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三课古代印度”。
芜湖市无为县严桥中心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学 科:历史
班 级:九(1)、九(3)、九(4)执教人:李日轩
课
题:第3课 古代印度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印度,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通过阅读教材说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概括古印度文明的变迁:国家的出现,文明的鼎盛时期,文化成就等。
3.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掌握印度种姓制度内容、特点;了解种姓制度的影响。
4.通过阅读教材知道佛教的兴起概况和佛教对外传播;初步探究佛教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森严的种姓制度和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种姓制度的影响和佛教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西游记》影视图片。
老师:同学们,你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吗?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西天”是现在的哪里?
对,是古代印度。为什么大唐帝国要到印度去取经呢?因为古代印度也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今天我们学习《古代印度》。
二、展示学习目标(见第三部分教学目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向,学习有动力。
三、教学流程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11页,完成下列问题: 芜湖市无为县严桥中心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1.初步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2.通过阅读教材说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
3.概括古印度文明的变迁:国家的出现,文明的鼎盛时期,4.了解古印度的文化成就等。
学生:依托学案,自主学习教材第一部分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边学边记,找出上述问题。教师指导:
1.阅读教材结合图片,说说古代印度早期文明遗址有哪些? 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2.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在南亚次大陆。包括现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它北面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这里有两条河流,西部的是印度河,东面的是恒河。印度的名字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他为天竺。3.印度河流域的国家的出现 时 间:公元前1500年左右; 种 族:雅利安人;
孔雀王朝: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问题思考:想一想,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请问: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后教师出示答案:埃及。
公元前1500年,来自北方的白种人自称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他们征服了当地居民,建立起一些奴隶制小国,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以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
问题思考: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印度文明)
阿拉伯数字计数法由于简便科学便为世界所通用,但是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被人称为“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芜湖市无为县严桥中心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13页,完成下列问题: 1.掌握印度种姓制度内容、特点; 2.了解种姓制度的影响。
学生:依托学案,自主学习教材第二部分森严的种姓制度,边学边记,找出上述问题1,探究问题2。
教师引导: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种姓制度内容: 等级名称 社会成员 权利和义务 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握宗教祭祀神权
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 掌握国家军事、行政权 吠舍 农民、牧民
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 手工业者、商人
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 首陀罗 被征服者 贫困失去土地者 种姓制度的特点: 1)种姓世代相袭。2)种姓界限森严;
3)等级低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4)种姓实行内婚。
合作探究:印度的种姓制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 料: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政府一直试图消除种姓制度,但结果并不理想。复杂的世袭种姓制度将印度社会划分出等级森严的阶层。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与同种姓的人联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亲属们“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迫害”。最近,在孟买附近的巴尔克尔城,法院判处因不满姐姐与“低种族”通婚而杀害4人的迪利普•蒂瓦里等3名男子死刑。最高法院指出,这种“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杀害”是野蛮行为,并下令警方保护通婚的夫妇。法院将种姓制度叫做“民族的诅咒”。——东方网文章《印破陋习出新招:不同种姓通婚奖励1000美元》 几乎无权利,受剥削、压迫从事低贱劳动 芜湖市无为县严桥中心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影响: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甚至影响到近代。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页,完成下列问题: 1.知道佛教的兴起概况; 2.佛教对外传播情况; 3.初步探究佛教的影响。
学生:依托学案,自主学习教材第三部分,边学边记,找出上述问题。教师引导:
1.佛教的兴起概况: 时 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2.佛教对外传播情况:利用历史地图,直观展示。合作探究: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从传统文化、文学、艺术、雕塑等方面试说明。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知识网络.课堂达标检测
简单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1.下列国家中,推行过种姓制度的有()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2.印度奴隶社会种姓制度所反映出的实质是()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 B.四个等级间权力义务的多少 C.严格的等级关系 D.等级间的种族差异
3.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①吠舍 ②婆罗门 ③首陀罗 ④刹帝利。从高到低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芜湖市无为县严桥中心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4.比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及 其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
①自然地理环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地区都有大的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中国的长江和黄河。
②自然环境的相同之处:位于北纬20°~40°之间。气候湿润,土地肥美、灌溉便利、宜于农耕,适合人类生存。③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最早出现农业,农业发达;在 世界上最早出现国家,出现奴隶制文明;使亚非成为最早出现 统一国家的地区。
教学反思:
略
作业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略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 一、概述“印度”(India)《史记》——“身毒”《汉书》——“天竺”《大唐西域记》——“印度”来源于印度河(Indws)(一)自然环境复杂、南亚次大陆各部落或国家......
第三章 古代印度(4课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巴文化产生、发展及其衰亡的历史,更深层次理解印度种姓制度、早期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极其阶级实质,同......
古代印度(一)从比较民族学的角度而言,古印度文明主要是以下哪一民族创造的:()以下哪一项是印度恒河流域最早的文明创造者:()3雅利安人是古印度土生土长的种族。()摩亨佐·达罗是人类历......
第一节 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印度主要历史线索:公元前1500年上溯为哈拉巴文化时期。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次大陆,种姓制度逐渐形成。公元前300年左右,孔雀王朝建立,旃陀......
古代印度哈拉巴文化印度河流域古文明。因1921年在印度河上游旁遮普地区的哈拉巴发现而得名。它存在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750年。该文化遗址分布范围很广:北起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