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佛教知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0分)
1.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为了求得解脱之道苦修悟道。
2.释迦牟尼佛的第一次说法称为(初转法轮)。
3.第一位皈依佛陀的国王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
4.释迦牟尼涅槃后,为整理佛的遗教,摩诃迦叶主持在王舍城外的(七叶窟)举行了第一次结集。
5.中国佛教的第一位比丘尼是西晋洛阳竹林寺的(净检比丘尼)。
6.玄奘法师将自己旅途中的见闻编写成一部(《大唐西域记》)。
7.顺治皇帝所敬重、亲近的高僧有天童道忞、(憨璞性聪)、玉琳通琇等三位禅师。
8.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六道轮回)”法。
9.(金瓶掣签)制度是朝廷监督并确认*转世的一种制度。
10.所谓“(如来)”者,无虚妄名如来,又说是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
11.大乘佛教在自利的同时更注重(度它利生弘法)的工作。
12.在所有佛经的开头都是“(如是我闻)”四个字。
13.在佛教中最常讲的“法印”有三,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14.“三藏十二部”中“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
15.因(法藏)法师号贤首,所以华严宗又被称为贤首宗。
16.(净土宗)由于简单易行,一直受到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民间下层群众的信奉,称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派别。
17.净土宗所依据的“三经一论”中的“一论”是(《往生论》)。
18.在佛教中,被称为律宗祖庭的寺院有:(丰德寺)、净业寺、(大明寺)、隆昌寺。
19.现在的密教主要流传在中国的西藏、(甘肃)、(青海)等地。
20.《涅槃经》的种类比较多,现在流通的以(《大般涅磐经》)为主。
21.“浴佛法会”的举行,一般分为集众、奉迎圣像、(安像祝赞)、祝圣浴佛、(皈依回向)
行仪。
22.在“水陆法会”中,(大斋)是指不限制的普施饮食。
23.(打七)即是在七天内或坐禅,或念佛,或经行,或礼拜,专心修持某一法门。
24.(降神)法会是藏传佛教中一个问卦吉凶祸福的法会。
25.“海青”是我国佛教僧众所穿着的主要服装之一,通常也称为(大袍)。
26.佛教寺院名称的其他称谓通常有:庵、堂、(僧伽蓝)、(精舍)、(兰若)、刹、丛林、道场、律寺、讲堂、讲寺、莲社等。
27.十方丛林中由于住持继承制度的不同,还有(子孙丛林)与(十方丛林)之分。
28.竖三世佛是指(迦叶佛)、(弥勒尊佛)、(释迦牟尼佛)。
29.藏经楼有时也被称做(毗卢阁),这是因为在藏经楼内多设毗卢佛像。
30.现代寺院中五百罗汉的名号基本上是依据一本叫(《江阴军乾明院罗汉尊号石刻》)的碑文。
31.在法堂上一般设有二鼓,东北角者称为(法鼓),西北角者称为(茶鼓)。
32.数量为42颗的佛珠,这是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四十二个(阶位),需要渐次修正。
33.佛塔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就是(地宫)、(塔基)、塔身和塔刹。
34.在佛教中所说的(四威仪)包括了行、坐、住、卧四个方面。
35.(沙弥尼)是指在寺院出家已经受十戒,但未能受具足戒的出家女童。
36.(西堂)是指曾经在其他寺院里担任住持,而现在客居于本寺院的人,又称“西庵”。
37.“四大班首”也称为四大板首,即是(首座)、西堂、后堂、(堂主)。
38.律师在佛教中是对那些专门研究佛教(戒律)的法师的敬称。
39.(居士)通常是指居家学佛之士。
40.(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略称。
41.五台山五大禅处分别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殊像寺)。
42.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四大之一,观世信仰始自(印度、西域),后传至中国内地、西藏、南海及日本等地。
43.九华山的主峰是(天台峰),是九华山观览云海日出的最佳地点,此景被称为“(东南第一山)”。
44.东岳泰山又称为“(五岳独尊),名山之祖”。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荼毗”是什么意思? 答:荼毗意为焚烧、烧身。
2.什么是“*转世”?
