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礼仪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基督教的礼仪”。
基督教的礼仪
发表日期:2015-06-29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收藏] [打印] [关闭]
基督教(本文所称基督教主要指“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有着丰富的礼仪和众多的节日。基督教的礼仪因派系不同而不尽相同,比较重要的“圣事”(指被认为由耶稣亲自设立的礼仪)有五种:洗礼、圣餐、婚礼、殡葬、圣职(按立牧师的仪式),其中最基本的礼仪是洗礼和圣餐。
1.洗礼。是入教者必须领受的第一件圣事,受了洗礼者才算是正式的教徒,受洗者一般须于受洗前接受一段时间的基本教义培训并经口试(称为“考信德”)及格。洗礼方式一般分作点水礼和浸礼两种。前者由牧师用手沾“圣水”(经过祈祷祝圣的清水)点在受洗者额上,并念“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为你施洗”,有的还沾水在受洗者额上画一个十字架“圣号”。浸礼多数在教堂特设的“浸礼池”中举行。牧师和受洗者都立在水中,由牧师扶住受洗人快速在水中浸一下全身,并说“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为你施浸”。洗礼表示受礼者“悔改信主”,并经圣水“洗净罪过”。
2.圣餐。是教徒须经常领受的重要圣事,一般教会每月举行一次,有的教会(如圣公会)每星期举行一次,少数教派每天都举行,有的教会还规定教徒每年至少须领圣餐一次、三次或者更多次数。举行时由牧师为面饼和葡萄酒祝圣,然后把面饼分成小块分给受礼者吃,再将酒分在小酒杯中分给各人喝。有的用一个特制的“圣杯”,让领受者分别从牧师手中的圣杯领饮一点酒。此礼表示纪念耶稣为罪人受死,圣饼表示耶稣的身体,葡萄酒表示耶稣的血。教徒中犯了教规但不到须被开除出教会地步的,有时可由牧师停止他领受圣餐一段时间,作为一种处罚。
3.礼拜。是基督教最经常举行的礼仪,一般每星期日举行一次,多由牧师主领。除每星期日一次的经常性礼拜外,也有特殊的礼拜,如为死者举行的追思礼拜、在某特定节日举行的节日礼拜,有的教会有固定化的礼拜程式和固定的祷文。一般教会礼拜的主要程式系由牧师向信众讲道——引用《圣经》的某些章节来宣传教义。有的程式比较自由,没有主领人讲道,而由与会者即席作“见证”——讲述亲身的经历来证明《圣经》的真理。祈祷(也作祷 1 告)也无固定祷文祷告末尾大都说“这都是靠着我主耶稣基督的功劳”,然后全体参加礼拜者说“阿们”(意为“诚心所愿”),有的教会常有人在听到领祷者说到他所特别赞成的话时,也插入说“阿们”。除祷告外,还有唱赞美诗、读《圣经》和讲道。基督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总称,起源于公元1世纪初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于1054年分成罗马公教和东正教。16世纪,在罗马公教会内再次分出不承认罗马教皇统治的新教各派,由此形成基督教内罗马公教、基督教新教正教三大派。罗马公教亦称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在我国学术界称为新教。基督教势力遍布全世界,信徒有10亿人之多,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广泛的第一大都降。基督教教义的主要依据是基督教经典《圣经》。
(一)称谓
