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围城》_围城读书报告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7:39: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读书报告《围城》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围城读书报告”。

《围城》读书报告

报告人:

书名:《围城》

著者:钱钟书

出版社: 一九九八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数:359页

内容概要:

小说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学无所成的留学生,为了向家里有个交代,而造了一张假文凭,之后回国。回国后,先由于战乱而举家流离,从家乡来到繁华的大都市上海,靠已故未婚妻岳丈做了一个小银行的小职员。之后,他喜欢上同船回来的苏文纨小姐的表妹唐晓芙,但又和苏小姐牵扯不清,最终没能和心爱的唐小姐在一起,苏小姐也和诗人曹元朗结婚了。同时,原岳母对他的态度也越来越差,方鸿渐心灰意冷之下,接受了一所新办大学的聘请,去往远在湖南乡下的三闾大学,同去的还有当初追求苏小姐的赵辛楣,以及未来三闾大学的训导长李梅亭,副教授顾尔谦和青年助教孙柔嘉。他们在一路上可谓历尽艰难险阻,同时这个小团体也产生了种种矛盾困扰和嬉戏调侃,沿途的所见所闻,更是为我们了解当时那个时代的情况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构成了小说所描绘的现实主义画面的十分精彩的一部分。只是令方鸿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先是有着政治背景的汪处厚抢走了李梅亭的系主任的位置,作为补偿,校长高松年用校资买了李梅亭带来的私货。之后,方鸿渐由教授降级为副教授,还不得不感谢高松年。安顿下来以后,方鸿渐才发现三闾大学这个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一个是非之地,里面更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甚至还有各种党派。一次,文学系主任汪处厚想介绍自己妹妹和刘东方的妹妹给赵辛楣和方鸿渐认识,不料两人却对此无意。赵辛楣却发现汪处厚太太与自己暗恋多年的苏文纨十分相似。之后赵辛楣与汪太太一起散步时被汪处厚和与暗中喜欢汪太太的高松年发现,汪高两人都怒不可遏,赵辛楣却并不承认,最后狼狈远走香港。而孙小姐也遇到了麻烦,同校的教师陆子潇正热烈地追求她,但孙小姐却喜欢方鸿渐,就借机告诉方鸿渐陆子潇写匿名信她爸爸,说他们已经在一起,方鸿渐一慌,就在陆子潇面前承认了,之后就与孙柔嘉订婚了。与此同时,方鸿渐对学校越来越厌恶,决定辞职。没想到,陆子潇从中作梗,以至于第二学期他根本就没有被聘用。随后两个人一同离开三闾大学,并在回上海之前去了香港,还结了婚。此时正在香港的赵辛楣希望能帮助方鸿渐,但孙柔嘉害怕赵辛楣说自己坏话,就阻止方鸿渐和赵辛楣的来往,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多。两人回到上海后,由于两个人的家庭差异太大,两人和对方家庭的关系都不太好。方鸿渐在一家报社找到一份工作,但薪水却只有孙柔嘉的一半。于是方鸿渐决定应赵辛楣邀请去重庆谋职。而与此同时孙柔嘉请动了她的极有势力的姑母为方鸿渐谋到了一份高薪的工作。谁知方鸿渐非但没有领情,反而认为孙柔嘉和她的姑母是看不起自己,并且失手打了孙柔嘉,孙柔嘉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方鸿渐失魂落魄地回到自己冷冷清清的家中,心中一片茫然和空虚。小说在一阵老式自鸣钟的“当、当”声中结束„„

读后心得:

看完《围城》后,我觉得十分压抑,不仅是因为它是个悲剧,更因为那些完全可以避免却因为个人性格而形成的误会,让人感到无力和无可奈何。钱钟书先生不愧为大家,在文字描写方面的功底之深厚实在是让吾等高山仰止。《围城》这部小说虽然描写的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战乱时代,而且可以说写的是一个悲剧,但是整部小说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嘲讽的喜剧情调,钱钟书先生的描写手法真真是我们这一辈人完全无法企及的。

钱先生在《围城》这本书中描写了许多人物,不论是主角、配角还是跑龙套只露个脸的,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有些人虽然只出现过一两次,甚至有几个只有几句话一笔带过,但却依然让人们可以感觉到这个人物的性格,并且表现出了对世态人情的精微观察与高超的心理描写艺术。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纨袴子弟,为人优柔寡断、不更世事而又玩世不恭;苏文纨是官宦小姐,孤芳自赏、自作多情、因而落得空对镜花水月的尴尬相;钱先生还写了大上海社交生活的各种人物,在美国人花旗洋行里做买办崇洋媚外的张吉民,外表时髦、骨子里守旧的董斜川,好色虚伪的青年哲学家褚慎明,没什么才能却爱显摆诗才的诗人曹元朗,以及暗中把方鸿渐当做情敌、枉费了心思的赵辛楣,甚至还有生得漂亮、头脑乖巧的唐晓芙等等,他们都在作者笔下显示了各自的性格和色相。在三闾大学还有满口仁义道德、暗地里却男盗女娼的遗老李梅亭,也有外形猥琐、内心龌龊、伪造学历、招摇撞骗的假洋博士韩学愈;有道貌岸然、老奸巨猾、满口仁义道德却是酒色之徒的伪君子的高松年,也有依附官僚、谋取职位、喜欢结党勾结、最后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汪处厚;有背后阴人、专事吹拍、浅薄猥琐的势利小人陆子潇、顾尔谦,也有虽然混迹学府、却只在情场上显露头角、推波助澜的名门女士范懿、汪太太。《围城》这本书几乎没写一个好人但也没写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恶人,钱先生笔下的这些人都是有血有肉有优缺点的人,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反映了当时那个纷繁乱世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的一些真实的情况,这对我们了解那段历史是很有帮助的。钱先生在塑造人物方面无疑是非常成功的,那些人哪怕只是一笔而过的人物都写得非常丰满,让人看见那些文字却可以想象出那些人都形态样貌。

