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对外汉语教学法大纲新”。
第一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 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1)母语与外语(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3)目的语与媒介语
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1)基础理论
(2)应用理论
(3)应用研究
(4)教育实践
(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3、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4)交际能力
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
(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
(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3)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
(4)学科地位的确立
(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
朱德熙
二、教学模式
1、教学法
2、教学模式
3、语法翻译法
4、阅读法
5、听说法
邓懿
王还杜荣
6、全身反应法
7、团体学习法
8、暗示法
9、自然法
10、交际法
11、任务式教学
12、侵入式教学
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2、课程设计
3、教学大纲
4、结构大纲
5、功能大纲
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 1 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
(1)《老乞大》
(2)《语言自迩集》
(3)《汉语教科书》
(4)《基础汉语课本》
(5)《实用汉语课本》
(6)《中文听说读写》
(7)《新实用汉语课本》 2 教材的分类
(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
(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
(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 3 教材选用的原则 4 语言测试的种类 5 语言测试的效度 6 语言测试的信度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 8 教学评估
第二部分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 1.习得与学习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 3.语言习得机制 4.中介语 5.普遍语法 6.母语迁移 7.化石化
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 9.个体差异 10 认知风格
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1.对比分析(1).对比分析
(2).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3).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 2.偏误分析
(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4)偏误的五个来源(5)偏误分析的贡献(6)偏误分析的局限(7)汉语偏误分析研究 3
克拉申语言习得假说(1)习得与学习假说(2)自然习得顺序假说(3)输入假说(4)监控假说(5)情感过滤假说
4.文化适应理论
三、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
1.关键期假说
2.语言学能
3.工具型动机与融合型动机语言习得态度
5.学习者焦虑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
9.记忆策略 10 社会策略 11 情感策略 12 场独立与场依存 13.语言自我 14 歧义容忍度
第三部分 中国文化
一、中国文化概说 1.中国文化特点(1)农耕型文化(2)伦理型文化(3)三纲、五常(4)宗法制(5)内圣外王 2.中国文化的优势
(1)阴阳五行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中国人“天”的概念(3)“天人合一”的含义(4)中和、中庸(5)修身克己
二、中国的学术思想
1.“诸子百家”的含义
2.儒家
(1)孔子
1)孔子的思想的核心
2)孔子的政治思想
3)孔子的教育思想
(2)孟子
1)孟子思想的核心
2)孟子的“仁学”理论
3)孟子的政治思想
(3)荀子
1)荀子的“人性观”
2)荀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不同
3)荀子的唯物主义观
(4)两汉经学
1)古文经、今文经
2)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
3)“六经”的内容
4)郑学、王学
5)“太学”的设立
(5)宋明理学
1)“理学”的含义
2)影响理学形成的因素
3)横渠先生
4)关学、濂学
5)二程
6)理学四大家
7)朱熹的理学精髓
8)闽学
9)理学发展的两大高潮时期
10)知行合一(6)清朝朴学
1)“朴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清代朴学的代表人物
3)《日知录》
4)清代早期和晚期朴学研究的差异 3.道家
(1)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不同
(2)道家的代表人物
(3)老庄思想的现代意义
(4)老子
1)老子的“道”
