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报稿件_报稿件通报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7:31: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北碚报稿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报稿件通报”。

勇担时代责任打造第一硬件促进教师幸福成长

---区教师进修学院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纪实

记者手记: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新年来临之际,记者来到“全国县级教师培训示范机构”和“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市级培训基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但见学院内高楼矗立、棕葵摇绿、草色入帘,一派和谐清新的迷人之景。据学院院长朱福荣介绍,在第三批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中,该院秉承“博学穷理,强师优教”的校训,全面贯彻“坚持科学发展、提升学院品质、助推北碚教育”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思想素质提升、专业素养拓展、研训文化促进、幸福学院建设” 等四大工程,紧紧围绕城乡教育统筹发展,较好地起到了“区域性中小学教师干部培训中心、教研科研指导中心、教育教学评价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和远程教育中心”的作用。

秉承先进理念助推队伍发展

区教师进修学院是一个具有教育战略眼光,拥有课改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拥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的团队,对北碚教育的昨天、今天、明天有着冷静分析和理性思考。他们秉承 “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硬件” 的理念,在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根本;统筹发展,就是要努力促进重点与非重点学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中小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就是要让教师幸福地成长成为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和教育强区打造的逻辑起点。目前,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过基础发展、规模发展阶段,正进入了特色发展、品牌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如何引领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如何让城乡教育在均衡的前提下更好地可持续发展?区教师进修学院的回答是:依靠专业化、特色化教

1师队伍的打造,以教师教学力的提升来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高,从而不断增强我区基础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他们追求的目标是:“致力四个创新、构建研训文化、打造幸福教育”。一是教学研究的创新:通过面向学校、面向教师、面向学生、积极引导基层学校实现校本研修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达到;二是学校教育的创新:本着“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思想,通过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建设,引领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向研究型转变;三是课程改革的创新:通过面向全体学生,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体系和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是评价方式的创新:将评价的关注点由过去只关注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转变为更直接地指向学生的需要,以此来实现由“评教”向“评学”的转移。

目前,在学院的引领下,全区正在大力营造“学习化、开放式”的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校园,积极推进学校现代文化建设和区域教育文化再造的进程,形成“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 三位一体的发展特色。

创新研训模式强化引领效应

“情系教育、心系教师、力系课堂”。为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优质发展,促进区域教师的全员发展、全面发展、高效发展,该院把教师作为学院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硬件来抓。他们改革了传统的研、训分离,实行了研训合一,遵循“欲抓教育质量必先抓师资队伍,欲抓师资队伍必先抓课堂教学”的规律,着力探索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特别是与西南大学联合实施“C-R北碚模式”,打造三级教育导师团队,依托“C—R”模式,作“研究”之文、唱“辐射”之戏,彰显专家团队对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价值和名师工作室对基层教师的辐射功能,学习和研究国内外中小学先进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开阔教育视野,凝炼总结教学

经验和教育思想,使这些学者型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和辐射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该院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独具北碚研训特色的“站—室—校”三级联动教师发展机制。“站”是指成立“教育高端人才流动站”,以此作为北碚教师发展的专业支撑中心;“室”是指十二个“名师工作室”,在“教育高端人才流动站”的牵引下,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聚合效应;“校”是指在全区中小学分片区、分层次建立十个农村教师发展学校,致力城乡教师的均衡发展。通过三级联动教师发展机制的构建,将教师发展工作重心下移到教育的真正发生地——学校,聚焦到课堂,落实到教师。三级中的各环节都围绕其终端——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展开充分互动,呈现出空前的生命活力。

“大学之名不在大楼,而在大师”。该院坚持“思想创院,学术建院,文化立院”的办院思路,以“思想建设,学术建设,机制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为抓手来实现办院理念。目前,学院的教师常年被西南大学聘请为兼职教授有10余人,经常有十几个学科教师被外地邀请作讲座、报告,市学科核心研究成员、中考命题人员有一批教师,还有十多位教研员被聘为区级兼职督学。可以说,今天的学院教师成为了学院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硬件”。

改革评价机制推进课程改革

北碚是全市唯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现在历经8年,课程改革已经从实验走向常态。从课改中一路走来,该院在课改中彰显理性与创新。近年来,该院提出了“北碚课程再出发”的行动目标,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着力于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

一是实施发展性学校评估,变“甄别评价”为“共建评价”,引导学校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发展为本,走依靠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学校科研水平的内涵发展之路。在小学阶段,该院在全市率先开展“2+X”学科的综合评价的试点工作,以学生的全学科的学习,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在初中阶段,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把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作为课堂评价的核心价值点,从而引领学校教育的深刻变革;在高中阶段,着力于学科和学生的均衡发展,广泛开展教学质量突破性研究工作,以期消解北碚高中教育的“高原现象”,大力提升“教育大区”的“含金量”。目前基层学校“自主规划、自定目标、自行策略,自我完善,特色发展”已成为北碚教育的主要发展形态。