在基督教内部,信徒之间可称“平信徒”,指平常普通的信徒,与教会神职人员相对而言。新教的教徒,可称“兄弟姐妹”或“同道”。在我国,平信徒之间习惯称“教友”,在非专业基督徒中,有一些热心为教会义务工作的人,被称为“义工”,义工有自己的本职职业,只是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宗教活动。对宗教职业人员,因其教派不同称所谓尽相同。可按其教职称之,如某主教、某牧师、某神父等,以示尊敬。
(二)主要节日
由于使用历书不同,基督教三大教派的节日也不完全一样,从节日内容来说,主要有:圣诞节、复活节、受难节、圣灵降临节、圣母领报节等。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它最隆重的圣诞节已从一个纯宗教节日演变成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节日,时间为12月25日。因为《圣经》中说耶稣是夜间诞生的,因此该夜后来就被称凿安夜,家家都要摆上圣诞树,树上悬灯结彩,绚丽缤纷,树上还挂有各种圣诞礼物,大家手挽手围着圣诞树狂起舞,共享圣诞蛋糕,孩子们还期待着送礼物的圣诞老人。
(三)宗教仪式
基督教所进行的宗教仪式是弥撒或礼拜,弥撒,源自拉丁文Mia,是天主教对所进行的宗教仪式的称谓。在教徒做弥撒时,要进行公共祈祷仪式,祈祷是基督教徒经常要进行的活动,祈祷包括口祷和默祷两种,可以个人独自在家进行,也可以利用聚会时,由牧师或祖父作为主礼人。祈祷者应始终保持必要的仪态,维系一种“祭神如神在”在虔诚,礼毕,须“阿门”,意为“真诚”,表示“唯愿如此,允获所求”。
新约》记载,耶稣基督在星期日复活,因而在这一天进行的礼拜称为“生日礼拜”;少数教派的礼拜定在第七日(星期六),称为“安息日礼拜”。礼拜的程序有唱诗、读经、祈祷。讲道和祝福等项。在礼拜时,教堂内常置有奉献箱,或传递收捐袋,信徒可随意投钱,作为对上帝的奉献。
而新教所进行的礼拜,一般每周一次。根据《圣经
基督教三大教派的宗教仪式不尽相同,天主教和东正教尤其注重宗教仪式,主要表现为7件圣事,这7件圣事如下:
1.洗礼
洗礼是教徒的入教仪式,分“点水礼”和浸水礼“两种。点水礼,用手指蘸水点在额上:浸水礼,全身浸没于水中。意为受洗后,所有的罪就得到了赦免。
2.坚振
也称“坚信礼”。即入教者在接受洗礼后,一定时间内再接受主教的按手礼和敷油礼。
3.告解
俗称“忏悔”。教徒向神父或主教告明所犯罪过,并表示忏悔,神父或主教对教徒所告诸罪指定补赎方法并为欺保密。
4.圣体
新教尔为“圣餐”。教徒吃经主教祝圣后的面饼和葡萄酒,象征吸收了耶稣的血和肉而得到了耶稣的宠光。
5.婚配
教徒在教堂内,由神职人员主礼,按照都会规定的仪式正式结为夫妻,以求得上以上帝的祝福。
6.神品
是授予神职的一种仪式。一般由主礼者将手按于领受者头上,念诵规定文句即可成礼。
7.终缚
在教徒病情危重或临终时,由神职人员为其敷擦圣油,以“赦免”其一生罪过,帮助敷者减轻痛苦或是让他安心地去见上帝。基督教礼仪
基督教于公示1世纪出现于巴勒斯坦地区,是古代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奴役的宗教产物。相传,“救世主”耶稣奉圣父之命来到人间拯救人类。后来,由于被叛徒犹大出卖,耶稣受难于耶路撒冷,被罗马总督下令钉死在十字架上。此后人们把十字架视为信奉基督教的标志,耶路撒冷也成了基督教的圣地。4世纪末,由于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形成了东(君士坦丁堡)、西(罗马)两个中心。11世纪中叶,东部教会正式称为东正教,西部教会为天主教。16世纪中叶,西部教会又产生了代表新资产阶礼仪、脱离罗马教廷的“抗议派”基督新教。从此,基督教形成了三大教派鼎立的局面。基督教是全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一种宗教,它的信徒约为10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分布于150多个国家之中。在西方各国,它的影响举足轻重。基督教的主要经典是《圣经》、象征性标志是十字架。
