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山坡羊 潼关怀古》、《水调歌头》中考大集锦_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考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8:45:0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赤壁》、《山坡羊 潼关怀古》、《水调歌头》中考大集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考题”。

《赤壁》中考真题(2011·贵州铜仁)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1.咏史诗。特点:借史实抒情。2.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感慨,为下文论史抒怀做下铺垫。3.“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2007乐山市

4.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①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 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②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答案: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答出“咏史”给1分,答出特点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答:“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以上两点,答到任何一点都得2 2007湖北省恩施

(一)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20.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1.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

(一)古诗欣赏(4分)20、(2分)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说明:两种答案任答一种

21、(2分)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说明: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思想内容:一改传统看法认为周瑜的成功出于侥幸,慨叹英雄成名需要机遇,流露抑郁之情,寄予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怀。

写法:咏史抒怀。

艺术特色:①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②借物兴感,咏史抒怀。练习: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咏史诗

特点: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的情感。

2、是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这两句诗表达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3、本诗开头为什么从“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由“折戟”写起,引发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

4、这是一首与三国故事有关的诗句,“东风”在诗中具体指什么?

火烧赤壁一事

5.有人说,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述理由。

不同意,因为作者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英雄的成功都需要某种机遇,借此来表达诗人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展的感慨。

6、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同意,因为这首诗的意思是以小见大,而《赤壁》的末句以“二乔”的命运来比喻东吴命运,正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思想内容】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的抑郁不平。暗含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和豪爽胸襟。

【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议论,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艺术手法】

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以两位美女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局势的重大影响。

《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

1、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1分)

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5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6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借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分)7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1.(1 分)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意思相近即可计 1 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2.(3 分)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1 分),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1 分),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1 分)(意思相近即可计分 , 不够准确酌情扣3儒家经典(1分)4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2分)5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2分)6国破家亡 惶恐滩 零丁洋(2分,第1空1分,第2、3两空各0.5分)7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2分,意近即可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泰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B卷)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两题(5分)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⑴儒家经典(1分)(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2分)(3)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2分)

⑴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⑵“风飘絮”、“雨打萍”分别比做国家形势危急和个人命运漂浮无根,其作用是形象地写出了国事到自身艰辛危苦

⑶画线句写的很是巧妙,试作分析 答: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

⑷对尾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2010年湖北荆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共5分)《过零丁洋》

(1)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3分)(2)诗中尾联句直抒胸臆,请你从内容上作简要分析(2分)

【答案】⑴比喻(1分)宋王朝的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被雨打的浮萍(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和遭遇(1分)⑵人难免一死,为拯救国家而死,一片丹心永垂于史册,(1分)诗句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1分)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1、本诗体现主旨的句子是哪两句?简述本诗的情感变化的线索 主旨句: 情感线索:

2、简析本诗三、四句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3、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4、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1、主旨句:末尾的两句情感线索:前六句是反复渲染激愤悲苦的情调,后两句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答先激愤后激昂即可)

2、比喻、虚实结合3、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意近即可)

4、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意思相近即可)2009年四川省资阳市 过零丁洋(4分)

2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以“雨打萍”比喻

(2分)

22.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2分)

21.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2分,意思对即可)

22.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2分,言之有理即给分)默写重点

1.在汶川地震抢险救援过程中,十五名伞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坚定地持有“,”(《过零丁洋》)的人生信念,毅然决然地高空勇跳,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

(2008年辽宁大连市中考试题)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2010年湖南岳阳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2003年河南)

4.儒家思想中对“生死义利”的阐述,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就说过“

”;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失败,面临生死抉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思想,在《过零丁洋》中留下千古名句:“,” 10.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了生平的艰辛,命运的曲折。B.颔联运用比喻和拟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局势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C.颈联中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D.尾联直抒胸臆,以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为诗歌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答案】10.B11.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1分)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1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012年贵州省铜仁市】

1.诗歌首联“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1.凄凉地,弃置身 2.①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②情感由先 水调歌头【2012年四川省眉山市】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一个是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1)“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1.恐

何似

2.(1)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2)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2012年河南省】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01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题有删减)3.从诗歌颔联中可以看出国家和诗人分别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 《过零丁洋》(2012云南省年昆明市中考试题)1.抒发了诗人愿为国捐躯的思想感情或: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意思对即可)2.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示例二: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意思对即可)3.颔联写出了大宋国势的危亡和诗人一生坎坷,时起时沉的命运(意思相近即可)《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考试题汇编

(一)2009年淄博 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做第7题。(2分)

要点: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二)[评析]:思考: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答: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1、赏析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并答题

①一个“聚”字写出了潼关的雄伟气势 ;一个“怒”字表现了

内心的不平静。②归结全篇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 姓苦!

2、对下列诗歌理解正确的项是:(全对)

A、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峻,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了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C、“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此四句一语道破了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从历史的变革中,以兴亡的对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惨命运提示出来,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三)(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从内容上突出了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潼关雄险的地理位置;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历代统治者的愤慨。)

(四)(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3)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4)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聚”“怒”二字把“峰峦”“ 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

2、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3、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统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

4、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五)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①此曲中“山坡羊”是,“潼关怀古”是

。(1分)

②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①曲牌名 曲题

②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1分)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1分)

(六)(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1分)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3分)

参考答案:(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选择“聚”与“怒”皆可。请分别看两个示例: 示例一:我认为“聚”字用得好。“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示例二:我认为“怒”字用得好,“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3)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4)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聚”“怒”二字把“峰峦”“ 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

2、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3、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

4、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做第7题。(2分)09山东淄博卷

1、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

要点: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08南充①此曲中“山坡羊”是,“潼关怀古”是

。(1分)

②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2分)①曲牌名 曲题

②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1分)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1分)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下面问题。(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1分)(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选择“聚”与“怒”皆可。请分别看两个示例: 示例一:我认为“聚”字用得好。“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示例二:我认为“怒”字用得好,“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1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像......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329) 元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曾 任监察御史,以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潼关怀古一、导入师:大家回忆一下,在以往我们学过的课程里,唐代和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是什么?生:唐代是诗歌,宋代是词。师:说的很对。那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文学形式,就是元......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山坡羊 潼关怀古基本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本文,读懂本文并能背诵默写。 2.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并体会其饱含的深情。提升目标: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学会借景抒情感怀,提......

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2、初步掌握元曲的体裁常识3、培养诵读的习惯,训练诵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

下载《赤壁》、《山坡羊 潼关怀古》、《水调歌头》中考大集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赤壁》、《山坡羊 潼关怀古》、《水调歌头》中考大集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