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依托“三化” 引导农民转型(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引导农民标准化种植”。
紧紧依托“三化” 引导农民转型 南溪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李学焦
随着我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大量供农民生存的耕地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洗脚上田”,一部分农民走进工厂,成为新型产业工人,而大多数无一技之长的失地农民成为游离于城市与农村的特殊群体,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形成潜在威胁。如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有效解决农民失地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成为摆在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因素分析
据调查,截止2008年12月,南溪县因城镇建设、工业发展和交通建设等产生失地农民10645人。在这些失地农民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失地农民7298人,18周岁以下的766人,超过法定劳动年龄的2581人。通过努力,多渠道实现就业 5911人,占失地农民的80.0%,仍有1387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通过政府安置就业362人,仅占失地农民中实现就业人数的 6.12 %,而绝大多数失地农民都需要依靠自主创业或外出打工来解决就业问题。调查发现,造成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因素主要有:
(一)总体形势影响就业。一是金融危机挤占就业空间。受金融危机以及人口因素的影响,就业压力日趋严峻,地方上也受到严重冲击,作为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南溪县更是压力剧增。据统计,去年底全县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的农民工达7000余人,挤占了本就趋紧的就业空间。二是改革发展冲击就业市场。在计划经济时期,南溪县境内有3个国营军工企业和20多个国营或集体企业。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军工企业和集体企业相继破产、改制或外迁,排放了大量的冗员,产生的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和富余职工,强烈地冲击着南溪的就业市场。三是劳动力过剩增加就业压力。2008年,通过培育城市服务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途径,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1241个,而新成长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被征地无业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为13834人,扣除新增就业岗位,每年仍有2539个就业缺口。
(二)农民自身素质影响就业。失地农民思想观念、文化水平、综合技能等已成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因素,进而导致失地农民很难适应城市就业市场。一是思想观念难适应。一方面,失地农民依赖心理较强。土地对农民而言,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思想观念没有根本转变,再就业意识薄弱,失去土地后,仍然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权利的思想,其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民原有的层次上,过多地依赖政府和企业的安置,他们绝大多数宁可赋闲在家等工作,也不主动找工作,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通过其他途径实现就业的意识较差。另一方面,失地农民普遍存在挑剔心理。一些人对于政府引导的职业不屑一顾,认为保安、保洁、绿化、保姆等工作脏、差、累,在面子和自信心上也放不下,这种心理造成了他们面对岗位转变时眼高手低,就业时往往要求轻松、高薪,却又不具备胜任这些工作的素质和条件。二是综合素质难适应。据调查显示,南溪县失地农民中,初中文化以下的占到了80%,整体文化层次不高。加之长期以来,失地农民被限制在土地上从事着知识和技术含量不高的种养业和简单手工劳动,缺乏二、三产业方面的劳动技能,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由于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没有动力加强其他技能的培养,这一问题成了困扰失地农民就业的瓶颈。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有着明显的差距,对市场的应变能力非常有限,难于适应发展的需要。
(三)产业结构影响就业。近年来,我县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上,虽然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我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短期内仍然存在缺乏支柱工业、第三产业不发达等问题,由于产业结构的缺陷,从而导致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从工业结构看,食品类加工企业对用工需求大,如豆腐干生产企业2008年吸纳农民工3600余人,但是一些新上的大型项目和企业,如蓝天纸业、五粮液药业等还没有正式投产,暂时对用工需求不大。从城市产业结构看,由于城市现代服务业还未真正形成,目前南溪城市吸纳就业途径较为单一,呈现出建筑业一支独大的现象,没有形成多元化的需求格局。如城市建筑业2008年吸纳农民工大约5200人,而其他产业吸纳农民工仅为8600余人。从农业产业结构看,由于我县极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农业生产,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在农业生产上就业岗位越来越少。据统计,2008年全县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100928人。
二、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对策思考
结合南溪实际,我们认为必须彻底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补偿安置的思维模式,变“输血式”安置为“造血式”扶持,使失地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循序渐进地转变成为现代城市的建设者和新型工业的推动者。
