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猴王出世导学案(带练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猴王出世导学案”。
景阳冈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读记一些词语。
2、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重点、难点: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着重理解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部分,从中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三、知识链接:
武松一词源于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是其中的一个主角,同时还是《金瓶梅》中的重要配角。曾一度被误认为虚构,而事实上却是跟宋江一样为真正的历史人物。
武松,称号“行者”,因为在家排行第二,又名武二郎,生活在北宋年间,河北邢台清河县(也有记载武松是阳谷县人,经历史考证为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王什庄)人,是《水浒传》的一个主角及《金瓶梅》的重要配角。他是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的弟子,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一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梁山排名第14位。
四、自主、合作、探究: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同学们一定听过“武松打虎”的故事吧?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景阳冈”,一睹那惊心动魄的打虎场景。首先总结一下,通过前两篇文章的学习,自己学到了哪些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然后再运用前面学到的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体会本课人物的性格特点。
五、我来闯关: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山冈(gǎnggāng)晌(xiǎngshǎng)午蹿(cuāncuàn)下来 诡(wēiguǐ)计吓唬(hǔhu)折(zhéshé)做两截
(2)辨字组词
唬()跪()抢()跨()琥()诡()跄()胯()霹()励()拼()踉()劈()雳()迸()粮()
(3)看你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吗?
方法提示:可以先把文章读熟练,然后把不懂的词语放到文章中,运用联系
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1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如何:吃:...
2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但凡:○
3却把大虫吓唬我。把:○武松吃那一惊。吃那一惊:○
5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歇。半歇:○
4、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店家道“:我家的酒()是村里的酒,()比得上老
酒得滋味。”
(2)、店家()说()摇著头,走进店里去了。
(3)、()店家怎样劝武松不要上冈,武松()不听,执意
上冈。
(4)、()武松不把老虎打死,()会被老虎吃掉。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请你用四个词语概括出整个故事的情节:
(2)、()——()——()——()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
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上按了一按,望上一(),从
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里快,武松见大
虫扑来,一(),()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武松一(),又()在一边。大虫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武松一(),又()在一边。
挑战自我(1)根据前两篇课文你学到的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试着概括武松的性格
特点。
(2)把你对武松性格特点的体会批注在书上。
(3)试着讲一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学贵有疑:本课我有这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交流、讨论。
疑问一疑问二
猴王出世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课文中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的叙事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石猴”勇敢顽皮、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2、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
像力。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合作交流与读、议、想相结合。
学习重点: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学习难点:知道古代白话文与现代汉语的区别,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
文内容。
课前预习:
1、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3、搜集《西游记》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猴王出世》。你知道猴王是谁吗?
()你从哪里了解到这么多的?写出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
()()
二、自主学习
1、导语:课前我们已经初步读了课文,你觉得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
有何不同?()
2、按照自学要求,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句子读通顺。
(2)、找出自己读不懂的词语、句子,用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
3、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遂()有獐()鹿猕()猿顽()耍
挈()女去耶()瞑()目石窍()
石碣()镌()着挠()腮
4、解释下列词语
围圆:序齿:
遂有(:)灵通(:)之意。
石窍:石碣:
镌着()楷书大字。喜不自胜:
瞑目:造化:
耍子:所在:
天造地设:家当: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拱伏无违:抓耳挠腮:
力倦神疲:
5、以小组为单位检查自学效果,纠正错误读音。比一比哪一组学习的效果最好。
之后每组派代表汇报自学情况,注意说得有条理,要把出现的问题说清楚。
6、投影出示:
“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围绕这个问题,说说课文主要讲
了一件什么事。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三、精读分析:
默读课文并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从文中找出依据并说明,可适当写批注、圈点,留下读书的痕迹。(学生自学后在小组内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1、“那石猴在山中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读一读此句,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猴子?()
(2)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你发现这句话有何特点?()
语言和内容高度融合,就叫经典。
(3)高声朗读此句,试着读出石猴的快乐、自由。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
2、“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1)读此句,你读懂了什么?()
(2)体会情感,再次读句,注意语调。
3、“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1)找出此句中的动词:
(2)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1)出声音读此句,用一个词来概括,真可以说是()。
(2)从这一段的描写中,你体会出了石猴怎样的特点?()
5、“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
止。”
(1)读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加上想象说一说。()
(2)再次读此句,品味语言,读出韵味,体会古代白话文语言的概括性。
6、“石猴坐上面道„„何不拜我为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7、“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遂称美猴王。”理解“拱伏无违”,从这个词你体
会到什么?()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你觉得你对孙悟空的了解加深了吗?这是谁的功劳?
你觉得名著与影视剧的区别在哪?
()
2、《西游记》中的故事还有很多,谁能说说你还知道哪些?(„„
五、作业布置。
1、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1)
(2)
(3)
(4)
《猴王出世》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3、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4、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
21*《猴王出世》导学案主备教师:武玉梅葛萍班级:姓名:时间:一、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石猴”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个性特点。 3.......
21 《猴王出世》导学案主备人:郭鑫复审人:陈艳丽使用人: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石猴”勇敢顽皮、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3.初步......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21 猴王出世一、把下列文言词语换成现代词语。1、真是一个好所在。() ..2、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3、复瞑目蹲身。().4......
走进中国古典名著-------《景阳冈》、《猴王出世》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景阳冈》这篇略读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