2)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3)老子的策略思想
(5)庄子
1)庄子的代表作
2)庄子思想的核心
3)庄子认为内心修养的途径 4.墨家
(1)墨家的代表人物
(2)战国时代的“显学”
(3)墨子的代表作品
(4)墨子的思想
(5)墨家在逻辑和科技上的贡献 5.法家
(1)法家的代表人物
(2)法家三派
(3)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三、民众的信仰世界
1.民间三大崇拜
(1)出现天地、祖先、军师崇拜的原因
(2)天地山川崇拜
1)封禅
2)史书记载中第一个封禅的皇帝
3)五岳
(3)祖先崇拜
太庙、宗祠
(4)君师圣贤崇拜
1)文圣、武圣
2)封建帝王祭孔
2.佛教
(1)佛教的创立(2)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
(3)佛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及原因(4)唐代佛教的发展(5)佛教的基本信仰(6)佛教主要教派(7)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佛教四大名山、佛教石窟艺术(9)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道教
(1)道教产生的时间
(2)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
(3)道教的基本信仰
(4)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及重要人物
(5)道教宗派
(6)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影响
(7)重要道观
四、中国古典文学
1.诗词作品及诗人
(1)《诗经》(2)《楚辞》(3)乐府诗(4)建安七子(5)宋词派别
2.散文及其作者
(1)先秦散文(2)西汉散文代表作(3)骈体文代表作(4)古文运动(5)三苏
3.辞赋及其作者
(1)先秦辞赋(2)散体大赋代表作(3)宋代辞赋代表作
4.戏剧及戏剧家
(1)元曲四大家(2)元杂剧代表作(3)明传奇代表作(4)南洪北孔
5.小说及小说家
(1)刘朝小说代表作
(2)四大奇书
(3)清小说代表作
五、中国风俗习惯
1.茶酒与烹调
(1)中国饮茶史
(2)《茶经》
(3)八大菜系
2.衣冠服饰
(1)中国古代服饰的最大特点
(2)中国服饰史上的革新
3.民族祥瑞动物
中华民族祥瑞动物及其象征意义花草树木
(1)花木对中国人的象征意义
(2)花中四君子
(3)岁寒三友 5.崇尚和禁忌
(1)十二生肖
(2)中国人的数字迷信
(3)中国人的方向与颜色迷信
(4)中国人的避讳之俗
六、中国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七、中外文化交流
1.丝绸之路
(1)路上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
2.佛教东传和西行求法
(1)佛教东传
(2)西行求法
3.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
4.郑和下西洋
5.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
(1)《马可 波罗游记》
(2)利玛窦
(3)西方传教士的贡献
第四部分
跨文化交际理论
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 1.“文化”的含义 2.文化的分类 3.文化的特性 4.稳性文化的基本内容 5.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6.人类交际的主要手段 7.组成交际行为的八个重要因素 8.影响交际的因素 9.“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10.对外汉语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必要性
二、文化定势
1.“文化定势“的含义及特点 2.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 3.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
三、世界观、民族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中心主义 1.中国人与欧美人世界观的差异 2.中国人民族性格 3.“价值“的含义及特点 4.Hofstede衡量价值观的尺度 5.中国人与欧美人价值观的差异 6.“思维方式“的含义 7.西方国家典型的思维方式分类 8.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字的相互关系 9.中国人与欧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10.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四、汉语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 1.汉语独特的语构文化的主要体现 2.不同语言中词汇意义的对应关系分类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强调的基本语用文化
五、非语言符号与跨文化交际
1.非语言交际手段在交际中的功能
2.人体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3.中国人与欧美人世间观的差异
六、文化休克、跨文化交际能力
1.“文化休克“的含义及表现
2.文化休克的四个发展、阶段
3.避免或解决文化休克的方法
4.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
第五部分 语音及语音教学
一、语音常识 1.语音的性质
(1)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四要素)1)音高 2)音强 3)音长 4)音色
(2)语音的生理性质 1)发音器官 2)发音部位 3)发音方法(3)语音的社会性质
