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实验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统计学所有实验报告”。
统计学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一、实验步骤总结
成绩:
(一)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第一种方式是输入网站,第二种方式是通过网络获取二手数据使用搜索引擎。第一步,将数据录入到Microsoft Excel工作表中。
第二步,选中需要筛选的区域,使用“数据—筛选—自动筛选”菜单通过每列第一个单元格右下角的下拉箭头来选择实现筛选。
(二)描述数据的图标方法
对数值型数据是做出频数频率表,我们用frequency函数来获取频数频率。第一步:将数据输入到Microsoft Excel里的单元格,在单元格输入数据;
第二步:激活单元格,点击函数调用卡片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从选择类别下拉框中选“统计”,在选择函数框中选择frequency函数;
第三步:点击“插入函数”对话框确定按钮进入“函数参数”对话框。Data_array选中第一列项单元格;Bins_array选中第二列项单元格;
第四步:使用组合键“ctrl+shift+enter”得到频数结果;
第五步:对结果进行修饰,加入分组标志及其值,再加入频数的具体名称,并且计算频率。
2用直方图来表示
第一步,将数据输入到表里的单元格;
第二步,使用“工具—数据分析”菜单,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直方图”; 第三步,单击确定按钮,进入“直方图”分析工具库对话框。
第四步,单击确定按钮,得到直方图分析工具扩展函数的返回结果。第五步,对结果进行修饰。
(三)数值型描述度量
1、在Excel中用Average来计算平均数。直接点函数f(x)中的常用函数Average,然后选中区域就可以计算。还有一种方法是先激活单元格,然后输入公式“=average(A1:E10)”
2、在Excel中使用Geomean来计算几何平均数。用函数f(x)中的Geomean,然后选中区域计算结果。也可以激活单元格,输入公式。
3、在Excel中使用Harmean函数计算调和平均数,同样也是先激活单元格,然后使用函数Harmean,就可以计算出结果。也可以激活单元格,直接用公式。
(四)参数估计
1、抽样
第一步,使用“工具-数据分析”菜单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抽样。第二步,在输入区域里选择区域,然后点随机,再选择输出区域,点确定
2、区间估计
第一步,选中单元格,并使用“插入-名称-指定”菜单,打开“指定名称”对话框,选择“首行”复选框,对数据命名;
第二步,构建函数表单框架; 第三步,输入框架下对应的数据和函数公式。函数表单中涉及到有样本个数、样本均值、总体标准差、置信水平、抽样标准差、置信区间半径、置信区间下限和上限等等内容。
(五)假设检验
首先构建函数表单,然后进行假设检验。假设检验中求P值要经过五个步骤:
1、写出原假设HO及备择假设H1;
2、选择显著性系数水平α及样本容量n;
3、确定合适的检验统计量及抽样分布;
4、搜集样本数据计算样本统计值和P值;
5、给出统计学意义上的结论和经济管理学意义上的结论。
2、双样本方差分析分析工具扩展函数来完成两个方差的F检验。
第一步,使用“工具-数据分析”菜单,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F-检验:双样本分析”分析工具,点击确定按钮打开
第二步,选择区域
第三步,点击确定按钮,返回分析结果。
(六)方差分析
第一步,使用“工具-数据分析”菜单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工具,点击确定按钮打开对话框。
第二步,输入区域点击右侧箭头,选择单元格;
第三步,点击“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确定按钮,返回结果。对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也要用分析工具的数据分析来完成。
第一步,使用“工具-数据分析”菜单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方差分析: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工具;
第二步,输入区域点击右侧箭头,选择单元格; 第三步,点击确定,返回结果。
(七)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步,使用“工具-数据分析”菜单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相关系数”分析工具,点击确定;
第二步,在相关系数对话框中,点击输入区域右侧的箭头,选择单元格,数据按列录入,所以选中分组方式中的“列”单选框;点击输出区域右侧的箭头,选择一个下侧和右侧没有数据的单元格;
第三步,点击相关系数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返回结果。
构建线性回归模型Y=a+bX1和二元一次线性回归模型Y=a+bX1+cX2.第一步,使用“工具-数据分析”菜单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选择“回归”分析工具,点击确定。
