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等值线”教学方法_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7:09: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谈高中地理“等值线”教学方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地理“等值线”教学方法

摘要:等值线问题历来是高考地理当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之一。高三地理教师及学生在专题复习中对等值线问题进行复习时,应对等值线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特征、考查地理问题的角度、常见题型和判读技巧、解题方法等有一定的了解,并熟练掌握等值线弯曲变化的基本规律,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的目的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本文分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些观点,它们是:第一,等值线的基本原理及考查角度;第二,判读等值线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第三,考题举要。

关键词:等值线 原理 考查角度 技巧

等值线是表示地理事象空间分布的重要手段,也是地理教学与检测的重要内容,其类型多,用途广。各类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是地理学习和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中学地理教材中出现的等值线很多,包括等高线、等温线、等年降水量线、等压线、等年太阳辐射量线、等盐线、等震线、等酸雨pH值线、等深线等,其中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分布图、海平面等压线图三种最为重要。它重点考查考生判读等值线图的基本技能及运用等值线分布略图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等值线的原理和基本特征,了解考查地理问题的角度,培养解题思路和学会运用技巧。

1、等值线的基本原理及考查角度 1.1基本原理

等值线的基本原理包括概念、特征、分布图的形成等基础知识要点,是准确解题的前提。关于等值线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可以等高线为例:所谓等高线,就是在地图上,把地面高程(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它具有以下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3)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全图一致。

(4)除了在陡坡和悬崖处之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也不重合。

(5)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多山越高。

(6)在相同等高距条件下,等高线越密坡越陡。

(7)等高线与分水线(即山脊线)或集水线(即山谷线)相垂直,向分水线降低的方向和集水线升高的地方突出。

从地理意义上的等值线概念是等高线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如:等温线就是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接起来的线;等压线就是把气压相同的点连接起来的线„„运用等值线表示的地图叫做等值线图,如运用等高线、等深线表示地面起伏形态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我们可以通过下表——“地形基本类型、常见地形的判读”、和图1“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来了解和认识等值线及其分布图的基本原理和等值线弯曲变化的基本规律。

(1)地形基本类型、常见地形的判读

从表可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可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读地表起伏: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顶;数值从中心向四逐渐增加为盆地;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两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由此通过判读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可为解决一些实际的工程问题(如,交通选“点”选“线”、水库选址等)提供了依据和便利。

(2)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如图1)①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为高压中心。②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为低压中心。③在等压线分布图上,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峡谷。低压槽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各点连线,叫做槽线。④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好比地形上的山脊。高压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各点连线,叫做脊线。⑤两低压或两高压之间叫鞍部。⑥等压线的弯曲与气压高低同样可以用“高的向低的方向弯,低的向高的方向弯”,即气压高的等压线向气压低的方向弯曲,气压低的等压线向气压高的方向弯曲。⑦近地面气压场中画风向:无论是以较平直的等压线面目出现,还是以弯曲的等压线面目出现,画风向是先确定半球位置(南、北),再从高压到低压画,因为近地面,所以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如图2中画A点、B点风向。

图1 图2 1.2考查角度 在等值线图上,通过等值线的形式,可以从以下一些角度考查地理问题。

①通过判读等高线来判断地形的种类(山地、盆谷、轮廓、山脊线、山谷线、陡崖)、坡度的陡与缓,计算一座山或是一个陡崖有可能的相对高度,确定山脉的走向,选择水库大坝的位置、修筑公路线的走向选择、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工程土方的估算等。

②通过判读等深线来判断海洋地形的种类如大陆架、海沟、海盆、海岭、海底火山等;甚至地形图所在的具体海域。

③通过判读等压线来判断气压中心的名称:如气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轮廓;判断不同部位的天气特征,风向与风力大小。也可以从全球范围的等压线图来判定典型的气压中心名称。

④通过判读大气等温线来判断所在地的南北半球,季节与天气,以及该季节时大陆与海洋上的气压中心,季风盛行风向(亚洲东部和南部)。

⑤通过判读海洋等水温线判定洋流的性质,洋流的南北半球位置及大陆东西岸位置,以及洋流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可通过判读等降水量线结合具体的地形轮廓判定山地的迎风坡与背风坡,具体离海远近、山脉走向;等等。

2.判读等值线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1判读方法

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一般需掌握“五读”(以等高线为例简析)。

①等值线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②等值线密度——在等高距一定时,线愈密则坡愈陡,水流愈急;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

③极值——表示某区域海拔最大与最小情况,进而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

④等值线弯曲处——一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⑤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2.2 判定技巧

在掌握基本的等值线判读方法的基础上,还需掌握一定的判定技巧:

2.2.1 根据“高低规律”判断等值线。等值线高低规律所谓高,是指等值线的弯曲部位向高值凸出,即弯曲的突出部位指向等值线数值递增的方向时,弯曲线所示部位为低值(相对)区域;等值线弯曲部位向低值凸出,弯曲部位为高值(相对)区域。即:“凸高为低,凸低为高”。高低规律的应用如: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弯曲部位向高值凸出,则该部位所示地形为山谷(低);向低值凸出则为山脊(高)。

(2)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弯曲部位指向高值,形成的狭长区域是低压槽;等压线凸出部位指向低值,形成的狭长区域是高压脊。

(3)在海平面等温线分布图中,等温线凸出部位指向低值的区域为暖流流经海区,凸出部位指向高值的海区为寒流流经的海区。同理在海陆位置或季节条件之一确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此规律判断季节和位置。

举例:若图3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a>b>c,M处等压线向高值凸出,根据高低规律,则M处为低压槽,N处向低值凸出,则N处为高压脊。图3 2.2.2利用“等值线直线辅助线”方法判读等值线。

