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创设生动情景,构建灵动课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堂生成因情境而灵动”。
创设生动情境 构建灵动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 情境 构建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在这个建构过程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这要求我们要尽量整合教师的经验、学生的经验、教材等资源,为学生的成功学习设计良好的环境,这种人为设计的教学环境,我们称之为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情境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和“情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中的探索,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思考与认识。
一、创设活动情境,给学生愉悦的空间
皮亚杰说得好:“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教师可以把符合初中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活动引进课堂,将新知寓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玩中探求和应用新知。如教学“两个数的平方和与平方差”,教师可与学生开展形如“a2±b2”的计算竞赛活动,活动中教师总是领先与学生,于是对老师的“高速”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于向往。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迫切需要,激活了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切入“玩中学、学中玩”的境界。
二、创设操作情境,给学生动手的空间
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直观操作情境,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形成表象,靠已经形成的表象作为进行抽象、概括的支点,理解记忆知识,并用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深化理解知识的本质意义。如教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教师则只须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这样更能锻炼学生动手、合作交流、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让学生探索、发现,给学生提供了活动的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创设故事情境,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学生对故事都很感兴趣,百听不厌,好的故事还可以让学生从中得到更多的数学启示。如教学“无理数”时,给学生讲述“2000多年前希巴斯因发现无理数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的故事,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无理数的热情,更可以充分体现数学的科技价值和人文价值,有效实现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再如教学“乘方”时,可以先讲述故事“棋盘上的学问”,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愿望,再引出问题:国王有那么多的米吗?学生此时感到非常好奇,注意力特别集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这样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的到了数学的无限神奇和乐趣。
四、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自己的空间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从生活中来的数学肯定是“活”的数学,运用于生活的数学肯定是“有意义”的数学。过去的数学教育更多的强调“应试”,大多是就题论题和纸上谈兵,学生碰到现实中的数学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新课程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师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挖掘数学资源,创设生活或者准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里学习和应用数学,使“数学成为生活的数学、生活成为数学的生活”。如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得出了横轴、纵轴、横坐标、纵坐标等概念后,以班级座位的某一排为x轴,某一列为y轴,并且分别规定它们的正方向,随着x轴和y轴的不断变化,让学生找自己的位置,并说出自己所代表点的坐标。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比单纯出题让学生解答的效果明显好很多。
五、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研究的空间
“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数学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可以使我们从中体会到问题的重要性。学启于思,思源于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数学又是思维的体操,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充满问题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围绕着“问题”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思维或围绕情境提出问题,并利用和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地解决问题。例如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将一个长50米、宽30米的矩形空地改造成为花坛,要 2 求花坛所占的面积,恰为空地面积的一半。试给出你的设计方案,要求是:美观,合理,实用,给出设计效果图,并附设计说明和详细数据。”这是应用数学的典型实例,学生必须整合所学知识并融入个人的独特见解,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六、结束语
除了上述各种情境,教师还可根据需要创设其他情境,诗画、音乐、游戏、实验、任务等都可以成为创设情境的资源。把一些对于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素材,采用多种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与现实相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中得到发展。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业已表明,学生对学习具有如下三个显著倾向:①对处于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最感兴趣;②对掌握主动权的学习很感兴趣;③对学习有鲜明的情感。我们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关注学生的这三个倾向,要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处于一种自主探索知识的状态,让他们体验到“跳一跳”就能够“摘得果子”的成功之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的积极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自我激励、自我要求上进的心理,使其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内部动力。另外,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但要注意情境事实的真实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数学美,切不可人为编造虚假事实。生动的教学情境应该追求以下的价值目标:
1、应该让学生明白将要学到什么或将要具备什么能力,这是对学生学习新知的最好“诱惑”。
2、应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产生冲破认知不平衡的心理欲望。
3、应该为学生所熟知且难度适宜,切忌虚幻莫测或高不可攀。
4、应该体现数学美,具有人文价值,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
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实践证明,教师找准知识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创设体现科学性和数学美的生动情境,构建灵动的数学课堂,可以引领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实现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转变,并最终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初中数学课堂情景创设的教学反思王学胜从教十几年,听了很多教师的课,我留意教师们的课堂情景创设。看到优秀的,也碰到不足的。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
构建生动教学课堂的策略构建生动教学课堂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教育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彻底转变。......
谈谈高中化学课堂情景创设贵州省桐梓县第二高级中学戴正裕563200 摘要:在化学课堂情景创设中,要满足几个要求:创设情景要具有亲和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结合学习目标。创设......
创设生动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之中,学生就......
《数学课堂情景创设有效性》课题研究小结情景创设的有效性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