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教学论复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论复习”。
第一章练习考点
1、化学教学理论的最基本内容:化学教学目标、化学教学内容、化学学习任务、化学学习活动、化学教学活动和化学学习评价。
2、化学课程:是指学生通过与化学教学有关的有目的活动所主动获得的全部经验。
3、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设计和实施的课程。
4、三阶段 指
义务段、高中必修段、高中选修段
两类型 指
“必修”、“选修”
三层次 指
学习领域、科目、模块
5、化学课程标准主要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和 实施建议。四部分构成6、教学教材 是 化学课程理念和化学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和一定的呈现形式加以展开和具体化、系统化的材料。
第二章练习考点
1、教学目标的功能:(1)指导化学教学内容与化学教学方法的选择;(2)为化学教学内容提供依据;(3)为化学教学评价提供依据;(4)指引学生的化学学习。
2、制定化学教学目标的依据:化学课程目标、化学教材内容、学校化学教学资源、学生的科学素养基础和身心发展特点。
3、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化学教学目标的构成要素:主体、行为、条件 和程度。
(ABCD法 对应)
(了解了目标的构成要素,就可以陈述所确定的各个方面目标)
第三章练习考点
1、化学教学内容: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化学教学目标和学生化学学习的特点,在有效利用和开发化学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经过对化学课程内容和化学教科书内容的重新选择和组织,所提供给学生的各种与化学学习有关的经验。
2、科学探究:就是运用证据对科学及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进行解释,并进行检验,从而得出结论的过程。
3、科学探究内容的构成:(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3)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4、STS教育的基本思想:①强调参与、②重视技术、③强调科学技术的价值、④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5、几种常见的化学教学内容组织形式:(1)以化学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主要线索组织化学教学内容;(2)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线索组织化学教材内容;(3)以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主要线索组织化学教材内容。
6、化学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策略:化学教学内容的组织应 ①考虑化学知识的逻辑结构、②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③考虑学生的特点、④考虑学校的教学资源。
第四章练习考点
1、化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上,也就是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不同。(1)化学学习是以“化学物质”作为研究对象的;(2)化学学习是以“化学物质”作为学习内容的;(3)化学学习是把“以实验为基础”作为学习观和学习方法的。
2、化学学习活动的一般环节:明确问题、活动探究、得出结论、反思评价。即:(定向环节、执行环节、反馈环节)
3.、影响化学学习任务制定的因素:化学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经验、学校化学教学资源、教师教学设计思想。
4、化学学习方式:被动接受式(听讲、记笔记)
主动接受式(听讲、记笔记、查阅、比较、解释)
引导探究式(实验探究、解释)
自主探究式(猜测、假设、实验设计、实验验证)
5、化学学习的特点:(1)从化学学习与化学科学研究的比较来看,化学学习是化学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过程;(2)从化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的比较来看,化学学习以“化学物质”作为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把“以实验为基础”作为重要的化学学习观和学习方法;(3)中学化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由简到繁,由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化,螺旋上升的过程。
6、化学学习任务的特点:真实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7、化学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8、化学学习任务:是指在化学教学中为实现一定的化学教学目标、落实一定的化学教学内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学习课题。
第五章练习考点
1、化学教学活动:是指化学教师为使学生顺利地进行化学学习活动,有效地完成化学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校化学教学资源的实际而采取的一系列步骤。
2、化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化学学习活动的引发、化学学习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化学学习活动的总结与评价。(定向、执行、反馈)
3、学生活动的形式:个别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
4、教师的教学行为:分为(语言行为、直观行为、指导行为)
5、常见的化学教学方式:注入式、启发式、探究式
6、化学教学实验:是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或学生根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运用一定的化学实验仪器、设备和装置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的实验条件下,改变实验对象的状态和性质,从而获得各种化学实验事实,达到化学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7、化学实验的新变化(特点):在实验内容上,注重实验的生活化和趣味化;
在实验设计上,注重实验的探究化和绿色化;
在实验呈现上,注重实验的人性化。
8、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认识论功能、方法论功能、教学论功能。
9、化学学习兴趣 分成: 感知兴趣、操作兴趣、探究兴趣、创造兴趣。