基督教认为,上帝主宰天地,是天地万物的唯一创造者。上帝又“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个神位,而且三位一体,同受敬拜,同受尊荣。基督教还认为世上的人是无法拯救自己的,因此上帝派了圣子耶稣临降人世,为世人赎罪,甘愿自己受罪,用自己的血来洗刷世人的罪过。这样世人若想赎罪,拯救自己的灵魂,就得信仰上帝,祈求基督耶稣保佑。因此,基督教要求人们做到:除了上帝,不得信仰其他神;不可制造和敬拜偶像;不可妄称圣父耶和华的名;勤劳工作六天,第七天休息;须孝敬父母;不许杀人;不许奸淫;不许偷盗;不许作假证来陷害他人;不许贪恋他人的财物。基督教的最基本的礼仪同样是祈祷、祭祀。
第一,基督教的祈祷。基督教是一神教,一切祈祷的对象都是天主,祈祷的经文也可向着圣母马利亚或圣人祈祷,但不是以圣母或圣人为祈祷的对象,而是求他们代向天主求恩,是一种求代祷的祈祷。祈祷的内容很多,《旧约》有许多祈祷的诗篇,内容包括赞颂、求福求恩、感恩、悔罪、求罚恶人等等。赞颂天主的祈祷诗篇甚多,文句常常很优美,如:“耶和华我们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将你的荣耀彰显于天,你因敌人的缘故,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敌和报仇的,闭口无言„„。”求福求恩的祈祷最多。人们在困难面前感到渺小,无能为力,惟有发出呼号,以求神的保佑:“耶和华啊,我投靠你,求你使我永不羞愧,凭你的公义搭救我,求你侧耳而听,快快救我。作我坚固的盘石.拯救我的保障。因为你是我的严石,我的山寨,所以求你为你名的缘故,引导我,指点我„„”。“神啊,求你快快搭救我,耶和华啊,求你速速帮助我,愿那些寻索我命的,抱愧蒙羞。原那些喜悦我遭害的,退后受辱„„”因神的佑助而得救、而得福,必然要感恩,感恩的祈祷占祈祷的重要部分。“耶和华啊,王必因你的能力欢喜,因你的救恩,他的快乐何其大,他心里所愿的,你已经赐给他,他嘴唇所求的,你未尝不应允,你以美福迎接他,把精金的冠冕戴在他头上,他向你求寿,你便赐给他„„。”人犯了错误,自觉愧疚,对着冥冥中的尊神天主,更觉得自己形秽,于是向天悲号,认罪求恕。悔罪的祈祷也是祈祷的重要—种:“神阿,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结除我的罪,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以改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刻,就有了罪„„”私人也可以在家或在其他地点祈祷。美国总统就职时,常手按自己家中所用的《圣经》而宣誓。
第二,基督教的祭祀。祭祀的意义在于通过奉献神所喜爱的东西,甚至奉献自己的生命于尊神,以示献祭者对神的无限崇敬。基督教废除了人祭,把献祭变成象征性的仪式。基督教祭天主的祭祀,称为弥撤。弥撒原是祭祀典礼最后的一句话,原意是“解散了”,即是祭祀的典礼已完,后来沿用这句拉丁文作为整个祭典的称呼。弥撤祭祀所祭奉的是天主。在基督教中,祭祀表示的意义是承认自己完全归属于所祭奉的神,因此,祭祀一词只能用于祭天主。在中国传统中,祭祀可以用于任何神,包括祖宗神。佛教可以用于佛和菩萨,而基督教不能把祭祀一词用于任何其他地方、甚至对圣母马利亚的敬礼,也不能称为祭祀。第三,基督教的讲道。在古犹太教的礼仪中,有讲道一项。信徒们集中在一起,举行祭祀或祈祷,先由司礼者诵读一段《圣经》,然后由主礼者或另一人讲道,解释所读的《圣经》,得出关于实际生活的结论。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这一传统,《福音书》中多次记载基督按照犹太教礼规讲道。因此,讲道成为基督教礼仪的一部分(有些基督教派别的礼仪,就是讲道和歌咏圣诗,没有祭祀)。祈祷、祭祀、讲道三者是对基督教礼的最基本的划分,它们不是孤立进行的,而往往同时存在于某一仪式(圣事)或节日之中。正像祈祷里有崇拜祈祷、求福祈祷、感恩祈祷、悔罪祈祷一样,在祭祀里,有崇拜祭、求福祭、感恩祭、悔罪祭。例如在天主教的弥撒祭祀礼中,先是讲道、诵读《圣经》和讲解《圣经》,然后是祭祀,奉献祭品和祈祷。