第二步,点击“回归”对话框的确定按钮,返回结果。
(八)时间序列分析
第一步,激活单元格,输入公式“=B3-B2”,回车返回想算出的逐期增长量;
第二步,再次激活输入公式的单元格,使用拖拉权柄,点击鼠标左键,向下拖动拖拉权柄至最后一个单元格,就能依次获得逐期增长量。
累计增长量、平均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也是如此做。
季节变动分析的第一步,计算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第二步,利用乘法模型,将时间序列的观察值除以对应的长期趋势值,得到季节因素引起的变动分值;第三步,将数据汇总在同一列上;第四步,求出每一季的变动分量值的平均值;第五步,计算季节调整系数;第六步,计算季节比率。
二、实验心得报告 成绩:
(一)心得体会
统计学,在我看来无非就是统计数据嘛,对于我来说统计数据应该不是什么难题。后来学了统计学,才知道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统计数据的确是统计学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但并不是登记几个数字就了事的。我们除了记录数据,还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在上第一节实验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了怎样进行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比如我们要搜集全国人口普查的调查数据,可以进入网址http://www.daodoc.com/,点击其中的数据目录,然后点统计数据,选择年度数据,再选人口数据就行了。
除了上述的对数据的搜集可以直接进入网站以外,在实验课上我还得知可以用搜索引擎来得到数据。比如,我们可以使用百度网站,搜索四川省2010年国民经济数据,如下图
而直接数据的搜集可以通过三种途径:科学实验、观察研究或者直接调查。我们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就是直接调查,可以通过抽样调查来取得直接数据。对数据的搜集对我们来说不是很难,除非我们自己去做一份调查。而对搜集来的数据我们要进行整理,这就需要借助办公软件工具来帮我们了,主要是学Excel的使用,它是统计学中一项很重要的工具。
比如,已经知道某班十四位同学的月生活费数据:其中男生:1100、600、1000、800、700、750、850;女生:900、1000、600、500、650、950、1100,希望得到500~700,700~900,900~1100。当我把数据搜集与整理好了以后,我们就需要描述数据。在实验课中,我们用Excel来对数据描述。就拿我搜集到的数据来说明这十四位学生月生活费的情况,通过下图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出信息。
这些都只是简单的描述方法,在后面的几节实验课中,我才觉得用Excel来进行一系列的数值型描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等是比较难的。统计实验课和上课是紧密相联的,课上所学的知识全在实验课上运用了。我的感觉是,实验课就是统计学知识的浓缩和精华,这只是我的理解。当我们在进行数值型描述时,我们就要记下表示集中趋势度量的有哪些函数,表示离散程度度量的函数又有哪些?比如用Average来计算平均数,用Geomean来计算几何平均数,用Harmean函数计算调和平均数等等。将这十四位同学的月生活费支出情况输入到Excel中,然后计算他们的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等。我们可以从这些计算出来的数据中分析结果,从而更了解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的开支情况,可以通过他们的月生活费来推断。
在Excel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工具那就是“数据分析”,在后面的几个实验里几乎每个实验都会用到“数据分析”这个工具。对上面的这些函数我们也可以用“数据分析”来得出结果。
我们会发现,这些分析出来的结果和我们自己用公式算出来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那就证明了我们自己算出来的结果是没有错的。使用数据分析更快捷方便,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时间。在接下来的参数估计中,我们就要记很多函数表达式,抽样是由下至右,由左至右而且只能对一个变量进行抽样,并可重复抽样的简单随机抽样。对于这些过程都要用到“工具—数据分析”这项工具。这十四位同学的月生活费已经是抽样出来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还从这十四位同学中再次去抽样,那样是没有意义的。
而区间估计的实验就是要通过软件,实现一定置信度水平下的置信区间反映结果。Excel没有提供专门的分析工具库扩展函数来分析各种情况下的参数区间估计结果,所以我们只能使用函数或者函数表单来实现实验目标。从我所收集到的样本数据来看,这十四位同学的月生活费是属于小样本数据,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小样本抽样以样本均值推断总体均值。从而我们就要进行构建函数表单。函数表单是一种利用函数和命名组合形成的可以反复使用的电子表格,也是进行参数区间估计的主要方法。