10、实验对于化学教学目标实现的功能:(1)是提出化学教学认识问题的重要途径。(2)能为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知识提供化学实验事实;(3)能为学生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4)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5)能够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景;(6)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7)是“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六章路练习考点
1、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重视化学实验室的建设(2)开发经济实用的替代性实验(3)积极采用微型实验(4)引导学生开发家庭小实验
教学资源按功能分:条件性资源(如;仪器、药品)和 素材性资源(如 教科书)2.常见的几种化学教学资源: 实验教学资源、化学教材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信息化资源、社区资源。
3.*化学教学情景*:指在化学教学中能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化学学习过程的各种景物的总和.这里的景物即情景素材,是指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学习经验的、与化学学习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学习材料。
4.化学教学情景素材的呈现方式:(1)利用语言;(2)利用化学实验;(3)利用实物、模型、标本、图片等;(4)利用信息技术
呈现教学情景素材
5.化学情景素材的主要来源:化学实验、化学史实、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
第七章练习考点
1.化学教学设计 可分三个层次: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2.课时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课前分析、项目设计、形成方案。
3.课的一般结构(一般来说,一节课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课的开始部分、中心部分和结尾部分。4.*化学教学语言的特点*: 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启发性、趣味性、教育性、节奏性和针对性。
5.板书: 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素材,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在黑板上、投影片上,用书写文字、符号或绘图等方式,向学生概括、精炼地成呈现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手段。6.板书的类型
:
授课板书、实验板书、复习板书.
7.板书的形式
:
纲要式、表格式、网格式、图示式、计算式。
8.化学教学板书的设计原则
:
体现教学核心内容,紧扣教学目标;保证板书内容的科学性;条理性和系统性相结合;做好版面设计,注意工整美观。
第八章练习考点
1.化学学习评价 :是指在一定的化学学习评价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化学教学目标,运用与之相适应的学习评价手段,通过评价者之间的“协商”,对学生化学学习情况作出价值判断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过程。2.化学学习评价的类型: 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 评价。3.学习评价的功能: 鉴定水平、促进发展、选拔淘汰
4.纸笔测验试题的常见类型: 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信息给予题、化学试验题、化学推理题、开放题。
5.化学学习档案袋评价:是指评价者依据档案袋中的材料,对学生化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所进行的一种客观、综合的评价。
第九章练习考点
1.教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选定课题、查阅文献、研究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论文。2.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
3.行动研究的核心是自我反思的螺旋式进行过程,包括 计划、行动、观察、反思。4.*论述题* 明确现代化学教师的素质。。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1.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与转变教师行为的先导。)2.良好的职业品质(教师的职业品质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外在示范性与内在感染力。)
3.多元的知识结构(现代教师不仅是实践者,而且要成为研究者因此要有多元的知识,自己不仅会教,还要有自己的教育追求和风格。)
4.完善的能力结构(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教育科研能力。)
5.多向的教育向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其他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以及社会中的教育力量进行多向的教育协调与交往。)
这些都是形成教育教学合力和进行有效工作所必不可少的。
好好安排,每天都按时起床睡觉,不用熬夜到很晚,拼命看书,这么做其实不是很有效果的,到时候一紧张就什么都能想起来点,又什么都记不太清了,要是那样,会更影响你的心态,更着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考前总复习教学反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考前复习经验(整理9篇)由网友“satopi”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考前复习经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篇1:考前复习经验 考前复习经验首先考试不能放弃,考试两天很长的时......
编写:杨勤忠《三国演义》考前复习指导一、曹操军团的崛起与强盛——编写:杨勤忠公斩颜良文丑——刘备写密信——关云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关张......
一、辨析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35分)1、教学中“讨论”就一定会让学生学会交流。(P149)⑥答:错。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课堂教学中,讨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大班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