主人公方鸿渐虽然是“海龟”派,但是他却并不是当时的先进积极分子,这种人大多游离于战争的风暴圈之外,却又真真实实地被当时的时代变迁所影响。小说以他的生活经历为主要线索展开,主要反映了在抗日战争前夕那个时代的某些知识分子在生活状况和心理方面的变迁沉浮。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处处闪现着旧社会的刀光剑影,情场、名利场的火拼厮杀,让我们从中感受到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中,人们的大好年华被蹉跎,美好的生命被浪费,各式各样的肮脏侵蚀着那些原本纯洁的灵魂。那些没有消磨尽人生锐气的知识分子在那个强大的旧社会壁垒面前,显得那么软弱无力。

这本书的题目《围城》借由文中苏文纨的口来解释:恋爱就像一座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其实,生活何尝不是这样一座城呢,每个人都是从一个城冲出来,又冲进另一个城,但你没有试过,就永远不知道你愿意在哪座城里,永远找不到适合你的城。

《围城》的叙述并不完全贴紧人物性格与情节线索,作者常常旁逸斜出,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新奇的比喻,警策的句子,层出迭见,使小说语言的知识容

量大为增加。文中有一句话我觉得对我很有启发。这句话是主人公方鸿渐在前往三闾大学之前与赵辛楣等人聚餐时和赵辛楣争论教育问题时说的,原话是“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教育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作为一名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感受现在的基础教育,我不得不说,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当时,同样也适用于几十年后的现在。现在基础教育屡屡改革,一次又一次地减负,但改来改去还是应试教育,减来减去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晚上11、12点才写完作业的学生大有人在。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据说是最好的,中国的小学生的知识系统几乎是全世界最完备的,但是,中国的小学生的想象力在世界上却是倒数的,中国本土还没有一个人获过诺贝尔奖,但华人获诺贝尔奖的却不少,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我们现代的教育也可以称之为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的“现代愚民教育”——应试教育。我们所学的一切不再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素质,而是为了考试的成绩,成绩就是一切。教育改革再不好好的实施起来恐怕中国未来也不会有获诺贝尔奖的人了。

评语:《围城》一书是钱钟书“锱铢积累”而写成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就一般而言,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言语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的的确确是把语言的艺术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因此,我在读《围城》不会像读一般小说那样只注重情节的发展而忽视语言是如何描述的,如果忽略其精妙的语句描写,《围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值得赏析的地方。钱钟书先生似乎十分喜欢使用比喻句,并且十分擅长运用比喻。文中很多句子起初看时觉得不过尔尔,但越到后来越觉得钱老先生的文字功底、文化底蕴之深厚。这在文章的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来,不管是对人物、事件还是对话,钱老先生几乎处处可以写出贴切又细致的比喻,比如在第五章中,描写一个汽车上的少女,“那女孩子年纪虽小,打扮得脸上颜色赛过雨后虹霓、三棱镜下日光或者姹紫嫣红开遍的花园。”只是一句话,就运用了三个比喻“雨后虹霓”、“三棱镜下日光”、“姹紫嫣红开遍的花园”,不仅十分形象生动地将那个小姑娘的样子描述出来了,而且比喻十分新颖特别,让人看着这个句子就忍不住去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小姑娘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不管是读来令人舒畅,感觉恰到好处的真实的写景写事物的形象比喻,还是读来让人觉得新奇,玄妙的抽象的思维和感觉运用具体的物象比喻,都让人不得不赞一句大师不愧是大师啊。

附注:本书一九四七年在上海初版,一九四八年再版,一九四九年三版,以后国内没有重印过。

《围城》读书报告

《围城》中的绝妙修辞——《围城》读书报告《围城》是一部风格独特的现实主义讽刺长篇小说。小说中处处表现出来的是钱钟书的学者式的幽默讽刺。钱钟书的笔调和鲁迅的截然不......

《围城》读书报告

《围城》读书报告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

《围城》读书报告

《围城》读书报告这个月,我阅读了钱钟书大师写的《围城》一书,很遗憾自己到现在才翻起此书,这本书的确是一部极为优秀的作品。很多人也称其为新的《儒林外史》。不得不说钱钟书......

围城读书 报告

《围城》¹读书笔记引言:值珍珠港事件,钱钟书与杨绛被困上海,心中充满着“心如红杏专春闹,眼似黄梅诈雨晴²”的羁居沦陷区的怅惘情绪。“有一次,我们同看我编写的话剧上演,回家......

《围城》读书报告

《围城》读书报告《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读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的奇书。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

下载读书报告《围城》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报告《围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