前面的“样本个数”这些名称是要自己输入的,这就是所谓的构建函数表单的方法。构建函数表单使我们更清晰的看到我们统计数据的结果是怎样,也很容易地根据函数表单下结论。从使用“工具-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这十四个数据所代表的含义,从而推断出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到底是一种什么趋势,他们读完大学所用的生活费总共是多少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当然,小样本是不能很正确的说明这些情况,那就需要大样本来说明,由于我的数据只有14个,大样本要求的是30个以上,所以在这里就用不上大样本来分析数据了。
那么函数表单构建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确定需要进行假设检验的总体参数,其次确定抽样样本统计量及其服从的分布,然后进行假设设计。在运行扩展函数的时候会计算到P值,P值通常被认为是观察到的显著性水平,是在给定的原假设正确的情况下,统计量等于或超过有样本计算出来的统计量的值的概率。它是原假设能被接受的最小概率水平。如果P值大于等于α,接受原假设;如果P值小于α,则拒绝原假设。这里我们假设这十四位同学的月生活费平均为900,则原假设就是总体均值等于900,备择假设就是总体均值不等于900。通过构建函数表单,然后运用公式来计算出结果,使我们省去了自己动手去计算的过程从而节约了我们的时间,提高了统计效率,而得到的分析结果也是准确的,除非是自己输入公式输错了。
两个方差的检验条件是要有两组数据,而这里我们只有一组数据,所以不能进行两个方差的检验。应用假设检验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出关于两个总体差异的相关结论。但有的时候我们要分析的是多个总体(三个以上的总体)之间的差异,就需要使用方差分析。同样的,我这里的数据也是只有一组数据,所以在方差分析中,我的数据毫无意义。但是在Excel使用“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工具扩展函数来完成单因素方差分析工作。最后也要使用“数据分析”来得出结果。当我们方差分析后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是分析两个数值型变量联系的方法之一,它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测定两个数值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强度。在这里,我们同样也要用到“数据分析”此外,我们还要构建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回归模型返回结果第一行代表斜率,第二行代表标准误差,第三行代表判决系数,第四行代表检验统计量值,第五行代表回归平方和。根据求出来的结果我们就能得到想要的答案。而时间序列分析主要是动态的分析,即GDP、产值等等的分析。当然我们也可以用时间序列来分析这十四位同学的月生活费情况,但是我们没有统计出他们每学期的生活费,所以在这里也就不能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通过上统计学实验我了解到统计没有像想象中那么困难,当我们把概念弄清楚后再来做这些统计工作后,就会发现不是那么枯燥无味,甚至还很有趣。所以,我们要不断练习,加强对excel的运用,做到孰能生巧,这样在以后做统计工作就会很有趣了。
(二)意见和建议1、2、大屏幕如果坐在后面基本上是看不清楚,有点影响听课的效率,希望老师能把字体放大些;
有些步骤老师做得太快,没有反映过来就进行下一个了,希望老师能让我们跟上节奏。
一、实验目的: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掌握在EXCEL、SPSS中如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图表展示。二、实验环境:Microsoft EXCEL; 加载EXCEL 宏:数据分析工具;SPSS分析软件三、实验内容:1、......
统计学实验报告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一、实验步骤总结 成绩:(一)实验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实验步骤:1、数据的搜集a.间接数据的搜集:可通过公开出版物及网络搜集数据,可直接进入网站查......
统计学实验报告一、实验步骤总结(一)数据的搜集与整理1.实验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实验步骤:一、统计数据的整理(一)数据的预处理1、数据的编码及录入 (1)数据的编码 (2)数据的录入2、......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武汉工大学管理学院应用统计学 课程实验(上机)报告专业班级:2010级工商管理01班 学 号: 指导老师:夏剑锋实验(上机)地点:活动中心 学期: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第......
《统计学》实验报告一姓名: 专业: 学号:日期: 地点:实验项目一 描述性统计、区间估计在EXCEL里的实现一、实验目的1、掌握利用EXCEL菜单进行数据的预处理;2、掌握利用EXCEL进行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