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竞赛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法律知识竞赛试题2”。
全县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A、人民; B、工人阶段;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中央
2、我国修改宪法的机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C、全国政协
3、我国将每年的()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A、6月10日;B、9月8日;C、12月4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独自居住。
A、十四周岁;B、十八周岁;C、十二周岁;D、十六周岁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所称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是指()。
A、违法行为;B、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C、造成损害的轻微行为;D、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A、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 B、十八周岁以下 C、十六周岁以下; D、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
7、未满(),不准在道路上骑行自行车。A、十二周岁; B、十四周岁 C、十六周岁; D、十八周岁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地方各级()对本行政区域内国旗的升挂和使用,实施监督管理。A、党委;B、人大;C、人民政府;D、政协
9、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这里的“教育”专指()
A、社会教育;B、家庭教育;C、学校教育
10、义务教育的“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都要遵守并应尽的义务。
A、国家、社会; B、学校、家庭; C、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
11、老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12、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A、兴趣小组;B、课外活动;C、自习
13、《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学费、书费;B、书费、杂费;C、学费、杂费
14、下列()是《食品卫生法》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A、无包装食品;B、腐烂变质的食品;C、未经冷藏的食品
1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法律手段;B、强制手段;C、自力救济手段
16、共同犯罪是指()共同故意犯罪。
A、二人以上 B、三人以上 C、四人以上 D、五人以上
1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
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B、不承担责任;C、视情况而定
18、某中学高一学生王某为躲避持刀抢劫犯李某的追赶,在胡同拐弯处撞开住户的大门进入躲避,由于慌忙不慎将房中老太太撞倒在地后造成重伤,王某的行为属于刑法上的()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意外伤害; D、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19、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B、国家机关;C、任何组织或个人 20、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侵犯了李某的()A、隐私权;B、人格尊严;C、人身安全
21、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A.本人 B.学校 C.家长 D.监护人
22、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学生,并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有条件的,应当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
A.加害人 B.学校 C.同学 D.学生家长
2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行走。A、左边 B、右边 C、路边
24、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A.14; B.16; C.18。
25、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这是我国()规定的。
A.未成年人保护法;B.刑法;C.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6、中学生丁丁违反了课堂纪律,老师停了他一堂课,并罚他跑了5000米。老师的做法()。
A.违法; B.属于正常的教育方法; C.属于教育方法不当,但不违法。
27、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等列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加以禁止。
A.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B.上课迟到早退; C.不
遵守学校纪律。
28、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如果父母经常虐待未成年子女,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父母的监护权能不能被剥夺?()
A.不能; B.只能被剥夺一部分; C.能。
29、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小周只有15岁,却多次组织并亲自参加了抢劫,他是否应该负刑事责任?()
A.是; B.不负刑事责任,只对他进行治安处罚; C.等他到16岁时再判他的刑。
30、“六五”普法指的是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从 年到 年。()
A.2001、2005; B.2006、2010; C.2011、2015。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31、未成年人有效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的条件是,要在不妨害()权利的情况下,才受法律保护。A.国家 B.学校 C.他人 D.集体
32、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项专题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有50%有过被校内外不法分子敲诈、勒索、抢劫、搜身、欺侮以及其他滋扰的经历。当这些学生遇到侵害时,感到气愤,但却惊慌失措,紧张害怕,往往自认倒霉,很少报案或告诉家长、老师。假如你遇到类似情况,应该()。
A.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B.力求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C.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学龄前儿童以及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者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带领。A.监护人 B.监护人委托的人 C.幼儿园老师 D.精神病医院医生 E.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
