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_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8:22: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关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段朴实话语,不仅确立了总书记和亿万人民群众声气相通的亲民形象,也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坚强决心。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景实现

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契合。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最简单也最朴实的追求,也是最实在最惠及民生最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远大目标,是从焦裕禄、孔繁森到兰辉等一代代共产党人在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什么叫好日子?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定义。战争年代的人们觉得能过上平稳的日子,不用在战火连天中性命朝不保夕就是好日子;

5、60年代的人们觉得能顿顿吃上白米饭就是最幸福的好日子……相对于以上两个时代的人,我们算是过上好日子了。但实际上不尽然,这并非是现在的人们贪心,而是人人都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权利和冲动,也正是因为这样,社会才有进步的动力。

民生是幸福之基、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不断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如果我们的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实现两者良性循环。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前提,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民生改善既能有效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要通过发展经济、做大“蛋糕”,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同时又通过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扩大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作为社区工作者应该把维护和实践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之中,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在工作作风上,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按片划分,责任到人,要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忙群众之所需,同群众建立起水乳交融的关系;善于从政治、全局的高度认识事物,不断完善和提高班子服务意识,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守住底线。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主要是发挥好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也就是说,要在义务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提供基本保障,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同时对特殊困难人群进行特殊扶持和救助,守住他们生活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不能搞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吃力不讨好的东西。对各类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疾苦,排忧解难。要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要引导广大群众勤劳致富改善生活,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要鼓励个人努力工作、勤劳致富,创造和维护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通过努力都有成功机会。

切实增进人民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面对居民反映的问题都要认真去做,如:正月十五对美好东里3门103室住户因下水管道堵冒严重,关掉自来水截门,致使楼内住户多日无水喝,双方产生矛盾,与社区民警密切配合,曾多次入户做调解工作,问题终于得以解决。美好里36-101此户是死户,长达11年房门未打开,因屋中设备年久失修老化,存在隐患,楼内居民感到没有安全感。与产权单位一起多次协调该户单位于5月19日单位来现场,在多方见证下打开房门排除隐患,此事受到楼内居民的好评。

完善网格化管理,开展班子成员与弱势群体结对帮扶活动,继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依托社区老妈妈洗衣队定期为街其他社区弱势群体洗衣物,发挥社区群防群治队伍的作用,做好社区稳定排查。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解决服务群众零距离的问题。

努力创新社会治理。当前我国改革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稳定进入风险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艰巨,社会管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激发社会活力。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使群众由衷感受到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引导社区党员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时时对照,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深入群众去解决群众急盼解决的难题实事,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美好里社区书记主任

王迎新

电话:28233203

创新社会管理保障民生改善

创新社会管理保障民生改善——解读《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若干意见》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在推动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

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背景材料】(一)背景综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满分: 100.0分 得分:67.5分一 .判断(每题10.0分) 得分:30.01.计划经济时代强调效率,社会成员工作充满了积极性。 正确A.正确 B.错误2.文......

专题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德清一中潘云祥【背景材料】(一) 背景综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以“在改善民......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向春玲2013年第3期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改善民生并列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两个必......

下载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