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概念及常见心理问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概念及常见心理问题 误区 —— 忽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判断并说明理由:小学生不懂事就不会有心理问题 ⏹事实上心理问题近年来有明显低龄化的趋向。
⏹据我国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表明,目前,近 30%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 20%的小学生有抑郁症状,其中 4%的小学生被诊断为临床重症抑郁。重症抑郁 最大的潜在危险是自杀行为, 这便是现在青少年自杀事件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 这些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视频赏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概念 与常见心理问题 主要内容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
二、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因素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五、小学生心理咨询
六、案例分析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二心理健康的概念(三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 病和虚弱的状态。
—— 1948年提出的新健康观, 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 健康的基本内涵: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身体的健康发育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而心理的健康发展又是身体健康发育的 必要条件。
⏹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益于身体健康,消极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使人容易患生理疾 病。同样生理的异常状态也会导致心理的变化。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心理健康的状态: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
2、维护 心理的健康状态:有目的、有意识、自觉地、有针对性地维护和促进心 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正常的智力 ⏹2.稳定的情绪 ⏹3.适度的反应 ⏹4.和谐的人际关系
⏹5.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的特征 ⏹6.能够适应学习生活 ⏹1.正常的智力
智力发育正常与否是衡量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正常的智力是小学生 学习、生活和成长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如果一个小学生的智力明显低于同龄人的水平,则属于智力发育不正常,一般认 为智商在 90— 110之间为中等, 在 110— 120之间为偏上, 在 120— 130之间为聪明, 在 130以上者为天才。相反,当智商在 80— 90之间为偏下,在 80以下为弱智。通 常我们会把智商在 90以上者都看成是正常。
⏹2.稳定的情绪
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 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
合理的情绪变化是指, 当有了喜事时感到愉快, 遇到不幸的事时产生悲哀的情绪。此外,还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 3.适度的反应
人的行为反应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反应敏捷,有的反应迟缓。但是,这种差异有 一定的限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不正常了。反应敏捷并非反应过敏,反应迟缓不等 于无反应。对事物的反应强度应视事物的作用的大小而定。
反应异常敏感或异常迟钝都属不健康的表现。对外界事物毫无反应,这是患了严 重的心理疾病;对重大刺激无动于衷,反应微弱也是不正常的现象;而对任何事物 都反应强烈,一点小事就大惊小怪,心惊肉跳,稍有意外就惶惶不可终日,偶遇挫 折就无法忍受等,都是心理反应不良的表现。
⏹4.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备健康心理的小学生,善于理解、尊重、信任和帮助他人,以真诚、谦让的 态度发展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相反,远离亲友、集体,独来独 往,可能意味着开始出现人际关系的失调。与集体总是格格不入,没有友伴,很少 与人往来,是人际关系不良的表现。
⏹5.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的特征
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应具有与自己年 龄特征相符的心理和行为。
如果心理和行为经常偏离自己所属的年龄特征,如老气横秋、老态龙钟或天真撒 娇,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都是不正常的。
⏹6.能够适应学习生活
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喜欢上学, 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感到轻松;对学习内容往往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较高。
二、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因素
(一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因素(共同
1、自身因素
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生理疾病
2、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
⏹学校教育: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人际关发展、卫生保健、师生关系、教师个人 品质、课堂气氛
⏹社会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条件 ⏹自然环境:环境污染(铅、二氧化碳、苯等(二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其他因素(特殊
⏹(1 物质逐渐丰裕 ——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学生比较容易满足,考试取得一 个好成绩,只要有一粒糖的奖励也会欣喜若狂,比较重视老师和家长的表扬。现在 物质丰裕, 还有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 家长过于宠爱孩子, 对物质的要求有求必应, 以至于有的小学生对表扬、鼓励无所谓,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
⏹(2独身子女 —— 父母的溺爱,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过分宠爱,使他们养 成了娇生惯养、自私任性的性格,且依赖思想特别严重。