1)同样的概念、意义在不同语言、方言中的语音形式
不同
2)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方言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2.音节和音素(1)音节(2)音素 3.元音和辅音(1)元音和辅音(2)元音和辅音的差异
(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元音和辅音 4.声母、韵母和声调
(1)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2)声母(3)韵母(4)声调(5)零声母
5.辅音、元音和声母、韵母的关系(1)声母和辅音的关系(2)韵母和元音的关系 6.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
(1)普通话韵母按构成成分分类(2)单韵母(3)复韵母(4)鼻韵母
(5)韵头(介音)、韵腹和韵尾 7.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和现代汉语的“韵”(1)韵和押韵(2)韵母和韵的差异 8.汉语语音的特点
(1)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种,是词根孤立型的语言
1)语音的谱系分类:汉藏语系 2)语音的结构分类:孤立语(2)没有复辅音(3)元音占优势(4)有声调 9.音位(1)音位
(2)音位归并的原则(3)音位和音位变体
(4)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位描写
二、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 1.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1)语音是语言的载体,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2)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开端。2.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
(1)短期集中教学与长期严格要求相结合(2)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3)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和难点(4)声韵调结合教学,循序渐进(5)听说结合,先听后说
(6)以模仿和练习为主,语音知识讲解为辅(7)机械性练习与有意义的练习相结合三、汉语拼音方案
1.记录汉语语音的符号系统(1)直音法(2)反切法(3)注音字母(4)国语罗马字(5)汉语拼音方案(6)国际音标 2.《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1)字母表(2)声母表(3)韵母表
1)韵母表 2)韵母表的说明(4)声调符号(5)隔音符号 3.《汉语拼音方案》的教学(1)声调符号的位置(2)大写、小写和连写、分写(3)汉语拼音正词法
四、汉语声母教学法
1.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1)发音部位
1)双唇音 2)唇齿音
3)舌尖前音(平舌音)4)舌尖中音
5)舌尖后音(卷舌音、翘舌音)6)舌面音
7)舌根音(舌面后音)(2)发音方法
1)阻碍的方式: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2)声带是否颤动:清音、浊音 3)气流的强弱:送气音、不送气音
2.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描述(1)声母发音描述(2)声母发音总表 3.声母发音重点
(1)不送气声母和送其声母(2)清声母和浊声母
(3)舌尖前音z c s ,舌尖后音zh ch sh r,舌面音 j q x(4)舌尖后浊擦音 r(5)唇齿音 f
4.声母教学方法
(1)(2)(3)(4)(5)吹纸法 咬指法 带音法 手势法 对比法
五、汉语韵母教学法 1.舌面单元音韵母(1)高元音和低元音(2)前元音和后元音(3)圆唇元音和展唇元音(4)舌面单元音的描述 2.特殊元音韵母(1)舌尖元音(2)卷舌元音
3.普通话韵母的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1)复元音(2)二合元音(3)三合元音
4.前响、后响和中响复元音韵母(1)复合元音的响度(2)前响复元音韵母(3)后响复元音韵母(4)中响复元音韵母 5.鼻韵母
(1)鼻音尾韵母(2)前鼻音韵母(3)后鼻音韵母
6.普通话韵母发音重点及其教学方法(1)
i 和 ü(2)o和 e(3)发音不同的三个 i(4)鼻音韵尾 n(5)ou 和 uo(6)ui、iu 和 un(7)u 和 ü(8)ao 和 iao(9)ong 和 iong(10)e、ei、ie 和 en、eng(11)a、an、ian 和 ang
六、汉语声调教学法 1.普通话声调的表示法(1)普通话的声调
(2)普通话声调的表示方法:调类、调号、调值、调型(3)五度标调法 2.普通话的声调(1)阴平(2)阳平(3)上声(4)去声 3.普通话声调教学方法(1)唱四声(2)一声(3)二声(4)三声(5)四声 4.普通话的变调(1)上声的变调
1)上声+上声 2)上声+非上声
3)上声+轻声(2)去声的变调
(3)“一”、“不”的变调
1)“一”的变调
2)“不”的变调
七、汉语普通话声韵调综合教学方法 1.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
(1)声母的本音和呼读音
(2)韵母的四呼
1)开口呼 2)齐齿呼 3)合口呼 4)撮口呼
(3)拼音的方法
1)两拼法
2)三拼法
3)声介合拼法
4)直呼法
2.轻声
(1)轻声(2)轻声音节调值(3)轻声的作用(4)何时读轻声
3.儿化
(1)儿化(2)儿化的发音
1)音节末尾是 a、o、e、ê、2)音节韵尾是 i、n
3)音节韵母是 i、ü
4)音节韵母是舌尖元音时
5)音节韵尾是 ng
时
u(3)儿化的作用
1)辨别词义
2)区别词性
3)表示小、可爱、喜欢、亲切或轻蔑、鄙视等多种感情色彩(4)儿化的运用
4.普通话语音教学方法与技巧
(1)模仿练习(2)四声唱练(3)声韵指辩(4)填空练习(5)读卡听写(6)辨音填空(7)拼音擂台(8)绕口令
