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法院审判文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析法院审判独立”。
浅论法院审判文化
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政党的代表,历来十分重视对其先进的文化根基的铸造和保持,从党建立之初,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一直将文化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作为重要内容,将党的前途和命运与文化联系起来,是历史精髓和革命经验 的融合;是新时期、新形式下的新理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创新、开拓精神。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 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同时也体现出我们党对文化工作的重视及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政法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特定的政治使命和政治目的,他是一种可以带来实际效果的调整性文化,可以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进现实的调整。
人民法院是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的发展,在政法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法院文化必须从自身司法工作出发,从审判工作出发,从有利于社会的 发展、稳定出发,从对法院队伍建设出发,对其自身文化有更加先进的认识,传承社会文化、政法文化普遍性,并将其与法院文化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发扬光大,打 造法院审判文化品牌。
由于法律具有稳定和保守的特点,政法文化的形成也相应滞后于经济领域的文化。法律是一切社会活动的重要准则。法院的审判工作是法律强制力实现的介质,从某 种意义上说法院的司法工作是“法律”的代表,也是政法文化的重要力量。因此,法院文化的形象直接影响到法律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与“信”。
审判文化作为政法文化的承载者,其可塑性、代表性最强。审判工作是人民大众维护权利的保障;是人民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是社会稳定的关键力量和保障力量。由此对审判文化的认识和塑造,便更加重要了。
审判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主要包括:审判哲学、审判形象、审判价值、审判精神、审判道德、审判礼仪、审判制度等无形的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结构、物质结构等。审 判哲学。我们的审判哲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它从审判工作内在规律出发,是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结,揭示了审判本质及法律与案件之间辨 证关系的理论体系。审判哲学同其它理论一样,植根于实践的肥沃土壤之中。审判哲学是从审判实践中来,经过科学的提取、总结、整理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理 论。最终作为工作的理论指导,应用到审判实际工作中去,改进我们的工作。
审判形象。审判形象是公众对法庭、法院和法律的直观印象,直接影响到公众的感性认识。审判形象是审判文化的外部表现,是美誉度的基数,是良好法院文化、政法文化的基石。良好的审判形象可以带来品牌效应,可以有效提高知名度,有利于政法文化工作的开展。审判价值。是对审判工作的根本价值的认识,是对审判权的根本看法。审判价值直接决定着法官的工作态度和自身位置感。他是审判文化的关键内容。没有正确的审 判价值的认识,就不可能真正作到——公平、正直。没有正确的审判价值的认识,审判人员就很可能走向人民的对面 —成为人民的公敌。
审判精神。审判精神是以审判哲学为基本观念的集体审判价值取向,是审判文化的精髓。审判文化犹如人的躯体,审判精神就是人的意识,只有具备了意识“人”才能真正成为人。审判精神为审判工作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提供思想保证。
审判道德。道德和法律并称为协调人们之间利益的工具。道德与法律相互补充、协调作用,使社会健康发展。审判道德是广义道德的一部分,是一种职业道德。要求 审判人员爱岗敬业,积极努力的学习,扎扎实实的工作。但由于审判工作的特殊性,审判道德又不完全等同于道德或职业道德。审判工作的辐射范围广、影响大,有 极强的示范效应是道德中的排头
兵。它的一举一动、优差良莠,都直接影响到普遍道德观念的发展,是职业道德中的领航员。当前,党在依法制国的基础之上,适时 的提出“以德制国”,充分发挥道德的补充约束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审判道德的重视。
审判制度。我国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审判制度做出了科学而详尽的规定。审判制度是一种硬性规定,有明确的准则,是保障审判工作正常进行的必要手段。我们在作到“有法必依”同时,还应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努力改进审判制度,从而塑造出更加优秀的审判文化。
审判礼仪 是法官和其他审判人员和干警,在审判中所表现出来的仪表、礼节、态度、风范是审判形象的重要表现,也是审判人员自身素质的外化。审判礼仪不仅是审判风范的 体现,而且是公平、公正、道德、文明的程序体现。政法礼仪就像是公正审判的外衣,它的好坏、良莠直接影响到公平、公正以及法庭、法院和法律在人民大众心目 中的印象。也显示出法庭、法院、法律人格化、权威化的形象。
以上只是对审判文化内涵的简单阐述。这七项之间存在着广泛、深刻而密切的联系,统一起来构成了审判文化。我们在学习、研究审判文化时必须全面、准确的把握。不能片面的想象。
塑造良好的审判文化,在注重对文化内容学习的同时,还应注意良好的审判文化的塑造方法和途径。
塑造审判文化可以适当的考虑引用经济学中——品牌的塑造理念和方法。良好的品牌形象是质量和信誉象征。公众对品牌的认可是交易信心的体现,可以大大节省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良好的审判文化品牌是法庭、法院和法律美誉度和公信度的体现,是公众往来的心理保障。
经济学打造品牌首先要突出核心品牌。审判文化也是如此。审判文化的核心品牌要突出“公平”、“公正”、“高效”的基本原则。审判文化的附加品牌要突出服务 与奉献。树立良好的审判文化品牌必须有过硬的核心品牌和出众的附加品牌,才可以真正成为文化领域的名牌;才能成为带动法院文化、政法文化发展的先锋。
成功的审判文化品牌需要良好的品牌文化组织形象。公共关系学认为衡量组织形象好坏的标准是知名度和美誉度。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 赞许的程度。
公共关系学的早期代表人物艾维·李提出“公众应该被告知”。由此可见:知名度的提高,需要高效的宣传。良好的审判文化是社会公众对法院、法庭和审判的印象和评价的重要依据,是赢得美誉、增强公信力的主要途径。打造良好的审判文化品牌,需要行之有效的宣传。塑造良好的审判文化形象,需要有意识的选择高效、快洁的途径。在严格遵守法律,公平、公正、廉洁、高效审理的基础之上,强调“有意识的选择”的重要性。
首先,传承、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华夏大地泱泱五千年历史,司法审判的历史也有千年的历史。秉公执法、清正廉明、惩恶扬善等优秀司法文化传统,应该得到承传和发扬。其次,改革陈旧思想,更新审判观念,创新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特殊到普遍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审判工作中:不断改革陈旧 思想、更新观念认识新事物、迎接新挑战。唯物主义强调人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所以我们应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创造力;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第三 倡导文化观念,弘扬文化精神。倡导审判文化观念,不断强化其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位置,使之成为科学的新型的价值观。弘扬审判文化精神,使审判文化、法院文化、政法文化真正渗透到文化深处,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
总之,塑造良好审判文明的途径,需要在审判工作中不断总结、尝试、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平坦而阳光的捷径。
良好审判文化的塑造,是先进的法院和政法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房山法院在政法委和上级法院的领导下,通过院党组的坚强领导,在审判文化发展方面迈出了可喜 的步伐:房山法院报、天平杂志的出版和发行,为法院文化开拓了新的天地;政工论文、审判论文的结集出版,为法院的队伍建设和审判调研、成果转化工作的发展 指明了方向。我们相信,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与实践,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不断深化法院各项 制度的改革,按照严谨的逻辑塑造良好的审判文化形象、打造先进的政法文化、法院文化、审判文化品牌,才能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真正统一。
法院文化建设 1、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务虚与务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有着内在联系。务虚是解决......
法院文化建设1、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务虚与务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有着内在联系。务虚是解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提升法院审判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和有意义。下面是我......
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几篇法院审判管理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法院审判管理工作总结范文1××法院审判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