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_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8:06: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分析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

分析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

并提出预防对策

某区针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居高不下的情况,结合该院2011年-2012年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认真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并提出预防建议。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两抢一盗”侵财型犯罪案件比例高。由于未成年人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旦沾染上抽烟、喝酒、上网等不良习好,为满足个人消费欲望,容易实施侵财性犯罪。近两年,该院共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5件101人,其中“两抢一盗”案件32件74人,分别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和人数58.19%和73.27%。

2.共同犯罪案件比例高。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单独作案存在力量不足的问题,加之未成年人自我控制力差等原因极易结伙作案。该院办理的这101名犯罪未成年人中共同犯罪的有94人,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93.07%。

3.犯罪主体文化水平低、自食其力能力不足。这101名犯罪未成年人大多数文化水平偏低,其中系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93人,占未成年犯罪总人数92.08%,因自身文化程度较低,自食其力的能力不足,为了贪图享受而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4.侵害对象、作案区域相对固定。由于未成年人受身体条件的限制,多选择学生等作为其犯罪侵害的对象,以学校为中心所辐射的周边网吧,以及通往学校的道路、城郊结合部等地点作案。如该院2012年办理姚某、宋某、乔某抢劫案,三名被告人多次在晚上以翻围墙、爬窗户的方式进入某镇初级中学男生宿舍,或者在校园周边采取殴打、搜身及威胁的方法,抢劫20余名学生200余元。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1.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一般而言,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关爱和管教,容易导致未成年心理扭曲和个性畸形,在性格、情感、行为等方面出现问题,因而走向犯罪。这101名犯罪未成年人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父母双亡家庭的涉罪未成年人有32人,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31.68%。如,2012年5月,16岁的王某盗窃一案中,由于母亲过早去世,从小形成了一种自卑、自闭的心理,其父亲又常年在外打工疏于管教,因此导致其上网成瘾,当缺钱上网时便产生了偷盗的想法,进而走向了犯罪。

2.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家庭结构健全而教育方法不当,容易导致未成年人存在不良心理。如2012年1月,16岁的任某抢劫一案,任某因学习问题被父亲打了一顿,随后离家出走,在网吧上网后由于身无分文,为了找钱吃一碗面,便对一名未成年学生实施了抢劫。

(二)学校原因

1.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弱化。当前,学校 “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观仍然存在,因此在德育教育等方面的培养上还存在薄弱环节,也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导致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2.辍学、失学现象严重。当前,有的学校为了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对一些所谓的差等生不管不问,导致他们过早的辍学走向社会,从而结交一些不良社会人员,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101名犯罪未成年人中,系初中或小学辍学的犯罪未成年人有63人,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62.37%。

3.忽视青春期的教育,尤其是性教育。学校在青春期的教育和性教育上不够重视,甚至避而不谈致使未成年人学生缺乏必要的性知识、性伦理教育,由于无知或好奇误入歧途实施了犯罪。

(三)社会原因

1.网吧泛滥缺乏有效监管。遍布城乡的网吧已成为目前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一大障碍和症结,许多未成年人一旦接触上网,便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101名犯罪未成年人中,上网成瘾的有72人,占总人数的71.29%。

2.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我国目前处于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新的价值观念及社会规范而又尚未完全确立。未成年人极易沾染浪费、奢侈、享乐的不良风气,从而使一切向钱看、哥们义气、盲目攀比等不良思想开始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意识进行腐蚀,最后导致了未成年人思想意识的恶向转变。

3.疏于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文化市场管理的松散,导致产生的黑游戏厅、黑网吧,包括影视作品、网络游戏中的枪战、飙车、砍杀等充斥着暴力、色情内容,毒害着未成年人的心理,使未成年人形成道德认知上的错位,成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温床。

(四)自身原因

1.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青春期中的未成年人精力充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对世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但由于各方面的压力,一方面他们的心理极为脆弱,另一方面又可能铤而走险。2012年5月,某区办理的一起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案,14岁的王某因与被害人李某在KTV的包间内产生了口角,便产生了极强的愤怒感和被侮辱感,情急之下便抽出随身携带的刀具向被害人砍去,并导致被害人死亡。

2.道德水准低下,法制观念淡薄。某区从办案中发现,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平时不注重自己的道德培养,道德标准低下,对自己的行为放任自流;有的未少年人认知能力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以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交友不慎。未成年犯罪人多浪迹于社会,出入于网吧、游戏厅等公共娱乐场所,容易相互结识,交叉感染,进而结伙实施犯罪。因此,在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中,大多为同学、同乡、朋友关系。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家庭环境,充分发挥家庭预防的特殊作用 一是父母要提高自身素养,为孩子树好榜样。家长要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以正确的道德观去影响、教育子女,培养孩子逐渐学会识别和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二是父母要重视与关注孩子的课余生活及精神需求。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气或不良爱好要及时制止、纠正。

(二)强化学校环境,发挥学校的重点教育作用 一是加快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要加强对后进生、双差生、流失生的教育,防止适龄少年儿童厌学、失学、辍学,过早流入社会,尽可能地为适龄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地学习生活环境。二是大力倡导检校共建活动,扎实开展法制教育。法制教育要抓早、抓好、抓苗头,营造一个学法、知法、用法的氛围,力求将未成年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认真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大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的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及时解决未成年人在学习和生活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困惑。四是切实抓好社会实践教育。针对部分未成年人从小骄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性差的现状,学校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独立生活和应付各种困难、挑战的能力。

(三)强化社会环境、减少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因素

一是加强对重点未成年人群的管理和教育。认真落实流动未成年人管理和服务、刑释解教未成年人的安臵帮教、流浪乞讨儿童帮扶救助措施,防止脱漏管现象的发生,积极帮助失足未成年人解决就学、就业问题,切实防止再犯罪。二是强化网吧等社会娱乐市场的整治,净化文化市场环境。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建立经常性监管措施,加强对新闻出版物、音像制品市场和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营业性娱乐场所的监管,减少引发犯罪的社会诱因,为未成年人创造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三是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对于那些社会危害大、犯罪情节恶劣的未成年犯,要依法打击,同时,把“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贯穿于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始终,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检察机关要坚持跟踪回访制度,积极协同家庭、学校等方面开展好考察、帮教工作,积极预防失足未成年人再犯罪。

(四)加强未成年人适应与自我管理教育

一是教育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引导未成年人经常学习法律知识,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诱惑。二是教育未成年人应当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三是教育未成年人应当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未成年人要谨慎交友,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坚持正确的观点和立场,自觉抵制黄赌毒等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对外界事物的感知缺乏必要的理性认识,当面对来自外部或自身的压力时,感到无......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作者:郭玉萍时间:2007-11-22 10:25:00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摘要」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趋势,总的来说呈上升态势,犯罪数量增多,案情复杂,恶性案件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如何预......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近几年来,特别是今年三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省、潍坊及我市先后召开了专题工......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探寻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从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此,我们就来谈一谈未成年人犯罪......

下载分析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析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