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竞赛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法律知识竞赛试题2”。
法律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选题
1.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年。
A、1949年B、1954年C、1950年D、1982年
2.()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刑法B、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B、公民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于()正式施行的。
A、1991年1月1曰B、1991年9月4曰
C、1992年1月1曰D、1999年11月1曰
5.禁止在()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A、居民住宅区B、厂矿企业C、中小学校D、商业区
6、下列哪些是现行宪法新增加的内容:()A.平等权 B.受教育权 C.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D.迁徙自由
7、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
A.一般法和特别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文法和习惯法 8.行政法的核心是规范()A.行政机关 B.行政相对方 C.行政权 D.行政行为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的是()A.行政公署 B.街道办事处 C.区公所 D.居民委员会
10、.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
A.监察机关 B.法律监督机关 C.法律检察机关 D.纪律检察机关 1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什么时间实施的?()
A、1986年3月15日,B、1993年10月31日,C、1994年1月1日 12.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A.马列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D.以上都有 1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
A、人民民主专政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___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依法治国
B、依法行政 C、依宪治国
15.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的分配制度。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多选题
16、.一国宪法一般规定下列内容:()
A.国家的性质 B.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 C.国家的基本国策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7、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18、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
A.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 B.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9、.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平等、自愿原则
B.公平原则
C.诚信、守法原则
D.公序良俗原则
20、.下列哪些人员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A.父母
B.其他监护人
C.有关组织
D.有关个人
21、法律制裁的种类包括()
A.经济制裁
B.民事制裁
C.刑事制裁
D.行政制裁
22、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是:()
A.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爱国统一战线 D.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23、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表现在:()
A.内容上
B.制定和修改程序上
C.法律效力上
D.形式上
24、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25、自由刑包括()。
A.无期徒刑
B.有期徒刑
C.管制
D.拘役
三、名词解释 26.广义刑法: 27.间接故意: 28.公法: 29.国家结构形式: 30.隐私权: 31.私法: 32.正当防卫: 33.意外事件: 34.代位继承: 35.驰名商标:
四、判断题
36.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3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38.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39.我违反了校纪,但我没有违反法律,学校对我没有办法进行处理,如果学校对我进行处理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0.歌手有权要求保护其演唱的“声音”,即禁止他人模仿其唱法。()
41.只有14岁的人,以大欺小抢劫同学仅10几元,肯定不会构成犯罪,被抢劫的同学告发也没用。()
4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是规定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条款,是要求大人的,我们知道了也没用。()
43.法律规定我享有多少受保护的权利,同时法律就规定我要履行多少遵守法律的义务。()44.我被人家抢过钱,所以我必须再从他人身上抢回来,这也是一种正当防卫的手段。()45..法律规定:父母、监护人必须保证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如果未成年人自己不愿意上学,那就不违法。()
五、问答题
46.我国的国体,即国家阶级性质是什么?
47.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48.国家不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情形是什么?
49.法治在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秩序方面主要发挥了哪些作用?
50.试析我国公民、人民两个概念的区别?
答案
一、单选题
B B B C C C C C D B C D B A C
二、多选题
ABCD AC ABCD ABCD ABC BCD CD ABC ABC ABCD
三、名词解释
26.广义刑法
是指规定犯罪与刑罚的一切形式的法律规范,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27.间接故意
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8.公法
一般认为,凡涉及到公共权力、公共关系、公共利益和上下服从关系、管理关系、强制关系的法,即为公法。
29.国家结构形式
是指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一定原则采取的调整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形式。
30.隐私权
是指公民不愿公开或让他人知悉其个人秘密的权利;名誉权是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社会评价、人格尊严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31.私法
现代法学一般认为,凡属个人利益、个人权利、自由选择、平权关系的法即为私法。私法领域遵循“法律不禁止就是允许的”原则。
32.正当防卫
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33.意外事件
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
34.代位继承
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而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的制度。
35.驰名商标
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在我国,驰名商标必须是注册商且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认定。
四、判断题
√
Ⅹ
√
Ⅹ
Ⅹ
Ⅹ
Ⅹ
√
Ⅹ
Ⅹ
五、问答题 46.人民民主专政
47.(1)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2)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48.(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已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49.法治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主要作用在于:(1)建立和维护产权制度。(2)建立和维护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规则。如规定交换的公平原则、诚信原则、等价有偿原则,保护市场主体的公开、44 公平竞争,防止生产和销售的垄断。(3)调节个人、经济单位与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主要是通过税收制度调节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4)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0.在我国,公民作为宪法确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主体,不同于人民的概念。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范畴不同。公民是具有某国国籍的自然人,是明确的法律概念;而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第二,范围不同。公民概念外延大于人民概念,公民不仅包括人民,而且包括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专政对象;第三,地位不同。公民中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或专政对象,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公民的某些义务;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切公民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
“中国梦·劳动美”全市职工法律知识竞赛初赛试题主办单位:天津市总工会一.单选题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法律知识竞赛试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1.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B)。A.有效B.无效C.部分有效D.在撤销死亡宣告后有效2.公民参与合伙关系,(B )出资。A.可以用劳务B.必须用资金C.必须用实物D......
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姓名 班级 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2、、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
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小学生组)http://www.daodoc.com 2008-07-03 07:47:13 字号:T | T“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青少年大型普法系列活动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小学生组)一、单项选择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