八、针对不同国别留学生的汉语普通话语音教学
1、对日本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
(1)日语语音特点
(2)日本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
1)汉语声母难点
2)汉语韵母难点
3)汉语声调难点
(3)对日本学生汉语语音的教学方法
2、对韩国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
(1)韩语语音特点
(2)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
1)汉语声母难点
2)汉语韵母难点
3)汉语声调难点
(3)对韩国学生汉语语音的教学方法
3、对欧美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以英语为例)
(1)英语语音特点(2)英美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
1)汉语声母难点
2)汉语韵母难点
3)汉语声调难点
(3)对欧美学生汉语语音的教学方法
4、对东南亚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以泰语为例)
(1)泰语语音特点
(2)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
1)汉语声母难点
2)汉语韵母难点
3)汉语声调难点
(3)对东南亚学生汉语语音的教学方法
第六部分
词汇及词汇教学
一、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能力
1.对外汉语教学以词汇教学为基础
(1)词汇教学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始终
(2)词汇教学集多种形式的教学于一体
1)词汇是语音、语义和语法的体裁
2)词汇是文化和语法的载体
(3)词汇教学不是护士虚词教学 2.词汇教学的基本
(1)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
(2)教师在词汇教学中的基本能力
二、汉语词汇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
1.词汇教学的课堂操练环节
(1)旧词语的复习巩固
1)问答交流
2)听写词句
3)造句复述
(2)新词语的学习操练
1)听写检查
2)领读纠音
3)朗读纠错I
4)词语释义
5)搭配扩展
(3)新词语的总结归纳
1)重点难点词语
2)句法相关词语 2.词汇教学中的词语释义
(1)词汇教学中的“量”与“度”
(2)词汇释义中的“繁”与“简” 3.词汇教学中的搭配扩展
(1)词语搭配教学
(2)词语扩展教学
1)词语的横向扩展教学
语素扩展
同义扩展
反义扩展
综合扩展
2)词语的纵向扩展教学
4.词汇教学中的语用对比
(1)词汇的概念义与语境义的对比教学
1)词语的语用色彩对比
2)词语的语义轻重对比
3)词语的适用范围对比
4)词语的适用对象对比
(2)词语在具体语言应用中的对比教学
1)近义词句的语用对比
2)词句的语义指向对比
5.词汇教学中的偏误分析
(1)词素换位
(2)同音替换
(3)形音义错位
(4)词语顺序颠倒
(5)动宾关系混乱
(6)近义词语混淆
第七部分
语法及语法教学
一、对外汉语教师与语法教学 1.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原则
(1)语法教学中的“精讲多练”原则
(2)语法教学中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原则
(3)语法教学中的对比教学原则 2.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
(1)单课语法点的导入与操练
(2)课堂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 3.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技巧(1)(2)(3)(4)(5)(6)(7)(8)(9)句型展示解释 句型对比分析 特殊辅助符号 综合对比教学 词语对比教学 关联对比教学 情景设置教学 启发想象教学 总结归纳教学
二、对外汉语句型与教学 1.汉语的蛀牙句型与教学(1)(2)(3)按句子结构分成的两种句型 按语法性质分成的四种句型 按功能意义分成的四种句型 2.汉语的语序与教学
(1)定语的语序及其教学
(2)状语的语序及其教学 3.汉语的结构助词与教学
(1)“的”与定语及其教学
(2)“地”与状语及其教学
(3)“得”与补语及其教学 4.汉语的动态助词与教学
(1)“了”的用法及其教学
(2)“着”的用法及其教学
(3)“过”的用法及其教学 5.汉语的语气助词与教学
(1)“吗”的用法及其教学
(2)“吧”的用法及其教学
(3)“呢”的用法及其教学 6.汉语的各种补语与教学(1)(2)(3)(4)(5)(6)(7)(8)(1)(2)(3)(4)结果补语及其教学 趋向补语及其教学 可能补语及其教学 程度补语及其教学 介宾补语及其教学 时量补语及其教学 动量补语及其教学 数量补语及其教学 “是”字句及其教学 “是…的”格式及其教学
“是…的”句与“是”字句的对比教学 “有”字句及其教学 7.汉语“是”字句、“有”字句与教学
8.汉语“把”字句、被动句与教学(1)“把”字句及其教学(2)被动句及其教学
(3)“把”字句与被动句的对比教学 9.汉语兼语句、连动句存现句与教学
(1)兼语句及其教学
(2)连动句及其教学
(3)兼语句与连动句的对比教学
(4)存现句及其教学 10.汉语各种比较句与教学(1)(2)(3)(4)“比”字句及其教学 “有”字句及其教学 “跟….一样”及其教学
“一天/年/个/次…比一天/年/个/次…”及其教学
11.汉语反问句、疑问代词活用与教学
(1)反问句及其教学
(2)疑问代词活用及其教学 12.汉语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与教学(1)(2)(3)(4)(5)(6)“V/A+起来”的教学 “V/A+下来”的教学 “V/A+下去”的教学 “V/A+出来”的教学 “V+过来/过去”的教学 “上来”的教学
