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导学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陈情表导学案及答案”。
与儿街中学高二语文有效教学导学案
课题:《陈情表》主备:朱道宝审核:张方德时间:2011-8-16班级:姓名: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
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教学重点:
1、学会鉴赏诗句;
2、理解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诗句
教学方法:师预设,生讨论,师生总结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设想:
在诗歌新授课中,我们不能做成高三的考点复习,因为学生没有对诗歌欣赏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达到做题时下笔如有神的质的飞跃。所以,在本诗的教学中,我一是注重诗歌内容的理解,二是注意把高考考点渗透到讲课中来,注重方法的传授。教学流程:
一、导学
1、导入
以杜甫晚年的图象导入(多媒体展示)
配以说明:杜甫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穷困潦倒。晚年要靠朋友接济生活,最后甚至以船为家,四处漂泊。“自古文章憎命达”,正因为如此,杜甫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民间,关注自己的内心。写出了“光焰万丈长”的诗歌。
2、解题
①从“旅”中,你能读出什么?
“旅”有“旅居”的意思。引出诗歌的写作背景,见诗下的注释
②“夜”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
与“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应。③“书怀”和那些诗句对应?
与“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对应。
3、整体感知
(生对照诗下的注释,说出诗歌的大义。如遇不懂的,提出,师生讨论解决。最后,老师给出诗句的参考译文。)
(多媒体展示)岸上的细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江上只有一只孤舟,依岸而宿。诗人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名声难道应因为文章而显著吗?做官应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我”在这世间漂泊,恰似那在广阔天地飞翔的一只沙鸥罢了。
二、质疑讨论(多媒体展示)
1、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颈联如何理解?
3、赏析尾联。
三、反馈矫正
(对1、3两个问题,请生板演,对照多媒体展示的参考答案给生打分,集体讨论这一题型的答题方法。)
1、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只有孤立突兀的桅杆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长夜。首联营造了凄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漂泊无依的凄冷之情。
星空低垂,愈显得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颔联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氛围。作者用阔大之景反衬出自己的孤苦伶仃的形象,表达出凄苦之情。(先描摹画面,再给出意境)
2、颈联用了反问的语气,若改为陈述句就是:名声不应该因为文章而显著,做官只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辞职。其言外意为:名声应该因为大济天下而显著,做官不应该因为被排挤而被辞。委婉的写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3、尾联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将自己漂泊不定的形象比喻成沙鸥,且用广阔天地衬托沙鸥,更突出沙鸥的孤独,也表达了自己的漂泊无依的凄苦之情。(判断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对这手法加以阐述;给出表达效果)
四、拓展延伸(多媒体展示)阅读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孤 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的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赏析第二联或第四联。
【学习目标】
1、了解李密所处的时代,体会文章融情于事的陈情技巧和骈散结合的语言艺术。(难点)
2、熟读背诵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古汉语句式等语言知识。(重点)
【学习时数】三课时。【课前练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意。
险衅()行()年四岁祚()薄应()门之童床蓐()陨()首猥()以微贱拔擢()日笃()责臣逋()慢 宠命优渥()庶刘侥()幸 终鲜()兄弟期功强()近岂敢盘桓()
2、本文中出现了很多成语,请识记下列词语。
(1)孤苦伶仃:(2)茕茕孑立:(3)形影相吊:(4)日薄西山:(5)气息奄奄:(6)人命危浅:(7)朝不虑夕:(8)皇天后土:
3、理解文中重要的字词含义。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夙:早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背:)门衰柞薄,晚有儿息。(薄:息:)寻蒙国思,除臣洗马。(寻:除:)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盘桓:希冀:)听臣徽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听:卒:)
4、注意下列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在文中的意思。
则告诉不许(告诉:;不许:)至于成立(成立 :)九岁不行(不行:)臣之辛苦(辛苦:)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臣以供养无主(无主:)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报:)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简介背景: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李密(224-287),西晋武阳人,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为人刚正,颇有文名。曾出仕蜀汉,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陈情表》固辞。后刘氏死,方入京任太子洗马,出为温县令,官至汉中太守。
“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陈”是意思。
“情”:①情况,事实;②衷情(孝情、苦情、忠情);③情理(忠孝之道)。《古文观止》评:“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②陈什么情?自尔悲恻动人。”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轻声诵读课文,结合注释语讲解,初步疏通课文。
2、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第一段:凄苦,悲凉;第二段:感激,恳切;第三段:真挚,诚恳;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3、指导背诵——第一段示例:
总起: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抚养【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无亲无戚【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卧【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第三段示例:
孝治大道【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不矜名节【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宠命优渥【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
希冀!】
祖母病笃【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不能废远【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
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回答问题,初解课文: ①向谁陈情?
③怎样说服晋武帝并且不引起怀疑而遭杀身之祸呢?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解说:李密在西晋建立前,曾在蜀国做官。作为一个“少仕伪朝”的“亡国贱俘”,四次征召,四次拒绝,很容易使晋武帝产生疑忌,会以为李密怀念蜀汉,不满新朝,而这可是一种违抗圣命大逆不道的行为。在逼迫甚急的情况下,李密上表陈述情由,叙述自己不幸的身世,说明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
情以动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动之,也许阴险多疑的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但是难以持久——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所以李密必须喻之以孝道大义——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
④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会怀疑李密是以孝为借口来矜守名节。李密以“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等语打消晋武帝的猜疑。
第二课时
三、赏析语言。
轻声朗读课文,把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然后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
四字骈句
对偶句式
比喻句
示例讲解: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令人动容。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以狼狈比喻自己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自比犬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四、拓展思考: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对调一下,好不好?
【课后练习】
1、指出对词类活用情况解说错误的一项()
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孑,名词做状语,像孑孓一样)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日,名词做状语,一天天)C、历职郎署(职,名词做动词用,任职)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做动词用,远离)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急于星火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谨拜表以闻
(4)逮奉圣朝,沐浴清化(5)则告诉不许(6)少仕伪朝
3、解释下列多音字
⑴ 微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③听臣微志(《陈情表》)④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陈情表》)⑤童微伺其睡(柳宗元《童区寄传》)⑵ 息
①宋将军屏息观之(魏禧《大铁椎传》)②武气绝,半 日复息(班固《汉书》)③请息交以绝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④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战国 策.触龙说赵太后》)⑤夜夜不得息(《孔雀东南飞》)⑥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⑦陈涉太息曰(司马迁 《史记》)
⑶ 期
①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龚自珍《病梅馆记》)
②良马列期乎千里(《吕氏春秋•察今》)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④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全祖望《梅花岭记》)
4、翻译下列句子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5)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6)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7)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陈情表预习学案时间2012.03.09 一、学习目标:2、积累文中主要文言实词和虚词。3、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作者巧妙的语言表达技巧。4、深切体味作者的至孝深情,继承孝敬......
冉君【预习导读】★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李密的生平、文章写作背景。2、了解本文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评价。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诵读全文,基本了解文章大意。★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陈情表》导学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陈情表》导学案【学习目标】1.课文相关资料及重点字词积累。2.理解课文的主题和表现出来的深厚感情。3.体会作者巧妙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习难点】通过诵读把握课文,领会作者......
《陈情表》导学案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