⏹(3教育责任的转移 —— 教育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小学生的父母忙于生 意或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祖辈疼爱第三代,比较注 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乏心理上、情感上的交流,同时由于照顾太多,他们的能力 得不到发展,甚至出现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
⏹(4身心发育时期 —— 对任何新事物感到新奇,电视游戏的惊险刺激,他们都想 去尝试模仿,但他们又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脑海里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只是 随着自己的意愿行事,遇到顺心的事就开怀大笑、遭受一丁点的挫折就萎靡不振, 甚至还与家长闹矛盾。
⏹(5 家长缺乏正确的引导 —— 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那他们在心理上往往 容易产生盲目的自满、自卑、厌烦等反常现象;在行为举止上出现暴躁、偏激、易 怒等情绪变化;在知识学习上往往出现时好时坏的现象;与同学的交往上也存在着 难以相处的局面。
⏹(6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 家长对于分数的敏感甚于孩子, 孩子考试得了 90分回家得不到表扬,还认为成绩不理想,家长却问为什么不是 100分,对成绩不及
格者,动口则骂,动手就打。因此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父母对孩子期望 过高,家庭管教过严,以至于一出家门仿佛小鸟飞向天空,到了学校就任性放纵。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小学生存在下面这些心理行为问题:(1强迫现象占 31.22%(2偏执占 24.8%(3敌对占 23.1%(4人际关系问题占 31.4%(5抑郁占 32.6%(6焦虑占 28.6%(7学习压力问题占 36.7%(8适应占 34.6%(9情绪波动占 35%(10心理不平衡性占 35% 中度以上心理问题依次是人际关系、情绪状态、自我控制、动机、自我概念和对自 己学习能力的评价。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1、学习方面问题
⏹厌学、弃学、逃学行为;视学习为最大的痛苦, 抄袭他人的作业, 对考试产生焦虑、恐惧。
2、人际关系方面问题
⏹不能和父母、教师形成亲密关系,不服从父母、教师的管教,与同学关系紧张,鲁 莽好斗或者过分胆怯、退缩,缺乏知心朋友,独来独往。
3、情绪方面问题
⏹抑郁、冷漠、缄默、易于幻想或者情绪波动较大,容易被激怒,神经质式的敏感、多虑、多疑、害怕、烦躁不安,过分依赖父母等。
4、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
⏹打人、骂人、破坏公共财物、说谎、偷窃、过分任性、离家出走等。(三小学生心理行为障碍
心理行为障碍:指由不良因素引起的各种心 理异常现象,包括 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 碍、人格障碍、行为异常及各种精神疾病 等。其 本质是由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大脑功能紊乱,心 理活动异常,以致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贻害公众、家庭和自身。(1小学生情绪障碍
1、焦虑症: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情绪碍,不良的环境和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 致焦虑的重要原因。
2、抑郁症:某些遗传素质不良、经历坎坷的小学生易发生本病。一般女生多于男 生。
患抑郁症的小学生很少主动诉说抑郁情绪。
3、恐怖症:小学生易患学校恐怖症,常发生在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听话的乖孩子 身上。拒绝上学的原因常常与某些情绪障碍有关,如与亲人分离,意外惊吓;教师
态度粗暴,怕考试成绩不理想等。小学生行为障碍(1 1.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 主要症状为:活动过度,注意力差;情绪不稳定,易 激动、冲动、任性;同时伴有学习困难,但一般智力在正常范围。
多动症应与小学生固有的顽皮、好奇、活泼好动等天性相区别。
2.抽动症又称习惯性痉挛 发病年龄 5~12岁,男孩多见。主要表现颜面小肌群不 随意的抽搐或跳动,并常有快速、突然、频繁、无目的抽动。多为眨眼、皱眉、皱 额、点头、摇头、努嘴、伸脖、耸肩、吞咽等单调、重复、不能控制的动作。紧张 时抽动加剧。患者也可表现为躯干、四肢肌肉的抽动,出现扭腰、转体、投手掷足 等动作。
运动的特点为不自主、反复出现。小学生精神障碍(11、小学生精神分裂症
患者表现为言语减少,无故紧张恐惧,孤僻退缩,动作奇特;注意涣散,学习 成绩下降,不遵守纪律,无目的游荡;情感缺乏,与亲人疏远,对周围事物漠不关 心,无原因的情感波动;言语单调、重复,联想散漫,常沉湎于幻想之中;幻听、幻视较多见,常带有恐怖幻想性,行为冲动,可出现模仿语言或刻板动作。
2、小学生躁狂抑郁症
躁狂状态的基本症状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自我感觉 良好,但自制力弱,多言多动,睡眠少。抑郁状态时情感低落,苦闷绝望。严重时 产生妄想,企图自杀。情感抑郁时晨起最重,到傍晚减轻。患者思维缓慢,言语动 作减少,失眠,早醒,食欲减退。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2、培养挫折的承受能力
3、培养情绪调控能力
4、悦纳自我5、学会人际交往
6、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7、开展心理咨询
8、寻求心理治疗 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1、在制订学习目标的时候, 一定要让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而不要搞一言 堂,全由教师或者家长说了算。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往往有过高估计自己孩子学习 能力的倾向。
2、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 教师和家长扮演的不只是高高在上的监督者角色, 更多的应该是支持者的角色。
培养挫折的承受能力
1、要摒弃遇到挫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的错 误思想。
2、能够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培养情绪调控能力 一些简单易行的情绪调控方法和策略 :
对于那些情绪容易冲动的同学,可以让他请一个稳重的同学在自己情绪冲动前提 醒自己; 在感觉到压力太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写日记、谈心的方法来舒缓压力;
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散散步。悦纳自我1、自身要具备自我反思评价的能力。与他人的比较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寻找以后努力的方向。
2、家长和教师要正确评价孩子。有的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唯成绩论,至于其他方面的长处、优点则被完全忽 略。学会人际交往
1、认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彼此的权利和责任,平等对待对方,像尊重自己 一样尊重他人。
2、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够与同伴合作、与教师和家长沟通和交换意见。不 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还要关心他人的需要,懂得体谅他人。
3、要有正确的沟通技巧和有效的交往态度,能够宽以待人,真诚地赞美他 人,也能够接受善意的批评。
4、要让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完整。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1、制订具体细致的行为规范。