图4 图5 例

1、判断图4中左图洋流的性质。

分析:首先,根据温度水平分布,可判定该地为北半球海域。到底中间水温高?还是两旁水温高?熟练者不难看出。如果对象是初学者,教师可在图4左底图基础上,在适当的平行方向上作一条直线。通过中点C处,作一平行上下曲线的虚线(见图4右图),直线交24℃等温线上A、B两点,中点为C。很显然,在同一纬线上(所作直线一般可与纬线平行)C处水温在22℃—24℃之间,A、B均为24℃。C处水温低,A、B处水温高,中间水温低于两旁,判断该洋流为寒流。

2、判读图5左图高空P点,低空P'点各处气压性质。(单位:百帕)

分析:首先,在高空通过P点作一水平虚线交1000百帕等压线与A、B两点,再判读。显然,可看出P点气压值在1000—1002.5百帕之间,高于同一垂直方向水平线上两旁A、B两点的气压值。由此可得出结论:P点气压比A、B处高,为高空高气压。用同样方法可读出低空P'处为低空低压区。

图6 图7 例

3、判读图6左图是山脊还是山谷?(单位:m)

分析:由于这种等值线图弯曲度最大处凸出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不好直接画直线。那么在作直线辅助线前,首先还得沿着等值线弯曲度最大地方画上一条虚线(见图6右图),再作垂直虚线的直线交260m等值线与A、B两点,中点为P。显然,P处(中间)的高程在240—260 m之间,低于两旁A、B的260m。可得出结论:图6是一处山谷。这比死记硬背容易掌握得多。

4、图7为北半球海平面等温线图,判断是1月份还是7月份?

分析:该图给出已知条件是位于北半球,并分出了大陆和海洋。根据全球海平面等温线分布规律得知,北半球北面等温线低于南面等温线,即d>c>b>a。再则,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大陆上1月份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7月份比同纬度海洋高。那么怎么才能看出是高还是低呢?如果用作辅助线方法,就容易判断(见图7右图)。

方法:作一直线(平行纬线,太阳辐射相同),在直线上陆地部分找到中点A,直线上海洋部分找到中点B。A点气温介于b—c之间,B点气温介于a—b之间。显然A处气温比同纬度B处高。也就是说,陆地比同纬度海洋气温高。那么,一定是7月份左右。由此可得出结论: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该图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为7月份北半球海平面等温线图。

3.考题举要

例1 读图8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甲位于 半球,乙位于 半球。

(2)如果甲、乙都位于大西洋,则甲洋流名称是,乙洋流名称是。

(3)如果甲、乙都位于太平洋,则甲洋流名称是,乙洋流名称是。[试题解析]本题以下的解法可通用于大气等温线。首先可以根据等温线的值从北向南增加为北半球,从北向南减小为南半球。判定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两地的水温较高,一般是中低纬海区。再假定图中的纬线是一条辅助线,等温线及洋流与同一纬线有三个交点,其中甲图中洋流与纬线交点处的水温低于两侧等温线交点的18℃,因而可判定甲是寒流(判定出是北半球,也可由高纬流向低纬是寒流);相反乙是暖流。如果是大西洋的话,甲是本格拉寒流,乙是巴西暖流。假如是太平洋,则甲是加利福尼亚寒流,乙是东澳大利亚暖流。

图8 例2 图9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系统图,读图回答问题,并完成下列要求。

图9(1)在图中用“高”、“低”分别标出气压中心的气压状况。

(2)分别填出下列两点的气团性质:A,B。

(3)分别填出下列两地的风向:A偏,B偏,风力A比B更。

(4)如果冷暖锋面均能引起降水,请写出雨区位置:冷锋雨区在,暖锋雨区在。[试题解析]这是最常见的等压线判读分析题。第一问较简单,C处气压高于四周,所以是高压;D处气压低于四周,固而是低压(气旋)。第二问和第三问判定A、B的气团性质、风力与风力大小应该是互相关联的。其中关键是风向的判断:风向点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左偏与等压线或一交角。故A处吹偏北风或西北风,可能是冷气团。而B处吹偏南风或西南风,可能是暖气团。因为A处的等压线更密,因而气压梯度力大:由于冷气团比重大于暖气团,因此冷气团始终位于暖气团之下,即锋面始终倒向冷气团的一侧。换句话说,无论冷锋或暖锋,降水区域总是位于锋面的冷气团一侧,即图中的甲处和丁处。

总之,掌握等值线地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判读技能,有利于学生综合思维方式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优化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更为有效的指导学生搞好复习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但利用等值线考查地理问题,知识综合性强,形式灵活多变,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基础知识作铺垫。因此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进行单纯的等值线的教学和复习显然是不够合理的,而应该把等值线问题融入整个教学和复习过程之中综合地进行,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取得最佳效益。如何实现等值线教学的最优化,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泉主编.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吉林:延边大学出版.2003.9

2、陈冬旭主编.高考热点、难点专题透析(地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10

3、全金发主编.3+X高考高分精点.地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4、李浔阳.有关地理教学中“等值线辅助线画法”的探索.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6.—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刘金龙,傅珍.“3+X”高考备考专题—等值线.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6.—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马建华,卞晓燕主编.锁定高考.南通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整合.地理.—3版.—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11

7、严治理,祁川军主编.新编高中总复习三考一测.地理(上册).—吉林:延边教育出版社,2003.3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摘 要:教无定式,学无定法。高中地理课教学没有现成的模式参考,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和手段,完善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初探

地理教学方法探讨在当前社会、学校、学生都不大重视地理的情况下,要想求得地理教学的良好效果,重要的途径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这样几种方法:一......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方法

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方法(推荐16篇)由网友“hshcycyjrw”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方法,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篇1: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方法 推行翻转课堂教......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浅谈高中地理“等值线”教学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高中地理“等值线”教学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