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专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如何帮助学生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刘秉杰
如何帮助学生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刘秉杰
七年级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无论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都学要进一步去巩固和提高,以求更快更好地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与生活,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要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必须从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入手。初中生对许多事物、现象都会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也充满好奇心,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绝佳时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七年级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本班德育工作重点去落实,并取得不错的教育效果,现在总结如下,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
一、逐步地、耐心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不夸张地说,良好的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影响人的一生。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引导:
1、培养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给学生制定阶段性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并告诉他们要讲究效率的习惯。制定计划和目标时,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定出切实有效的计划和目标,并鼓励学生朝着目标脚踏实地的奋斗,行之有效的完成目标,这样才有成就感。当学生有成就感之后,自然而然的喜欢学习了。
2、培养学生课前主动预习和准备的习惯。学生走在老师的前面,这样的学习劲头才是可喜的。如果学生都没预习,那么在课堂上老师讲什么学生都不理解,课外学生也不想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当学生不理解的内容积压多了,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了。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习惯。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中,观察能力不强,不善于从别人的身上找到优点和方法,模仿的能力不强。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不善于思考问题,存在着等靠的思想,等老师给答案,等老师帮解决问题,被动的学习,所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所以老师在这方面的培养很重要。
4、培养学生克服急躁和浮躁的心理习惯。部分矿区孩子没有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在学生上存在着急躁和浮躁的心理,常常有挫败感。对此我主要以励志的方式教导学生,让学生知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急躁只能是给自己心理更大的压力,对自己没有好处。在任何情况下,只有心平气和的静下心来学习,才能把学习搞好。
5、培养学生通过多渠道查找材料。由于条件的限制,中学生教辅资料是匮乏的。经调查发现,有的学生会上网,但是他们上网的目的大都是玩网络游戏,而不是去查找资料,能够把这个不利的条件转化过来,教育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那将是一笔财富。
6、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和巩固。我们知道,总结是提高的前提,学会总结的人,他的进步是很快的。所以老师教给学生总结的方法,从哪些方面去总结,总结后提出下一步的整改措施,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是很有利的。总结过后要记得,这就是巩固。
7、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双休日
七年级学生自制力较差,做事往往没有计划性,因此必须在思想上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双休日并指导合理安排双休日。我们采取的方法有:要求少数经常完不成作业的学生建立作业记录本,利用家长会取得家长协助共同管理好孩子的双休日生活,利用班会请优秀学生汇报自己的双休日生活等等。
二、开展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如:“扬诚信风帆,做文明学生”、“凌云志,少年立”、“爱绿、护绿,做环保小卫士”、“男孩女孩怎么交往”在活动情境中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曲直,辨别善恶美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2、在集体活动中增强班级凝聚力,打造积极奋进的年级气氛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一些大型活动,学生的品格、意志、信念等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尤其是增强了班级凝聚力。集体劳动锻炼了学生们的不怕苦不怕累的毅力,等等。这些大型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他们在活动中的到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这些都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
三、其它养成目标的落实
以上是我们在七年级重点落实的两个德育养成目标,在其他养成目标的落实上,也作了诸多努力,现简单总结:
1、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学习与全面发展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比如: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丰富的趣味游戏,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发展特长,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等。
2、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值日、大扫除是学生锻炼劳动技能的好时机,老师可以进行指导,然后逐步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做。每天提醒学生注意地面清洁、桌面整洁、桌洞规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另外,还可以得到家长配合让学生坚持做家务。
3、特别强调了“做人”的重要性, 因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做人。她侧重阐述了“尊重”“关心”“理解”“诚信”在人生中的重大意义。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 尤其应该:学会相处讲尊重, 关心他人动真情, 换位思考多理解, 诚实守信记心中。
4、帮助学生熟悉安全常识与逃生手段。四川汶川地震及上海火灾发生给我们的安全教育敲响警钟,在班会上召开“防灾知识讲座”由班主任详细为学生介绍地震、火灾知识及逃生方法。
四、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而且是班级的主人。为此我主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我充分发挥了班主任的组织者和引路人的作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班干部和小组长的选择,都尊重学生的意见和看法,让学生推荐和认定。放手让班干部管理班上的事务,鼓励他们大胆地开展工作,并做到公平、公正。同时,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为班干部出谋划策,把班上的工作做得更好。这样,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团结协作,不断探索,让学生既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与关爱,对体悟到自己主体地位的存在。
2、处理好组织管理与自主发展的关系。
管理出效率。我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并制定符合本班班情的班规,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对违纪违规的学生,班委会不仅会指出危害,而且进行说服教育,他们一有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一方面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条件。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中出现“越轨”行为给予适度的宽容,使学生真切地感到有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空间。其次引导学生在不违纪违规和影响别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自由和谐发展。我坚持这样做使学生觉得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而且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心理有话敢对我说,也想对我说。
3、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发展个性的关系。我对待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无论家境如何,无论智力如何,无论成绩如何。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班主任要“一碗水端平”,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要让每个学生体验满足需要的乐趣,要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总之,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增强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基础。对于中学生来说,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系列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因此,坚持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入手,不仅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中的一些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讲卫生、守纪律从点滴做起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的主题是“守纪律、讲卫生从点滴做起”。关于懂礼仪,讲卫生,孔子曾经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生......
如何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新民小学叶 锋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习惯未最终成型,不良习惯也未根深蒂固,较易铲除。故对于这些学龄尚短的孩......
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礼法,无法立身立业或无法做人。一个人的言语、行为是不是符合礼仪要求,对于在社会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