第四,基督教的七件圣事和主要节日。基督教的宗教仪式,天主教和正教都主张有所谓七件圣事。
1.洗礼。这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分注水洗礼和浸礼两种。据称这是耶酥立定的圣事,可赦免入教者的“原罪”和“本罪”,并赋予“恩宠”和“印号”,使之成为教徒,以后有权领受其他“圣事”。
2.坚信礼。亦叫坚振。入教者在领受过洗礼,过一定阶段后,再接受主教所行按手礼和敷油礼。据称这可以使“圣灵”降其身,以坚定信仰,振奋人灵。
3.告解。亦叫“办神工”。据称是耶稣为赦免教徒在入教后对““上帝”所犯诸罪,使他们重新获得上帝恩宠而亲自定立的。举行时,由教徒把自己所犯的“罪行”向神父告明,并表示仟悔。神父对教徒所告诸罪,应守秘密,并指定应如何做补赎而为之赦罪。
4.圣体。意思是“感谢祭”。正教称“圣体血”,天主教称圣体,对其仪式则称弥撤;新教则称圣餐。据《新约圣经》载,耶酥受难前夕同使徒共进最后的晚餐时,对饼和酒进行祝祷,分给他们领食,称其为自己的身体和血,是为众人免罪而舍弃和流出的,并命后世门徒常如此行之以纪念他。具体礼仪各宗派不尽相同,大都包括:由主礼人(牧师或神人)对面饼和葡萄酒(有些宗派用葡萄汁)进行祝祷,据称它们于是就变成了耶酥的肉和血。然后分结正式信徒领食后,他们便可获得耶稣的生命。
5.经傅。意为终极(指临终时)敷擦“圣油”。在教徒生命垂危时,由神父用经主教祝圣的橄榄油,敷擦其耳、目、口、鼻和手足,并诵念一段祈祷经文。据称这对以帮助受敷者忍受苦痛,赦免罪过,安心去见上帝。
6.神品。亦称“圣品”或“圣秩”。基督教神职人员权力、职分的品级。领受神品须通过主教祝圣仪式,据称这可以使神人员神圣化。
7.婚配。教徒在教堂内。由神父主礼,经教会规定之礼仪正式结为夫妻。仪式主要内容是:由神父询问男女双方是否同意结为夫妻,在双方问答之后,主礼人诵念规定的祈祷经文,宣布“天主所配合的人不能分开”(圣经·马太福音第19章6节)。并对结婚双方祝福。新教教徒也有请牧师证婚习惯,但不视为圣事。这实际上是教会控制婚姻和家庭的一种手段。
社交礼仪:根据教会的传统,天主教的主教、神父、修女是不结婚的。所以,同天主教徒交往时,见到主教不可问“有几个子女?”遇到年轻的神父、修女则不可问“爱人在哪里工作”等问题。此外还有神职人员从商禁忌及天主教徒的离婚禁忌等。旅游观光:凡进入教堂参观的游客,都应自觉保持庄重、肃穆的仪表,对于衣着不整或穿拖鞋、短裤入堂者是绝对禁忌的。同时也禁止在堂内来*串、大声喧哗、交头接耳、东张西望、打情骂俏、争抢座位等,更不允许在堂内吃东西、抽烟。因此,非教徒进入教堂时一定要遵守教堂规则,不要造成不良影响。新教一般主张圣事只有两种:洗礼和圣餐,也有少数教派,如公谊会等不主张举行任何仪式。
基督教传播久远,支派繁杂,纪念节日在各国都有不同。各教派基本共同的,影响较大的节日有耶稣圣诞节,耶稣复活节和圣灵降临节。
一、圣诞节。是基督教纪念耶酥“诞生”的节日。一般认为历史上并无耶稣其人,《圣经》也没有记载耶稣出生日期。早期基督教亦无此节日。公元354年,罗马帝国西部拉丁教年历,首次写明十二月二十五日是耶稣生日。此后基督教则以十二月二十五日为圣诞节。正教和其它东方教会由于历法不同,其十二月二十五日相当于公历一月六日或七日。圣诞节在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基督教盛行的地区,成为民族风俗习惯中最主要的全民性节 6 日。圣诞节从十二月二十五日算起,为时一周。其间要举行许多形式的宗教活动,如组织歌咏队,唱圣诞节歌“报佳音”(据《圣经》载,耶稣降生当夜有天使向人间报佳音),举行“子时弥撒”,圣诞节礼拜等。此外,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主要有:扮圣诞老人、装点圣诞树、互赠圣诞贺片等。近些年来,每逢圣诞节,罗马教皇一般都要向全世界天主教徒发表圣诞文告或圣诞贺词。