2、在行为规范执行的过程中,教师要有 耐心,要做到公正。
3、要树立榜样。
五、对心理咨询的理解
1、心理咨询工作不是一般的助人行为。
2、心理咨询强调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3、心理咨询解决的是咨询对象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帮助他们处理生 活中的具体问题,也不是治疗精神类病症。
4、咨询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小学生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人员根据前来求助的小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原理,通过 与小学生谈话、讨论等形式,在与小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理解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 基础上,帮助其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根源,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提高小 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发展与成长。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三、综合分析与诊断(目前需要解决的主
一、基本情况
王
四、进行晤谈引导
五、咨询效果评价)案例一
满,男,8 岁,小学二年级学生。该生学习成绩差,性情怪异,很难与同学相处。、卫生习惯差,手脸总是有污秽;、人际关系恶劣,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无缘无故的,就 打同学一巴掌或踢同学一脚,要不就咬人。、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
二、原因分析 该生从小跟爷爷在老家生活,很少见到父母,对父母缺少依恋。爷爷对他言听计 从,千方百计满足他,渐渐形成横蛮任性的性格。(小时候生活环境的影响)、后来父亲怕他吃亏,叫他回击欺负他的人,渐渐地,他由一个受他人欺负的人 转为一个欺负他人的人,由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大“天王”,令老师极其头疼。(父亲错 误的引导方式)
由于该生自小过于宠爱、放纵,家长怕他吃亏,使他在家庭、在同伴中慢慢变得像 个“小皇帝”。别人说他不得,碰他不得,而他却目中无人,动不动就打人。该生以 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并没有认识到来学校是来学知识、学文化的,更没想到来学校是要遵守纪律的。对待这类孩子,一下子的批评教育是不能解决问 题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来源于家庭的病症,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学生的健康人 格才能有效地培养。
三、综合分析与诊断
人际关系;
该儿童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攻击性行为;
学习适应性。1.攻击性行为 根据儿童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人的行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点,之所以选
本案中的“攻击性行为择某种行为,主要是这种行为能给当 事人带来某种利益。
”的最初形式是“被打”,而他打小朋友是角色的转换,但当 他打了小朋友后没有任何的“惩罚”出现,就再一次证明了这种行为是可行的。“强 者打人”与“弱者挨打”的体验在认知上让他强化了这种打人的行为,让他在认知上 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观念中形成了这样的推理:“弱者”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强者”可以通过自己的 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而且,在“我是强者”的强烈暗示下,往往会对外界发出警
示,以表明自己的强者姿态。
当行为不断反复后,将会变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人格特征之一,就现状及 年龄阶段,还谈不上“攻击性人格”,只能说有攻击性倾向,也正因此,及时的干预 是可以矫正的,否则随年龄的增长,行为复现率的提高,会使改变难度增大,演变 为人格特征。2.人际交往问题:
该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与他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攻击性行为可能使他本人少 受了“欺负”,但却引起了同学的“注意”,这些行为也就形成了他在别人眼中的“不良 形象”:动不得、说不得、脾气大、爱打人、即使有些行为是暗示“我想跟你们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认同和接受的。3.学习适应性
现该生学习没有多大的进步,这
是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这除了影响行为 与人际协调外,还有对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影响。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如何调整好情绪,给予学习相应的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在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建议与 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进行晤谈引导、询问基本情况。、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在校表现,表明想教育好其、与孩子儿子的心意。、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 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三可以顺势引导家长如何做更好,做好共 同教育工作。、让孩子找出班中、指出继最受欢迎的学生,让他明白如何与同学相处,做个受同学欢迎 的人。续努力的方向:继续自我监督与控制。
五、咨询效果评价、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攻击性行为,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提高了学 习适应性水平。
3C认证概念及常见问题解答3C认证就是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简称。对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法律依据、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范围、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使用、强制性产品认证......
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是客观存在事物的真实反映。格式:1标题:要概括事件的主题。有时可加副标题。2导语:是新闻的开头,要提示主题,起到统帅全篇的作用。3主体:对导语作进一步......
悼词概念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求职信概念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美丽乡村建设概念:1、美丽乡村的提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提出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共建“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