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的要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刑事诉讼法要点”。
名词
1.刑事诉讼:我国的刑事诉讼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追诉犯罪,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的活动。
2.刑事诉讼阶段: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相互连接的一系列行为,可以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单元,称为刑事诉讼阶段。
3.刑事诉讼法: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的规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法律。
4.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5.辩护:是指刑事案件的被追诉人及其辩护人反驳对被辩护人的指控,提出有利于被追诉人的事实和理由,论证被追诉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减轻、免除处罚,维护被追诉人的程序性权利,以保障被追诉人合法权益的诉讼活动。
6.代理:是指代理人接受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的一项诉讼活动。
7.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被采纳为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根据。
8.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
9.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它是我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体系中最轻的一种。10.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或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11.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用的,命令其不得擅自离开住所或者居所并对其活动予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方法。
12.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在紧急情况下,依法临时剥夺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13.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进行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将其羁押起来的一种强制措施。
14.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15.侦查: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进行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16.侦查实验:是指为了确定与案件有关的某一时事件或者事实在某种条件下能否发生或者怎样发生而按照原来的条件,将该事件或者事实加以重演或者进行试验的一种侦查活动。
17.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就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进行审理时所应当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简答
一、刑事诉讼的特征。
1.刑事诉讼由国家专门机关主持进行,是属于国家的司法活动。2.刑事诉讼是公安司法机关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3.刑事诉讼是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的活动。
4.刑事诉讼是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的活动。
二、刑事诉讼法的性质。
刑事诉讼法属于1.程序法 2 公法 3 基本法
三、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1.宪法
2.刑事诉讼法典 3.有关法律规定 4.司法解释
5.行政法规和规章 6.地方性法规 7.国际条约
四、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价值)1.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 2.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动态并重 3.客观事实与法律真实相结合五、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书本内容,理解很重要)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职权 3.依靠群众
4.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5.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6.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7.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 8.各民族公民有权适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9.审判公开
10.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11.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 12.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13.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14.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六、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七、辩护的种类 1.自行辩护 2.委托辩护 3.指定辩护。指定辩护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1)指定辩护必须以被告人么有委托辩护人为前提(2)被告人必须存在法定的特殊情形
(3)指定辩护的时间,只能在审判阶段,且由人民法院指定。
(4)指定辩护的对象,只能是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其他人不得被人民法院指定担任辩护人。
八、证据的特征
1.客观性 2 关联性 3 合法性
九、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1.附带民事诉讼必须以刑事诉讼的成立为前提条件
2.原告必须具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能力。包含以下几种情况(1)因为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
(2)被犯罪分子侵害遭受物质损害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
(3)当被害人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患者等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时,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可以代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4)当被害人死亡时,其近亲属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5)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3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主要是指以下几种情形:(1)未成年人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
(2)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
(3)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和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
(4)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4.附带民事诉讼的诉因是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物质损失。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失是物质性的。(2)被害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
十、移送审查起诉的条件 1.犯罪事实清楚 2.证据确实、充分。
3.犯罪的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 4.法律手续完备
5.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十一、对第二审案件的处理 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处理
1.原判决认定事实正确,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抗诉或抗诉,维持原判。
2.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第二审法院应当撤销原判,重新判决,并在判决中阐明改判的根据和理由。
3.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由二审法院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4.发现一审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审判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刑事诉讼:国家刑事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犯罪与刑罚问题的活动。 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当事人和其他......
11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诉讼权利:(1)防御性权利:①有权使用本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②辩护权③拒绝回答权④被告人有权在开庭前10日内收到起诉副本⑤参加法庭调查权⑥参加法庭辩论......
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一招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查名犯罪、惩罚犯罪的活动。刑事诉讼特征:1.形式诉讼是国家专门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一种......
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侦查机关(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等)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
刑事诉讼.司法文书实例一刑事自诉状刑事反诉状刑事撤诉申请书案例二解除强制措施申请书取保候审申请书案例三刑事起诉状通知证人出庭申请书辩护词刑事判决书(一审)实例四附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