答:*转世是指上一代*圆寂后,按照宗教仪规,再寻访一位在他圆寂时出生的儿童认定为转世灵童,并继承他的名号、衣钵和地位,承担他弘法利生的责任。*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佛教传承制度。
3.佛教的法器从用途来分有哪些种类? 答:从用途上来分,一般可以分为六种:(1)庄严道场的佛具;(2)供养用的佛具;(3)梵呗赞诵用的法器;(4)古代比丘生活用器具;(5)置物用的法具;(6)密教的法器。
4.进入佛殿时候应注意哪些礼仪? 答:
5.佛菩萨像中最常见的手印有哪五种? 答:佛菩萨最常见的手印有五种:
(1)施无畏印。举右手,五指前伸,掌向外,左手作拳,又执袈裟之两角,安于脐上。意即如来的殊胜之力遍一切处,普除一切恐怖烦恼,表示施无怖畏给无边众生的意思。这是佛菩萨为救济众生,使众生安心所作的印相。
(2)施愿印。左手作拳,执衣角,安于脐上。右手开五指,掌向外下垂。表示佛令一切众生,所愿皆成,即满足众生一切所需的意思。
(3)触地印。左手作拳状,置于脐上,右手下垂,手掌向内,五指并伸触地,或覆于膝上。
此印能令诸魔鬼神、一切烦恼皆不能扰乱众生。(4)说法印。有三种形式:
一是左右手各捻无名指与拇指指头,其余三指舒散,左手仰于心前,右手隔一定距离覆其上。二是捻两手中指与拇指,无名指与食指散而稍弯曲,小指直立,横左手于胸上,竖右手于胸间。
三是捻两手头指与拇指,中无名小三指并舒展,左手仰掌,安于胸上,以右手腕着于中指等头。以掌向外。这三种说法印表示为化报法三身说法的印相。(5)禅定印。以右掌置于左掌上,双手仰置双膝上。不同的佛像所结的手印不同,同一佛像也可能结几种不同的手印。一般释迦牟尼佛通常结说法印、触地印、施愿印、施无畏印、禅定印等,阿弥陀佛结禅定印、施愿印等,药师佛结施愿印等。
6.殊像寺供奉的文殊菩萨造像为何号称五台山之最?
答:殿内主奉文殊菩萨像,高度连狻猊座一起为9.87米,是五台山最高的文殊菩萨塑像。
7.江苏宝华山隆昌寺为什么有“天下第一戒坛”的美誉?
答:全国各寺院之授戒仪规,皆以宝华山隆昌寺之《传戒正范》为蓝本。宝华山之唱念,亦成为江南佛教寺院之标准唱腔。隆昌寺且赢得‘天下第一戒坛’之美誉。
8.密宗的金刚持菩萨有什么特点?
答:金刚持菩萨音译作伐折罗陀罗,意译为持金刚。一般手持金刚杵,用以表示如来金刚智印的智慧力,是藏密噶举派崇奉的本初佛。据说他是释迦牟尼佛宣说密法时化现的形象,所以又有“秘密主”的称谓。他的形象是身呈白黄色,着天衣,结跏趺坐于赤莲花上,头戴花冠,左手持金刚铃,右手执持金刚杵,两手交叉,置于胸前,全身装饰品很多,现菩萨形。他也有双身形象,即拥抱明妃的孙那利菩萨。
佛学小知识一、佛教的创始人是谁?答: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释迦译成中文是能仁,牟尼的意思是寂静。 二、什么是五戒?答:佛教的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佛教知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0分) 1.释迦牟尼遁入山林,经过六年苦修,最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 2.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是在一个叫做(鹿野苑)的地方。 3.依据佛经记载,释迦牟......
佛教知识 【十三宗】乃佛教诸宗之总称。在我国,指毗昙宗(或以俱舍宗代之)、成实宗、三论宗、涅盘宗、律宗、地论宗、净土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在......
认识佛教名词解释,对于初机很重要,很多的同修不仅对佛教的观念是错误的,也许是对名词不理解所至,我和同修们一样都是初学,所以我遵照净空法师、佛学大辞典上的解释转抄给同修,帮......
法相名词及佛教常识一、法相名词1、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义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佛陀是三觉具足的大圣人。2、菩提萨:简称菩萨/义为觉有情/即大觉的众生/是上求佛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