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形式主义_论形式主义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7:58: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谈形式主义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形式主义”。

谈中国形式主义

我今天所说的是和中国的政治有关的形式主义。什么是形式主义?百度百科上面有定义:政府官员或部门通过做一系列表面工夫,而这些工作仅仅为了得到上级赞许,从而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民间认为这种消耗人民财产的行为十分可恶,但表面上对这些工作内容则表示支持。类如,为了城市的形象,乞丐不允许出现在街头,当上级检查时,乞丐还要被遣送到其他的地方;甚至连桥底下都被种上“石钉”。这就是所谓的市容整洁?市容难道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关系?只是街道的繁华?房屋的高大?领导不是要表面形象,地方官员为何要做形式主义?城市要气派,难道就不允许茅屋出现?城市要气派,难道厕所也要豪华?不清楚形象搞了给谁看?领导?老外?还是本地人?领导看着好然后„„?本地人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想想看,在国人的日常工作、学习中,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占了多大比重?当下人们所开的会、讲的话、做的事、行的文、听的课、参加的活动,有多少带有形式主义色彩?特别是各级行政官员,有多少人能摆脱形式主义之网?文山会海、迎来送往、检查评比、总结汇报,成了许多行政官员的大部分工作,哪还有精力做服务型政府、人民公务员?许多身在官场(包括职场)者,对此都有切肤之痛且深恶痛绝,可又都深感身不由己、难以挣脱。形式主义之网,不仅束缚了人们的身手,也束缚了人们的观念;不仅扼杀了人的聪明才智、创新精神,而且培养了不少投机分子、寄生虫。官场、职场成“秀场”在许多地方已司空见惯,不少官员甚至习惯了作“秀”式的工作方式,挂横幅、奏鼓乐、登台面、上镜头、跟陪同,似乎已成许多人履行公务不可或缺的东西,以致人们很难弄清,如今的一些官员,究竟是公务员还是演员。

谈一下形式主义产生的原因,百度百科上的定义:一是名利思想。功利主义的私心是滋生形式主义温床。个别领导为了个人和单位出名,显示所谓“成绩”,热衷于搞一些声势大、规模大、影响大的“明星工程”;不考虑单位实际和能力,到处出国考察,每天大吃大喝,浪费国家大量财力、物力;有的眼睛长到头顶上,“只要领导满足,不怕群众骂娘”;有的抓工作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以牺牲单位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个人名利。二是懒惰作风。惰性引发飘浮思想,只管形式,红火,喜欢把功夫下在形式上,只管快,不管效果怎样。有的满足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只满足上级指示原本传达,该抓的问题没有及时抓,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由此看来,形式主义产生的原因多半是没有认清事实。首先就要说一下领导,好大喜功是标志特点,为了显示自己的功绩,向下属发放硬性指标,类如,要求本年度查处违法案件多少起,招商引资多少万,本月要处罚多少罚款,贷出多少金额贷款。财政收入,医保覆盖范围,人均XXX,公路里程„„不胜枚举,再说一下下属反而更喜欢这样,自己有了目标,不惜欺压百姓以便于轻松完成任务!上下团结,百姓受苦。没做实事,通过资源和土地换取GDP增长。懒惰是形式主义的莫大助力,不愿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上级定个目标,下级喊一下。谁也不愿意为百姓负责。

口口声声喊着不要搞形式主义,可是政府如何做得到?文件一级一级向下传达,任务越来越清晰,连一年后的工作都安排好了,如何避免得了形式主义?评选标准越来越固定,政绩考核就像考试一样,不完成一定的指标就不能过关,如何避免得了形式主义?

网易新闻,《陈庆:允许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立足实际》陈庆说:允许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把握节奏、稳扎稳打、稳中求进。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不急于求成,在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要保持清醒,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地推动改革进程,确保改革道路走得更坚实。

呵呵,说了等于没说,现在政府的文件就有这种作风。这是陈庆说的么?允许摸着石头过河,这话好模糊,允许的尺度是多大?哪些方面允许?允许谁?要稳,怎么一个稳法?怎么叫不稳?不搞形式主义,那些事是形式主义?上级要怎么做?下级要怎么做?不搞花架子,如何衡量花架子?是不是又要订一些硬性指标?后面的话更是形式一通。从他的谈话你根本不知道要怎么做。

政府的报告我绝对是看不下去的,文件一般可谓言简意赅。可惜繁杂冗长。可能为了科学严谨考虑吧。到了年终,上级就要看下级的总结报告,可恶非要有字数限制,以为字数等于认真,数字的精确等于严谨。于是恨不得把一句话写成十句,小数点精确到后面十位。而且上级不见得认真看,记者写道:“代写总结火爆”,据新华社电 随着年底的临近,各企事业单位员工都开始为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报告忙碌,但动辄几千上万字的年终总结却是不少员工的烦恼。一批网络“枪手”看中这个“商机”,只需一两千元就能代写一份上万字的年终总结报告。伴随日渐火爆的代写业务,隐私泄露、诚信危机等忧虑也随之而生。(12月18日北京晨报)为什么可以代写呢?就是写的内容看起来好像和工作有关其实放之四海皆准。形式主义要的就是表面,内涵全无。文字不在多少,在于真实,在于精炼,在于一针见血。

