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融洽和谐的党群关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营造和谐党群干群关系”。
坚持“快乐工作法、一线工作法、科学工作法”构建新时期和谐基层党群关系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党支部
正确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任何政党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一天起,就十分重视党群关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党群之间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党群关系有了新挑战。如何应对新挑战,解决好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成为我们党在新时期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黄山市委提出并大力倡导的“快乐工作法、一线工作法、科学工作法”,凝聚了精神,促进了落实,更发挥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作用。在建党90周年到来之际,立足“快乐工作法、一线工作法、科学工作法”,对党群关系作一些新思考,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一、密切党群关系的极端重要性
党群关系与党的发展历程相伴随,是加强党的建设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人民群众需要党的领导,才能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才能保障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利;另一方面,党所取得的任何一项成就,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为此,党的领袖们历来十分重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提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 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邓小平同志反复要求全党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进入新世纪,江泽民同志指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提出在坚定不移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群关系的极端重要性。
新时期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符合党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性的要求,这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的反映。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涉及到我们党执政前途的根本政治问题,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新时期影响基层党群关系的主要问题
党群关系最根本、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迫切需要。结合目前当前实际情况,特别是黄山市的情况来看,广大党员干部随着党建工作的不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深入开展,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不断增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都能够较好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自觉努力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党群干群关系较为和谐融洽,也为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但客观分析,还存在一些影响党群关系的矛盾。
一是相对于广大群众相对较高的期望值而言,发展不够是影响党群关系的根本矛盾。干群关系最根本的是利益问题。谁维护了群众的利益,谁就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一部中国革命史,就是一部党为人民利益斗争,人民拥护、支持革命而取得胜利的历史。在区域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如果不能够把握发展机遇,错失发展良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不快、质量不高,就会给广大群众造成不良印象,认为党委、政府无能,干部无能,群众看不起干部,不相信干部,干部不愿深入群众,怕面对群众,不接触群众,干群之间就必然存在较深的思想隔阂。为此,市委始终强调,要紧密黄山发展不够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出了“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宏伟目标和“不发展最不科学,抓发展必须科学”等12条科学发展理念;注重突出实践特色,强调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好“三保”工作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大的实践、最重要的实际,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相对于群众不断增强的民主意识而言,少数基层党员干部作风简单粗暴是影响党群关系的主要矛盾。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统政治优势。党历来认为,对于人民内部矛盾,要用和风细雨的方法去解决,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但不可否认,少数干部在处理党群关系及人民内部矛盾时,运用家长式、命令式、强制式的办法,不向群众作解释、讲道理,不能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与目前的依法治国要求很不适应,与群众民主意识的日益增强形成了尖锐矛盾。这样,就必然造成一些群众对基层组织部署的工作不配合,不支持,甚至抵触对抗;群众对基层干部信任度降低,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下降。对待群众作风粗暴问题,不仅仅是工作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对群众的感情问题,是极其严肃的政治问题,必须花大力气切实加以解决。
三是相对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而言,少数部分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是影响党群关系的突出矛盾。当前,人民群众腐败现象十分关注。“南京天价烟房产局长事件”、“温州官员贿臵安臵房事件”、“河南黑煤窑事件”等在网络上受到网民的关注,既充分显示出公众舆论的力量和网络监督的威力,也反映了群众对贪污腐败形象的极端痛恨。当然,腐败现象不仅仅是贪污受贿,还包括公款吃喝、财务管理不规范、办事不公开、优亲厚友、以权谋私等群众极度反感的行为。腐败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毒瘤,是离间党群关系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党政机关的腐败行为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威望。腐败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却影响了整个党的形象。
四是相对于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在需求而言,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影响党群关系的重要矛盾。任何客观事物都有其必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是,如果忽视了内在的实际内容和实际效果,而只注重外在表现形式,甚至把外在的表现形式强调到过分的程度,就会滑向形式主义的歧途。形式主义的要害是只贪图虚名,不求实效,劳民伤财。主要表现在工作部署了,没有抓到底,口号提出来了,不去抓落实。结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导致党的惠民政策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是“官本位”思想严重,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不负责,对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负责,群众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只对自己或亲属或小团体负责。如果机关单位和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疾苦,不注重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必然对党群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对维护国家政策和集体利益而言,部分群众思想观念也是影响党群众关系的矛盾之一。部分群众国家集体观念淡薄,自私自利思想严重;有的目光短浅,利用拆迁征地采取不合理手段争取不合理的利益;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要权利,不要义务,赌博、封建迷信有所抬头,“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屡禁不止;一些人利用家庭势力、宗族势力争高低、争位子、争权力,造成村级班子不稳定不团结。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对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有益探索
解决好当前党群关系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全体党员的共同职责和任务,也是党的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密切党群关系,关键是要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促进党群关系步入正常化、和谐化轨道。中共黄山市委以“快乐工作法、一线工作法、科学工作法”为切入点,为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提供了制度设计,是创新党建的有益探索。
积极倡导“快乐工作法”,倡导健康生活、快乐工作,从党员干部思想境界高度给予党群关系优化空间。工作中有快乐,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推动事业前进、实现人民利益,同时彰显和升华我们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快乐工作必须要有热情,这个热情就是对人民群众的爱,这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是快乐工作的动力;必须要有激情,这个激情就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有了这个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满怀热忱地投身事业、忘我工作、服务群众。实现快乐工作,要靠对党员进行严肃认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育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要求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经受住权力关、地位关、利益关的考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思想上杜绝贪污腐败、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才能真正实现“快乐工作”,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对党群关系问题的思想境界。
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号召一线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切实改进和提升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倡导“一线工作法”,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领导资源稀缺宝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的领导能力还有待于实践锤炼。其核心是要求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线,直面党群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深入基层一线,也是打破形式主义旧框框、官僚主义本位观的根本举措,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勤政为民,真抓实干的具体体现。也只有深入一线抓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夯实密切党群关系的基础。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求真务实,把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要勤勤恳恳,扎实工作,力戒骄奢浮夸,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经受考验,建功立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样自然就会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党员干部也只有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证明,党员干部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积极践行“科学工作法”,使得制度设计更加科学系统、规范合理,充分调动广大党员与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科学工作法”涉及很多方面、很多环节、很多因素,其核心在于强化党的制度建设与落实,以科学的制度加强党群关系,全面提升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党的制度建设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措施。只有加强党的各项制度建设,才能有效地反对官僚主义,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关系。要加强党内民主制度、民主集中制、干部人事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着重健全党的机关和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制度以及反腐倡廉制度。同时要针对现实中有章不循、有制度不执行情况,建立各种监督机制,包括党组织的监督、党员的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舆论媒介的监督等,以促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要切实精减会议、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腾出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要通过科学的制度建设,使干部由道义型的联系群众真正转变为体制内的联系群众,使党同群众的联系走上制度化的轨道,成为“科学工作”的规范化要求。
王家院构建和谐融洽社区建设邻里和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一语深刻表述了邻里友善相处、社会美满和谐这一令人......
构建新形势下和谐党群关系演讲稿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交流这一段的学习心得,探讨“构建新形势下和谐党群关系”的体会。党群关系指的是党与群众之间相互作用和......
9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王伟丽周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校教育的发展,“以人为本”成了教育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只有师生情感共鸣,建立起......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融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瑞和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而和谐校园,也正是我们瑞和实验全体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那么......
标题:浅谈如何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院系:重庆师大涉外商贸学院姓名:赵雅馨班级:08级6班浅谈如何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摘要:在当下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我们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