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新实验课题开题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题分层教学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新实验”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目标
1、课题的提出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期,在统一时间、统一进度、统一标准的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的情感、意志、能力、智力等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差异越来越明显,学习成绩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依据孔子的“因材施教”、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巴班斯基的“优化教学分组教学思想”、赞可夫的“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等理论,运用自主、合作、探索的基本教学策略,构建分层异步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特长更充分地发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优化发展。解决“班级集体统一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间的矛盾”,从而找到一条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新路,更好的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的个性特长更充分地发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优化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合目前农村小学数学的现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实施“分层异步”教学,在新课程全面推进的今天,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的针对性、紧迫性和前瞻性。
2、研究目标
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总结分层异步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② 建立激励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③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④促进课题组成员的素质提高,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型师资队伍。
二、教科研领域研究现状
早在九十年代初期,我国教育学者黎世法就倡导,依据学生在能力、学习方法、兴趣、习惯、个性等方面的差异提供不同的教学活动或补救措施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异步教学)。1992年,江苏溧阳市燕山小学在异步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首先开始进行分层异步教学的研究。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分层异步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分层异步教学的却寥寥无几。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研究,依据的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巴班斯基的“优化教学分组教学思想”、赞可夫的“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等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切实可行的分层异步的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个人资质、学力、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确定学生分层方案。
②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及该班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目标体系。
③ 根据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和小学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形成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分层异步的课堂教学模式。
④ 根据各层次学生达到目标及发展情况,建立激励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2、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价值只有在学生主体参与探究活动中才能体现。
2、循序渐进原则:以课题实验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进展为依据,循序渐进,绝不急于求成。
3、独立性原则: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独立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发展自我,充分表现自我,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生动活泼的思维活动。
4、科学性原则:实验研究的方法与过程的选择,要遵循科学规律,要适应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深入浅出,采用符合实际、科学的方法实施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实验课、研究论文、书面研究成果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根据本课题的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预计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1、准备阶段:2009.5-2009.9
确定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组成员培训、分工,搜集相关研究信息,掌握外界研究动态。
2、实施阶段:2009.10-2011.2
实施研究计划,组织活动设计、公开教学,撰写阶段总结和论文。编辑成果集。
3、结题阶段:2011.3-2011.5
撰写结题报告,整理课题组资料,进行结题鉴定。
八、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及专长
本课题由汪永贞、吴晏老师主持,并有6名志愿参加研究的一线教师。本课题第一负责人汪永贞老师,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研指导工作,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所撰写的论文曾获省一等奖,设计的课例曾获全国三等奖。
本课题第二负责人吴晏老师,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多次参加镇教改实验并进行公开课示范。曾获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二、三等奖,所撰写的论文曾获得滁州市二等奖和市一、二、三等奖。
其他参研人员都是上进心强、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教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线教师。
九、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课题本身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新课程的推广中又具有一定的紧迫性。
2、学校有一支上进心强、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扎实的数学教师队伍,课题组成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3、学校图书室、互联网能为本课题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动态提供了保证。
4、学校领导科研兴校的信念坚定,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人力和财力的保障。
初中数学分层异步目标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课题负责人:涂 浩(长沙县安沙镇唐田中学)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理论的提出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这种授课......
一、研究的背景1、国际上:国际劳工组织全体大会于1983年发布的《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将主题确定为“充分参与和平等”,其中强调了如下内容:一项关于残疾人的综合性世界......
一、研究的背景1、国际上:国际劳工组织全体大会于1983年发布的《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将主题确定为“充分参与和平等”,其中强调了如下内容:一项关于残疾人的综合性世界......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摘要:根据教学体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往的教学观念也有所转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同时教学改革中提出以培养学生的情......
初中数学分层异步目标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计划一、课题基本情况1.课题名称:初中数学分层异步目标教学模式研究 2.课题研究类型:应用研究3.课题负责人:长沙县安沙镇唐田中学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