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家校培养学生责任感”。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府店镇缑山中学
李丽霞
二零一三年十月
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目标:
1、引导家长分析学生家庭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2、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需要搭建家校结合的桥梁。
3、明确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明白孩子家庭责任感缺失对孩子及家庭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教具准备:毛巾或眼罩,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家长与孩子互动。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各位家长,大家好,非常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参加今天的家长学校的学习与探讨,我和你们的孩子一样非常感谢你们的关心和支持!
二、看小品:《网络悲情游戏》
刚才的小品暴露出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时时刻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小品中的家长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在孩子面前是那么软弱、无奈,时而唠叨时而恳求,不顾自己的心脏病无微不至地甚至是低声下气地照料着孩子,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可怕的冷漠!实在令人伤心。实际上,孩子的这些行为,是家庭责任感的缺失。
三、孩子缺乏家庭责任感的原因
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都缺乏责任心呢?来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组镜头。
镜头一:“赶紧上床睡觉,这些玩具妈妈来帮你收拾。” 镜头二:“宝贝别动,小心把衣服弄脏了。”孩子不小心弄撒了水,妈妈正自己拿抹布对要擦桌子的儿子说。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有责任心,可孩子的责任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在一定的年龄自动出现。责任感需要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经历和体会。造成孩子缺乏责任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孩子没有独立负责的机会。我们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致使孩子没有机会独立做本该由他们负责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他们的责任意识被逐渐抹杀或淡化了。比如:孩子迟到了,家长解释孩子迟到的原因是自己睡过了头,忘了叫孩子,不怨孩子;孩子完不成作业,有家长就打电话解释完不成任务的原因,自己承担责任。许多父母把无限的爱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孩子衣服从来就没有自己洗过,吃完饭就把饭碗推到一边,玩过的玩具随手就扔,被子要让妈妈代叠,洗脚要让妈妈打好温水„„孩子们就这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本来是他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全都由家长代劳了,应该自己负的责任全都由家长承担了。如果孩子想帮家长干点什么,家长便会说把你的学习抓好就行了。父母对回报有错误的想法,认为孩子成绩好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渐渐地孩子认为什么事都与他们无关,唯有学习、读书才是正经事,只要书读得好、成绩好,什么事都好说。因此,他们变得“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再关心别人,不懂得爱别人,不再“多管闲事”,以至于长大后,孩子们变得无情无能、无责任感、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周边的人为他们付出的再多,在他们的眼里也是理所当然的。说实在话,家长替孩子做得越多,照顾得越周到,孩子就越不会料理自己的事情。
第二、我们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对自己负责,如何对别人、对社会负责。
父母是孩子终身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缺乏责任感,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其抱怨,不如采取措施,教会孩子对自己、对别人负责。孩子的责任感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我们细心呵护、耐心引导。
四、小结:
列夫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要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意义重大。然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有资料显示,在家庭生活中62%的家长包揽了许多本应该孩子去想、去做、去负责的事情,59%的孩子不愿主动为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更有73%的孩子根本不了解什么是家庭责任感。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变观,必然将影响到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因为家庭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无论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眼,还是从整个人类的未来着眼,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势在必行,时不可待!
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呢?
五、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一)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需要搭建家校结合的桥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步入社会的起点,也是每个人在社会上奋斗的港湾,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就需要所有家长的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不断增强家校联合的力度。及时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在校的表现。同时,还要以家庭为阵地开展了多种体验活动,来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有哪些好的方法呢?比如: “当好小家,管好大家”、“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父母一日工作生活调查”等活动,让孩子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一个小“岗位”,把当一天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体验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等家务活,或者跟父母上一天班,体验父母工作的辛劳,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为父母排忧解难,学会生活自理。从而更尊敬长辈,尊重父母,培养“我爱我家”的家庭责任感。
(二)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需要从认识上加以引导
孩子没有家庭责任感,是因为他们对家庭责任感缺乏认识,不知道自己应承担什么家庭义务。作为教师,我们可以积极引导他们经常想一想、说一说“父母辛劳的一天”,体会父母的艰辛,想一想:我应为家里做些什么?已经做了些什么?还能做些什么?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引发孩子的家庭责任行为。
(三)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需要从情感上加以激发
孩子的家庭责任感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是人行动的动力、毅力的源泉。德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现阶段的少年儿童对命令式的方式会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这点启发我们要让孩子把对家庭负责任看成是一件“我要做的事”、“我愿做的事”。从而激发孩子的爱家情感,引发孩子的家庭责任行为。
(四)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需要从行为上加以巩固
行为教育的原理告诉我们,良好的心理构建主要通过实践行为来完成。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地实践,需要从行为上加以不断地巩固。
1、要从平时做起。从平时做起,就是要从家中最经常的事做起。比如可以开展 “小鬼当家”活动,要求孩子每天记家庭日记帐,了解家中一天的收入和支出,使孩子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家中的每一件事,做家庭的小主人。有一位孩子曾在他的体验日记中写道:“当奶奶看到我用„当家‟一月好不容易节约下来的几十元钱为她买来生日蛋糕时,热泪盈眶。而我也深深地感到家的温暖……”这一切都能使孩子亲身体会到做家长的辛苦和尽职的快乐。
2、要在困难时表现。每个家庭难免会遇到困难,发生一些令人忧愁的事。这正是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的绝好时机。作为家长我们应敞开心扉,向孩子讲一讲家长的苦恼、家事的烦琐、工作的困惑,使孩子懂得父母之不易,生活之艰辛,产生为父母分担忧虑的念头。引导孩子思考:家里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教育孩子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主动为家庭承担责任。
六、“盲行”游戏
孩子为家长蒙上眼睛,小心搀扶家长到提前布置的场地“体验人生路”,然后重新回到自己的座位。在行走过程中,不能用语言交流,只能以动作暗示。
七、总结(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家》)
我想通过这样一个游戏,请家长体验在黑暗中被搀扶行走的心情,更让孩子体验搀扶的艰难,了解父母的艰辛,进一步增强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这也正是本次学习与探讨的目的所在。
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七(2)班主题班会家长分析:1、长辈的教育,包括老师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误导着孩子的思想。2、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出现偏差。 学生分析:现在的学生......
全国家长学校优秀教案征集评选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家长分析:1、长辈的教育,包括老师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误导着孩子的思想。2、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出现偏差。 学生分析:......
家庭责任教学目标认知1、懂得子女作为家庭成员要为家庭的幸福美满出一份力。2、明确当好家庭小主人主要应做到哪些。情感1、激发产生对家庭的责任感。2、愿意做家庭小主人。......
学生集体责任感的培养◇安良小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模仿性强,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集体观念正在形成,但道德知识水平还比较低,对日常生活中基本准则虽然知道一些,但往往不能自觉......
怎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龙源学校刘树平一、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班级中举办了“我与班级”的讨论会,让学生理清自己与班级的关系,明白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明确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