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尾镇“一村一品”情况介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一村一品情况统计表”。
海尾镇“一村一品”情况简介
海尾镇位于昌江县西北部,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96.7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5450亩,其中水旱田20620亩,坡地34830亩。管辖15个村(居)委会,37个自然村,共6553户,总人口32042人,其中,渔业人口年人均收入6200元,农业人口年人均收入3800元,创全县农业人口收入之最。海尾镇属亚热带气候,日照充足,雨水丰沛。镇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以甘蔗和冬种瓜菜为龙头,兼种橡胶、哈密瓜、西瓜、菠萝等热带高效经济作物;海洋资源丰富,远洋捕捞业和近海养殖业优势明显,主要有马交、红鱼、鲤鱼、鲨鱼、石斑鱼等优质鱼类和麒麟菜、江漓菜、海菜等养殖产品。文明生态村建设全面铺开,基本实现人畜饮水健康和道路通畅。境内有海南一号能源工程之称的海南昌江核电厂、石英沙厂等厂矿企业,国家一级渔港——海尾港和新港、沙渔塘港等渔业港口,以及湿地等自然生态景观,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美,投资环境独特,人居环境和谐。
近年来,海尾镇围绕“造大船,闯深海,突出渔业重镇;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打造工业要镇;发展设施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彰显农业大镇;发挥区位优 1
势,统筹城乡发展,树立城镇化新镇;利用湿地资源,建设西部绿色生态景区,做强旅游业”的“四镇一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区位经济优势和特色品牌优势,按照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理念,着力推行“一村一品”模式,建成了11个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白沙村发展哈密瓜种植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白沙村哈密瓜种植示范基地坐落在海尾镇白沙村西侧,基地面积200余亩,主要采用钢管大棚设施和地膜滴灌种植技术,通过成立昌江白沙惠民哈密瓜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经营主体为村民个体的纯农户模式,目前主要种植“脆甜”、“密农”、“金香玉”等品种,每亩产量约6000斤,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通过哈密瓜的种植,有效带动白沙村社会经济发展,有力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海农村瞄准市场,做大做强紫色地瓜产业
海农村紫色地瓜种植基地,以农户个体经营的方式,采用地膜滴喷灌种植技术,从日本引进优良品种“川山子”地瓜,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优质种苗基地,大
力推广无公害标准生产技术规程,推广普及“川山子”地瓜高产栽培技术、加强贮藏保鲜,全村紫色地瓜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目前,海农村“川山子”地瓜种植面积约为600亩,预计每亩产量为3000斤,每户年净产值约为5万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南罗村力争建立优质高效无公害蔬菜基地
南罗村委会结合本村实际,围绕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蔬菜规模化种植为主导产业,力争建立优质高效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目前,已建成的南罗蔬菜基地面积约为500亩,经营主体为农户个体分散经营,主要种有包菜、茄子、西红柿等30多个品种。
三联村把玉兔养殖业做强做大
三联玉兔养殖场,从国外引进优良兔种,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抗病能力强,产仔率高,出肉率高以及肉质鲜嫩等特点,每户农户投资20000余元搭建了8个兔房,村民因地制宜,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传统优势,发展禽畜饲养业,镇村二级
还积极为饲养户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目前,全村有年饲养玉兔100只以上的饲养户有8户,平均每户年可创值约5万元。
打显积极发展香蕉种植业
打显村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合香蕉生长,且群众一直以来都有种植香蕉的传统和经验,打显村委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大力引导群众发展香蕉种植,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并联系上级部门到村开展技术培训。目前打显村香蕉种植面积达3500亩,每年为群众增收6万元。
海尾社区发展麒麟菜养殖和造大船闯深海项目
