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课程实施意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宪法学课程建设”。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法学专业
《宪法学》课程教学实施意见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宪法学》系法律类(专科)学员的统设必修课。《宪法学》作为一门基础的法律专业课程,涉及到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为帮助学员学好这门课程,特提出以下教学实施意见,希参照执行。
一、教学基本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立法原则;熟悉宪法条文的规定;提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为学习法律专业其它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媒体设置与教学进度
(一)教学媒体设置
1.《宪法学》教材采用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焦洪昌主编,2004年8月第1版。配套教材为《宪法学参考资料》(出版社、编写人员及印刷版本均同上)。主教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其内容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基本内容。配套教材部分即通常所说的学习指导书和参考资料,它有三个功能:一是学习主教材的向导和补充;二是连接主教材和录像教材的媒介;三是自学和复习的必要补充,包括练习、案例等。
2.录像教材是重要教学环节,是文字教材的导读、拓展、深化和补充,是学生获得课程知识的强化媒体。本课录像教材共计9学时(含复习课)。
3.网上资源:网上发布包括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公告,问题咨询、案例分析、学科动态、参考资料,并按照教学进度,陆续刊登练习自测题,不定期地进行BBS网上讨论与答疑等。
4.学生应积极通过网上论坛、E-MAIL、电话、信函等形式与教师联系,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交流学习体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教学进度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建议1周4学时,18周结束新课,19周进行综合复习。参考教学进度如下: 第一章 宪法的基本理论 6学时 第二章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5学时 第三章 国家性质 8学时 第四章 政权组织形式 10学时 第五章 选举制度 8学时 第六章 国家结构形式 8学时 第七章 经济制度和三个文明建设 9学时 第八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0学时 第九章 国家机构 8学时 第十章 国家标志 2学时
三、各章教学内容及要求
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体系结构,本课程共三个部分,10章。第一章
宪法的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第二节
宪法的分类 第三节
宪法规范 第四节
宪法的作用 第五节 宪法实施的监督 教学要求:
了解:宪法词义的演变;宪法的民主原则;宪法的分类。掌握: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宪法与民主制度的关系。
重点掌握:宪法的概念;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主要表现(宪法与普通法律的联系与区别);用阶级观点分析,宪法是阶级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表现。
第二章 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近代宪法的产生 第二节
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要求:
了解:宪法的发展及趋势;宪法如何反映特定国家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发展变化。掌握: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重点掌握:英国宪法、美国宪法、法国宪法的历史地位;我国宪法的发展史及四部宪法的比较;1982年宪法的基本精神。
第三章 国家性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核心 第三节
爱国统一战线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的8个民主党派。
掌握:继续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地位及作用。
重点掌握:国家性质的概念;我国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共产党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核心;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组织形式;政党制度概述;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四章 政权组织形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教学要求:
了解:封建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掌握:政权组织形式的种类。
重点掌握:政体的概念及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表现及其与“三权分立”的界限;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五章 选举制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选举制度概述
第二节
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选举制度的民主原则 第四节
我国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
掌握:选举的组织和程序;如何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
重点掌握:选举制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原则。
第六章
国家结构形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第二节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掌握:行政区划的划分;特别行政区同中央的关系;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法制制度、性质、自治权,明确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
重点掌握: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及分类;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及含义;民族自治地方的类型、自治机关及自治权;行政区划的概念;特别行政区的概念、政治法律制度、性质和享有的自治权;一国两制理论。
第七章
经济制度和三个文明建设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制度概述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三节 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对财产权的保护 第四节 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 第五节 社会主义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节
保护环境和控制人口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多样性和分配形式的多样性;经济制度的概念。掌握: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内容及重要意义;我国控制人口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重点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初级阶段理论; 宪法修正案对我国经济制度所作的新规定;宪法修正案及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有关宪法规定。
第八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四节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及行使的原则 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人民权利自由的历史发展;人权与公民权。
掌握:公民与人民的联系和区别;公民权与人权的关系及其宪法地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我国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遵循的原则。
重点掌握:公民的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及其特点;公民与人民的区别;确认公民国籍的原则。
第九章
国家机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 第二节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四节 国务院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六节 地方国家机关 第七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教学要求:
了解:国家机构的历史发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的职权和机构设置。
掌握: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地位、组成、任期、职权以及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作用。
重点掌握:国家机构的概念;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性质、地位、职权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地位、产生、任期、职权和特点;国务院的性质、地位、组成、任期、领导体制和会议制度;机关首长的任期、组成和领导体制;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地位、组成、任期和领导体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基层群众性组织的性质;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任期及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第十章 国家标志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旗 第二节 国徽 第三节 国歌 第四节 首都 教学要求:
了解:国歌和首都的有关规定及意义。
掌握:宪法、国旗法、国徽法对国旗、国徽的规定。
(注:学习各章时,应加强对宪法相关条文和修正案的掌握。)
四、作业与考试 1.成绩构成开放教育专科本门课的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期未考试成绩”构成,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20%,期未考试成绩占80%。
2.本课程期末考试以重庆电大下发的期未考试文件为准。3.其他相关资料请教学班在网上查阅。
吉阳中学课程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依据我省初中课......
《素描(1)》课程教学实施意见一、课程情况介绍《素描》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美术教育专业、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美术基础课程,也是高等院校各实......
《中国宪法学A》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宪法学A(The Law of Constitution) 课程编号:162129 总学时数:48学时 讲课学时:48学时 实验学时: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 上机教学: 0学时学......
潍坊市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省教育厅《关于规......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