二是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本着“立足过去、面向未来、注重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建立“三立足、三提高”的动态调控机制,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潜力,鼓励教师向更高的目标发展。“三立足、三提高”是指:立足学生学科素质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力;立足教师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力;立足学校学科教学管理,提高学校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全面发展。该院承担了全市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任务,十余名教研人员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多次修改,构建了新的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已在全市推广运用,并在中考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着力城乡统筹 打造学院品牌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切入点在“城”,难点在“乡”。在充分分析北碚教育实际的基础上,该院在“统筹城乡教育下的教师行动研修”这一大主题下,以聚合城乡教育资源,从教材内容、课程资源、学习方式等多个角度来统整研训工作,大力实施农村教师的“塑型工程”。一是强调教育思想的“刷新”,二是致力知识结构的拓展,三是突出能力结构的激活,四是注重教育技术的运用,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打造强劲的助推器。

为实现以上目标,该院积极改革研训方式,坚持实行学科教研员“3+2”工作制度,3天在中小学听课、评课和组织教学研究活动,2天在教师进修学院开展学科研究或参加市里的研究活动。每个学科坚持参加学校备课组的研究活动,指导联片教研的开展,现在全区联片教研的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受益面之广泛,令人可喜。在培训模式上,该院积极探索“研训合一”的新路子,实现了从“线状管理”到“扁平式管理”的转变,有效建构起了 “一集三动”培训模式——“通识集中、院校联动、双师引动、学科驱动”,在培训中重思想提升、重资源共享、重课例研究、重平台搭建,以“专家引领、骨干示范、全员参与”的方式来促进教师教师发展,有效增强了学院与中小学教师的凝聚力,提高了学科教研活动的向心力。

在不断激发学院工作内驱力的同时,该院还依托自己的学术力量和在区域教育中的特殊地位,为教育行政的决策提供前期调研或跟踪落实。他们坚持每年春节前,写出小学、初中毕业年级、高三年级的学科教学质量分析和年级整体教学及其管理的分析报告,提供给区教委和各中小学决策或改进管理和教学参考。同时,还每年抓住一些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调研,写成调研报告,供教委或政府决策参考。近年来,他们先后完成了《中小学课堂教学现状调研报告》、《实验教学现状调研报告》、《中小学实验装备调研报告》、《中小学教师课时量的报告》、《北碚区民办幼儿园发展状况》、《区域内农远资源的有效运用》等,以及《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中的“教育保障机制的调研报告”等。

作为重庆市首批四所教师进修学院,该院按照市教委的安排,还承担了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市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并组织教研员、基层中小学骨干教师,先后深入城口、巫山、巫溪、潼南、开县、酉阳等农村中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促进库区和渝东南教育发展。在一次次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学院“共研、共进、共享的研训文化”的外延和内涵都得到了更加深刻的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了全国县级教师培训示范机构的辐射、引领作用。特别是该院去年11月和西南大学课程中心联合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与会代表达900余人,全国多家媒体再次聚焦北碚、聚焦区教师进修学院。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再一次证明了该院的办院实力和品质。

记者感言:区教师进修学院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为全面打造一支能基本适应新课程实施要求的新型师资队伍,重点推出了“以做一名明天的合格教师”为新起点的“塑型工程”。该工程赋予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内涵,在整个工程框架上,以再造明天的合格教师为主要支撑,形成了变“鹤立鸡群”为“鹤立鹤群”意义上的名师成长机制,进而夯实发展城乡教育和打造“幸福北碚”的人力资源基础,这正如朱福荣院长所言:着眼教师的发展未来,改变教师的生存状态,提升教师的人生价值,从而创造出“幸福教育”的新型文化。

北碚政府工作报告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 2011年1月18日 在重庆市北碚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北碚区人民政府区长龙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北碚区人民政府,向大会......

北碚环保

北碚环保第四期 重庆市北碚区环境保护局编二OO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目录环境质量※2009年3月空气环境质量综述  工作动态※中挪POPs地方履约能力建设项目Elisa技术培训会在北碚召......

北碚集资房买卖合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北碚集资房买卖合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北碚集资房买卖合同

北碚集资房买卖合同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合同来调和民事关系,签订合同能促使双方规范地承诺和履行合作。你所见过的合同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碚......

北碚技术工作总结

重庆渝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碚一号次干路新潮门支路道路工程技术工作总结技术工作总结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的一号次干路新潮门支路为连接大学科技园一号次干路上缙云山道......

下载北碚报稿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碚报稿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