海尾社区“两委”一帮人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领群众充分利用近海资源,大力发展麒麟菜养殖业,初步实现了“新浅海、旺养殖”的发展目标。目前,麒麟菜养殖总面积3000亩,有养殖农户160户,预计每亩年利润达到10000元。
海尾港是国家一级渔港,总投资约310万,现有大小渔船320艘,其中铁板大船2艘,百吨位以上的渔船23艘,渔民渔业人均收入8000元,初步实现了“造大船、闯深海”的目标。
髙石塘村“大棚西瓜”种植项目简介
髙石塘西瓜钢管大棚种植示范基地,主要由“金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采用大棚地膜滴喷灌种植技术,目前种植面积为150亩,采用一造两期管理技术,每年每亩产量约为8000斤,亩产收入20000元。
髙石塘“大棚西瓜”项目对于发展高石塘村的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促进“生态海尾,绿色产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五联村豇豆种植蓬勃发展
五联村委会林好豇豆种植基地,是由村委会负责平整土地和提供技术服务的一种纯农户种植方式,采取农户分散种植、村委会统一技术管理,从广东汕头引进目前国内最好的豇豆品种---“翠秀”,目前种植面积为5000余亩,每亩产量达到4000斤。为充分发挥豇豆的区位经济优势和特色品牌优势,五联村按照产业化的经营理念,着力推行“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港对虾养殖基地
新港社区领导班子认真分析全村现状,结合实际,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采取外出参观学习,请专家培训等措施激发了广大农户发展养殖的积极性,使全村的养殖业很快发展起来。新港对虾养殖基地,是由公司加个体经营模式,引进肉质美口感佳的日本对虾,目前养殖面积约200亩,年收入达200万元。通过组织及企业的带动,形成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充分调动广大农户的养殖积极性,为农民创造发展的机会,扩大产业规模,加快“一村一品”发展步伐。
大安村委会发展杭椒、青枣种植业,打造绿色基地
大安村委会永安沟杭椒种植基地是我县第一个杭椒种植基地,也是全省规模较大的杭椒基地。以统一备耕、统一育苗、统一肥水管理、统一定单销售和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种植模式,种植面积428亩,每亩产量6000斤,直销北京中央瓜菜批发市场。同时,该基地设有一个种植试验基地,目前试种的辣椒品种有28种,为今后发展种植多样化提供了新渠道。另外,大安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引进台湾“五十种”青枣,种植面积
为1000亩,亩产6000近,年产值为1680万元,目前,基地种植的“五十种”青枣供不应求,产品畅销岛内外。“五十种”已经成为大安村绿色农业发展的标志性品牌,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优势产业。
五大科学种植西瓜、菠萝,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五大林瓜套种基地面积2300余亩,农户每亩投资3800元,种植品种主要有“黑美人”和“黄沙无籽”,该基地在优化了品种结构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西瓜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此外,五大村“两委”班子积极开展“抓班子,带队伍,创建党建先锋村”主题实践活动,成功引进钢管大棚项目,建起了300亩的钢管大棚地膜滴喷灌哈密瓜种植基地。同时,还引进台湾优质菠萝品种---“香水菠萝”,这种菠萝营养价值、生物效价都高,且其味美香醇可口,老少皆宜食用,深受消费者喜爱。该种菠萝植基地有700亩,目前,“香水菠萝”每亩能为农民创收24000元。
**发[2012]20号**镇“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工作方案为扎实推进文化燎原“五个一百”行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把大谢集打造成......
创新方式谋发展一村一品促增收---×镇×村发展一村一品经验介绍材料×镇×村位于×县×镇北部13公里,金井河中游。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260户,970人,耕地1097亩。近年来,在镇党委......
甘泉县一村一品建设情况介绍甘泉县人民政府(2009年9月 日)甘泉县辖3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117个村委会,26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02万,其中农业人口5.75万。县域总面积2300.7平方公里......
文章标题:某村“一村一品”建设经验介绍 高峰村是讲治镇的水果产业重点村,也是**县的水果产业重点村之一。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04户,总人口2776人,地处海拔450-800米,幅员......
发展一村一品、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召公镇“一村一品”建设干部培训案例“一村一品”工程是指一个村(县、乡)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变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