三、对外汉语实词、虚词与教学 1.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与教学(1)(2)(3)名词的教学 动词的教学 形容词的教学
2.汉语各种代词及其短语与教学
(1)指示代词的教学
(2)人称代词的教学 3.汉语的数量词语与教学(1)(2)(3)(4)(5)(6)(7)(1)(2)(3)(4)(5)(6)(7)(1)(2)(3)(4)(5)(6)(7)(8)名量词的教学 动量词的教学 数量词语重叠的教学 省略数词“一”的用法与教学 数词“二”与“两”的区别与教学 汉语概数的表达与“多、几、来”及其教学 “数+量+多+名”与“数+多+量+名”的对比教学 指出时间的介词及其教学 指出处所的介词及其教学 指出对象的介词及其教学 指出依据的介词及其教学 指出原因目的的介词及其教学
“除/除了……(以外),都/还/也……”的教学 “在……中/上/下”的教学 程度副词的教学 时间副词的教学 范围副词的教学 重复副词的教学 否定副词的教学 估计副词的教学 语气副词的教学 其他副词的教学 4.汉语的介词与教学
5.汉语的副词与教学
6.汉语的特殊词语与教学(1)7.汉语的特殊词语与教学(2)8.汉语的固定格式与教学
四、对外汉语复句结构与教学 1.汉语中联合关系复句的教学(1)(2)并列复句的教学 选择复句的教学(3)(4)(1)(2)(3)(4)(5)(6)
承接复句的教学 递进复句的教学 因果复句的教学 假设复句的教学 转折复句的教学 条件复句的教学 让步复句的教学 目的复句的教学 2.汉语中偏正关系复句的教学
3.汉语中紧缩句的教学
第八部分 汉字及汉字教学
一、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 1.汉字教学的重要性
(1)汉字是用来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2)汉字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习者获得认读和书写汉字的技能(3)汉字被认为是汉语学习最大的难点
(4)长期对汉字教学重视不够,汉字教学法的研究比较薄弱,处于滞
后状态
2.汉字教学的基本原则
(1)
语和文先分后合(2)
强化汉字教学
(3)
把握汉字的构成规律和基本理论,利用汉字的表意和表音功能识记汉字
(4)
按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从笔画、笔顺、部件、间架结构四个方面进行汉字教学
(5)
重视对比,加强复习,通过书写识记汉字,对形近字和同音字进行结构和字义的比较
二、汉字的相关知识 1.汉字的性质、历史和现状 2.汉字的特点 3.汉字书体的演变
(1)隶变、楷变、简化
(2)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3)“六书说” 4.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1)语言与文字(2)汉字与汉语(3)汉字如何记录汉语 5.汉字规范化与繁简体
(1)新中国(1949)以前的汉字改革(2)新中国的汉字简化与整理(3)汉字规范化的内容
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4)汉字的繁简体
三、汉字教学的内容与策略 1.教学内容 2.教学策略
(1)字形策略
1)衍生字群,即把有一定字形关联的字群系列放在一起教学
2)形近字对比策略
笔画增减
笔画变化
位置变化
部件改变
3)同形规律字
4)部件组合策略
5)偏旁部首提示音义策略(2)义符系联策略
部首识字策略(3)字义系联策略
1)字义系联策略指的是吧意义上有关联的字放在一起教
2)同义系联
3)反义系联
4)同类联想系联(4)音符系联策略(5)会意字分析策略(6)汉字标音策略(7)识字顺序策略
四、汉字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1.汉字识字卡片
2.汉字以旧带新
(1)用旧笔画引出汉字
(2)用旧部件引出汉字
(3)用旧结构引出汉字
(4)用旧字音引出汉字
(5)用旧字义引出汉字
3.汉字形音义联系
4.部件拆分与组装
(1)汉字部件拆分
(2)汉字部件识字
(3)通过部件组装
(4)汉字部件拼字卡
(5)填部件字
5.同旁汉字聚合6.汉字同音字练习
7.汉字多音字辨析
8.汉字形近字辨析
9.推测汉字音义 10.按形声字结构归类 11.正字训练 12.汉字游戏 13.汉字字源及其相关文化知识
五、外国人学习汉字的特殊性
1.非汉字圈学习者学习汉字的障碍
2.汉字圈学习者学习汉字的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he Principl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课程编码:0944612 学分:2 参考学时:32 试验学时: 上机学时: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本大纲为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大纲。大纲规定了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对象、教学时间、教学目的、教学原 则、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编码】3B010258【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分数】2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学时数】34 【编写日期】2012-06-26一、教学目标《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主要......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1.1读:掌握汉语的基本阅读技能,会细读、略读、浏览读、检索读,掌握快速阅读技巧。能够达到两个层面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A、普通阅读:能阅读生词不......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课程代码:01225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