34、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行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但某学生上课捣乱、致同学都无法上课,老师应当采取()。A.批评教育 B.停课写检查
C.罚站 D.与家长取得沟通,共同教育
35、课间活动的时候,哪些行为是危险的?()A.小明和朋友在座位旁边打闹 B.小红和朋友在楼梯追跑 C.小强从楼梯扶手上滑下来 D.小华和朋友在操场上跳绳
36、小红很喜欢上网,也通过网络认识了很多的新朋友,可是小红的下列做法中,哪些是不对的呢?()A.把自己家的详细地址告诉网友
B.自己一个人出去见网友
C.告诉网友爸妈的具体工作单位和电话 D.爸妈不在家的时候约网友来家里玩
37、下列哪些行为被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禁止?()A.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B.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C.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D.旷课
38、父母对孩子的下列行为,哪些是违法的?()A.伟伟的爸爸常喝醉酒打骂伟伟
B.乐乐因为玩耍和同学打架,妈妈批评乐乐
C.妈妈因为元元是女孩子,就不让元元读书,而让弟弟读书 D.佳佳的爸爸沉迷赌博,佳佳常常一连几天吃不上饭,多亏了居委会好心的张奶奶照顾她
39、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下列哪项罪行应当负刑事责任?()A.盗窃 B.放火 C.爆炸 D.抢劫
40、当你发现某书店向未成年人出售淫秽色情书刊时,你可以向哪些机关或部门报告?()
A、公安机关 B、教育行政部门 C、人民法院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三、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41、警匪报警电话是();火警电话是();医疗急救电话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
42、教唆不满()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43、宪法规定(机关)、(机关)有权依法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
44、我国刑法规定年满()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5、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由()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
46、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方针。
47、除条件不具备地区外,凡年满()周岁儿童,应当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48、小红的爸爸因病死亡,留下90万元的家产,继承人有小红和小红的妈妈、爷爷三人,按继承法规定,小红至少应得()万元遗产。
49、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能力人。50、车辆和行人遇有灯光信号、交通标志与交通警察的指挥不一致时,应服从()。
四、判断题(请在正确答案后边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51、只有在我国居住的,年满18周岁的居民才是我国公民。()
52、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52、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
54、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没有重新犯罪和漏罪情形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
5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也应当处罚。()
56、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公安机关传唤后讯问查证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8小时,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57、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
58、吸食、注射毒品是属于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
59、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
60、全日制学校、除寒假、暑假和星期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61、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因父母离婚而消除。()62、离婚后,如孩子被判归一方,另一方就可不用抚养和教育孩子,但需按时付给生活费用。()
63、醉酒的人犯罪,可比照精神病人犯罪而从轻或减轻处罚。()
64、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
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65、未成年人可以进入营业性歌舞厅、酒吧。()66、14岁的甲同学和乙同学一块放学回家,乙同学说“一会儿我抢一个孩子的钱,你和我一块去,不用你抢。”甲同学想:“去了我不动手,就不会犯罪。”()
67、大家都认为初三的甲某比较厉害。有一天,甲某向初一的乙某借钱,乙某因惧怕甲某,被迫将每天吃早点的钱和其他零钱,共1000余元交给了甲某。甲某借钱后从来不还。事发后,甲某说:“是乙某主动给的。”甲某的说法对否?()68、未成年人在公共场所交谈时,千万不要将自己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一些具体情况大声说出来,更不要轻易把家里的电话号码告诉陌生人。()
69、只有14岁的人,以大欺小抢劫同学仅十几元,肯定不会构成犯罪,被抢劫的同学告发也没用吗?()70、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小明就被父母留在家庭工厂里做帮手,不让他继续上学,其父母这样做对吗?()
五、简答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7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列有9种未成年人不良行为,请你列举其中的6种?
72、未成年人应当如何学会自我保护?
“中国梦·劳动美”全市职工法律知识竞赛初赛试题主办单位:天津市总工会一.单选题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法律知识竞赛试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法律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选题 1.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年。A、1949年B、1954年C、1950年D、1982年2.()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刑法B、宪法3.中......
1.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B)。A.有效B.无效C.部分有效D.在撤销死亡宣告后有效2.公民参与合伙关系,(B )出资。A.可以用劳务B.必须用资金C.必须用实物D......
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姓名 班级 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2、、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