形式主义做表面工作,影响也是表面的么?显然不是,人民日报写道:“个人主义是其产生和发展的温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然而,一些党员干部党性原则淡化,宗旨观念淡薄,利己之心太重,把商品交换法则运用到领导活动中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权力、金钱、名誉和地位面前,一些人被名缰利锁弄昏了头脑,迷失了方向,干工作、办事情、想问题,不是以国家为重、大局为重,而是以一己私利为重,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热衷于搞“假、大、空”,搞所谓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为了迎合上级机关或某些领导的口味而盲目决策立项,强迫命令,劳民伤财;为了博取荣誉、职位,不惜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这些都是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的结果。”可见危害之深之重。形式主义反应的是个人主义。是从上到下一起腐朽的结果。对党和国家无益,对人民无益。应予坚决抵制。折腾人、折磨人,是形式主义的典型害人之处。如今,形式主义不仅损耗着我国大量的行政资源及财力、物力,使行政力量疲软、行政成本坚挺,还消耗着国家公务员及民众的大量精力,同时也消磨着人们的斗志,销蚀着人们的才智„„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式主义造就了这个让人苦笑的词语。然而,下面有了对策,上面就没有政策了么?很显然政策是有的。看一篇反对形式主义的文章,来自红岩论坛。见下文

一要强化理论学习,解决好领导干部的“三观”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各级领导干部正确处理好权力名利地位、端正工作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群众、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目前工作与长远发展关系的方法论基础。

二要端正用人标准,解决好“选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选什么样的人,既是一个用人标准问题,也是一个用人导向问题。简单来说,我们就是要用正确的标准和优良的作风,选拔作风优良的人,选拔不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人,选拔敢于开拓进取和为民请命的人。

三 要完善用人制度,解决好“怎样正确选人”的问题。制度建设在克服和铲除形式主义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好的制度能让形式主义无所凭借、无法依托。当前的关键是坚决贯彻并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它是新时期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是我们选拔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素质 高、作风好的人的制度保证。

四要健全决策机制,解决好领导干部正确决策的问题。目前形式主义在我国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某些地方和部门的工作决策机制不科学、不健全,领导决策失误导致的形式主义急剧增加,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是“不落腰包的腐败”。

五要加大惩处力度,解决好对搞形式主义者的处罚问题。形式主义在我国当前之所以四处盛行、恣意泛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搞形式主义的人惩处无据、处罚不力。这是一个很大缺陷,受不到严厉惩处的形式主义是反不彻底的。

五个方面可谓头头是道,一二三四五,别扯这些没用的,现在解决问题什么都可以把这几个带上,强化理论学习端正用人标准完善用人制度健全决策机制加大惩处力度。简直成了解决党内问题的万能良药。虽然这些说着容易做着难。但是答案也不能这么形式主义。没营养,让人看了等于没看。每一点看着都像直指关键,却都是无所不指。

对,就是这样,问题是形式,答案也是形势。这是多么悲哀。专家以为自己考虑周全,出现个问题就要连出五个绝招。殊不知没有一个切中要害,如何是好?以我的观点,消除形式主义:首先从领导做起!领导把自己的工作重心从证明自己转移到为民谋实上来。上级不看表面工作,下级也不做表面工作。人民网有文写道:有的领导功利思想比较严重,总想显示自己在的“威望”,有时刚开过会,就要求下级反馈落实情况;有时文件才下发,就要基层上报贯彻的成效。基层唯恐领导批评自己思想不敏感,学习不认真,贯彻不得力,于是只好“顺竿爬”,把想法当做法、把过程当结果报上去了。其次也是机制的问题:评核政绩的时候,是以什么为标准?会不会有些标准不科学?下达的任务尽多以目标为目的,过程要不要有指导?看看人民网下面的评论,我就不分析了:应该看到,我国的形式主义之所以比较严重,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官员选拔任用制度以及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有直接关系。官员缺乏严格的任期制约束、频繁调动,很容易助长其急功近利的思想;而不尽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挥棒,同样易使官员善于做表面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遏制形式主义,要进一步完善对政府官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以及管理制度。要严格官员的任期制度,对于通过人代会选举的官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任期不满有关部门不能随意调动。另外,还可以考虑制定一些相关配套政策,如提高待遇等,鼓励一些有作为、有志向的官员能够在一个地方连续任职,并建立起相应评价体系,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形式主义产生的风险。形式主义要竭力避免其发生,但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最后,还要讨论一下发生了形式主义的惩罚,如果形象工程导致了民众不满,或者造成了损失,要坚决严肃的处罚。即使没有什么大的损失,也浪费了财力物力,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也要惩戒一下以免再犯。关于处罚这一点,我也陷入了形式主义,只能寄托于专家早日想到解决的具体办法。

也谈形式主义

也谈谈形式主义李智灵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误党误国、害民害己。近来不少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故,矿难事故。无可......

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是指没有进行深入了解事实,只做表面性的功夫。例如:上级要到下级验查工作,下级为了应付上级的验查工作,在事前把所有的工作都是做得很好,当上级验查完毕,事前所做的工作又......

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1、做表面文章,不重实效,图虚名、务虚功,工作不抓落实;2、抓工作始终慢半拍,办事拖拖拉拉。3、理论学习浮于表面、理论与实践不能深入结合;4、工作学习粗枝大叶,潦草应付,不......

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中国社会形式主义:政府官员或部门通过做一系列表面工夫,而这些工作仅仅为了得到上级赞许,从而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民间认为这种消耗人民财产的行为十分可恶,但表面上对......

形式主义

以下列出了一些县直单位、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乡镇和村、社区等其他基层组织在政治不够坚强和“四风”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仅供谈话时参考。一、政治意识不强的......

下载谈形式主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形式主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