阶段

1、龙舟比赛在世界兴起阶段

由香港旅游局1976年6月世界上第一次国际龙舟赛在香港举行,举办,技术官员由香港业余划船协会提供,香港国际赛创立。1977-1980年期间,模仿香港模式,在新加坡、槟城和其他太平洋地区开始举办国际龙舟赛。

2、龙舟比赛快速发展阶段

1987-1990年期间,独立的龙舟协会在中国、英国、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和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国家成立。国龙联筹备指导委员会成立,举行了正式的国际赛,欧洲龙舟联合会成立。1992年亚洲龙舟联合会成立。在1992-1994年期间,国龙联为龙舟锦标赛和国家比 赛出版了国龙联章程、细则、竞赛规则和规程。龙舟和船桨技术细则逐渐发展和引进。1995-1997年期间,第一届世界龙舟锦标赛于1995年在中国岳阳举办。国龙联的成员发展到5大洲的30个成员。国龙联第一次申请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和加入世界体育大会。1999年国龙联申请加入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

3、中国龙舟快速发展阶段

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中2005年龙舟赛事达到了创纪录的17项。国首届全国龙舟月系列国际龙舟赛事。在此期间,吸引了有来自美国、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300多支龙舟队伍、超过6000名选手参加,现场观看比赛的群众达到了200万以上。通过举办龙舟月及一系列国内、国际龙舟赛,有效的扩大了龙舟运动的影响力,提升了龙舟赛事的品牌,2011年开始举办“中华龙舟大赛”,该项赛事由国家体

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舟协会、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共同主办,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和各赛事举办地政府承办。参考文献:

[1]王凯珍等.我国龙舟竞渡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3 [2]伍广津等.民族学与人类学龙舟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0(2)

中国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中国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要生存,就必须聚居在一起,相互协作,共同劳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语言就产生了。初始的语言只是通过人们之间的口耳相传来......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即1928—1976年的资料积累期,1977—1985年的初步探索期,1986—2000年的全面开展期。2001年以后,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的开展为标志,中国文明......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即1928—1976年的资料积累期,1977—1985年的初步探索期,1986—2000年的全面开展期。2001年以后,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还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

下载中国龙舟竞渡的起源与演变历程论文发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龙舟竞渡的起源与演变历程论文发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