二、复活节。复活节是纪念所谓耶稣“复活”的节日,是基督教仅次于圣诞节的最大节日。根据教会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宁架上,这一天正好是星期五,西方称为耶稣受难日(故视该日为不祥之日)。受难后第三天(星期日)耶稣从坟墓 里复活、升天。公元325年君士坦丁皇帝在小亚西亚召集公会议,统一了复活节的日期(在此之前众说不一,争论不休)。规定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为复活节。但因历算不同,正教会的复活节一般较天主教、新教迟一星期,如果月圆那天正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就推迟到下个星期日。复活节的日期不同,在公历没有固定的日期,一般在二四月间。复活节前要斋戒,减少宴乐活动。复活节这—天,教会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一般吸收新教徒的洗礼仪式也在复活节举行。从复活节起的一周内称复活节周。除了一些传统的习俗外,复活节前夕,教堂还举行各种宗教礼仪,包括有趣的圣烛游行。神父手里高举着一支当夜祝圣的巨大的圣烛作向导,开始时教堂里灯火熄灭,漆黑一片,当神父连续喝过三遍“基督之光”后,教堂顿时重现光明如同白昼。每个人于执一根点亮的蜡烛象征着基督光明的到来。
三、圣灵降临节。亦称“圣灵降临瞻礼”,据《新约圣经》载,耶稣“复活”后第40天“升天”,第50天差遣“圣灵”降临,门徒领受圣灵后开始传教。据此,教会规定每年复活节后第50天为圣灵降临节,又称“五旬节”。约3世纪末开始举行,4世纪在基督教文献中有耶路撒冷教会欢庆此节日的记述。由于历法下同,正教和其它东方教会在具体日期上常比天主教、新教迟十三四天。
社交礼仪:基督教对婚姻十分重视。婚姻应以一夫一妻为原则,上帝为亚当创造夏娃即表明这一道理。反对一夫多妻,包括纳妾、重婚等形式的婚姻行为,也不主张或者提倡离婚。此外,看相、算命、占卜和占星术(星象学)等类也为基督教所禁止,因为他们觉得这些活动除了相信有一种上帝之外的干预人生的神秘力量外,还有一种宿命论倾向。在教会聚会和崇拜活动中禁止吸烟,不穿拖鞋,不穿暴露着装。基督教音乐网http://www.daodoc.com/
赞美诗新编400首
福音影视网http://www.fuyin.tv/ 8
基督教礼仪活动.txt27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
基督教丧葬礼仪.txt结婚就像是给自由穿件棉衣,活动起来不方便,但会很温暖。谈恋爱就像剥洋葱,总有一层让你泪流。安息後,不用有引魂的儀式,因相信基督徒死後靈魂回歸到他本來注的......
宗教礼仪常识——基督教 南方一、起源基督教,系泛指信奉耶稣为救主,以《圣经·新旧约全书》为经典的各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的总称。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
二、事工事务管理组 一、基建组 1、根据教会整体安排,联系制作圣殿样式图纸并协助办理征地建堂的一切手续。 2、定期召开全组人员会议,明确职责范围,开工后严格质量管理,把好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