(一)解放思想,以观念转变促就业。加强教育引导,更新观念,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前提。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失地农民进行形势政策、现代观念、文明准则和城市意识的教育,引导失地农民端正就业心态,摒弃小农经济意识,破除封闭保守观念,培养城市文明意识、城市人际关系意识、公共生活意识、现代文化意识等,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积极投身到市场大潮中去。同时,要加强典型宣传,留意搜集并适当宣传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的致富典型,以形象生动的事实教育失地农民,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就业培训,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目标,强化自身素质,树立自信心,正确面对就业市场的选择。
(二)坚持技能培训,以素质提高促就业。失地农民的素质普遍偏低是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最大障碍。要充分利用政府各部门和社会的资源,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对其进行再就业社会化教育,以便他们适应失地后新境况。南溪县学校教育资源丰富,境内有高中5所,初中22所,其中以国家级重点职中南溪职中为代表的职业技能学校,具有高技能培训的仪器设备和师资力量。对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年青人要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学校的资源,重点开展技术含量高的专业技能、技术工种的培训,例如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物流管理、轿车维修、服装制作与设计专业等,鼓励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寻找具有良好市场效益的,被群众广泛认可的商业店作为就业培训的网点,对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的农民,在加强宣传、做思想工作转变其就业观念,增强其就业信心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以社区服务业、家庭手工业、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实用技能培训;对年龄偏大的女性可多开展家政服务业培训。同时,根据我县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由社会和劳动保障部门收集失地农民的基础数据,分批分层次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分流引导或推荐到相应的岗位就业。由社会和劳动保障部门定期深入企业了解用工情况,协调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组织企业定期定向招工,并指导企业开通失地农民招工绿色通道,用工定岗前进行有针对性地专业技能培训,确保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坚持三化联动,以工业发展促就业。南溪县域工业总体较为薄弱,这也是造成就业形势总体偏紧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工业强县的不断推进,以罗龙产业园区为依托的五大支柱产业链的逐步形成,势必为再就业提供千载难逢的契机,我们必须依托项目和企业创造就业岗位。一是要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失地农民向工业企业转移。当前,要抓住扩权强县试点契机,狠抓园区建设,全力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和促成一批大型项目、企业在南溪落户生根、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改变南溪工业落后的现状,从而使企业为我县开辟较为广阔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产业的繁衍,为就业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二是要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失地农民向城市产业转移。要扶持发展一批以小商品及农副产品交易为主的专业市场,形成以大商场为龙头,商业街和专业市场为骨干,商业网点为基础的大商贸格局;大力发展邮政、保险、商务、信息、中介、咨询等服务业,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更多岗位。三是要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失地农民向农业产业转移。要树立工业与农业共生的理念,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指导、引导和服务,扶优扶强徽记食品等豆腐干企业、富民白鹅等畜禽加工企业、建昌食品等榨菜加工企业、文龙药业等中药材加工企业。
(四)坚持政府引导,以多渠道拓展促就业。正视就业问题的最大压力来自劳动力总量过剩的现状,有组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输出,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思路之一。一是要拓展就业市场。确立“面向大市场、开拓大市场”的思路,指导、协调劳务输出工作瞄准大城市、大企业,寻求建立劳务合作关系。二是要建立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优势,设立专门机构对输出人员进行全程服务,对无力承担因劳务输出而产生的培训费、中介费、交通费的失地农民困难户,给予适当补助。专门为外出务工人员编印《外出务工指南》册子,搜集记载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和外出务工求职常识及政府驻外办事处电话、地址等。三是鼓励自主创业。对有技术实力和项目潜力,但资金和条件存在困难的失地农民进行自主创业,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帮助和支持。对自主创业阶段取得良好社会声誉和效益的失地农民,政府应予以奖励。
紧紧依托“三项活动”着力打造“四个平台”——xxx工商局工作汇报二O一O年以来,xxx工商局以“作风建设年”、“素质效能提升年”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三项活动为契机,紧......
农民市民化——对旧问题的新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是现代社会结构变化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所谓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世世代代......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
“三化”协调照亮方向“三化”协调发展是省九次党代会的亮点,无疑成会里会外人们关注的焦点。赵素萍说,这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化”协调发展重在“新”上。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涵......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依托社区、关爱老人——长沙市芙蓉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长沙市芙蓉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遵照中央、省、市各级民政部门大力开展为老服务的工作要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