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_囚绿记答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6:53: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囚绿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囚绿记答案”。

《囚绿记》教学设计(一课时)

太白中学

沈晓娟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和写作手法。

3.体味作者行文曲折的生动表达出的向往光明、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学习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和写作手法。难点:正确理解绿的内涵和写作意图。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要求学生用成语说出看完图片的感受(PPT常春藤)。如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生机勃勃、朝气蓬勃等。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欢的颜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的颜色。这样充满生命力的绿色,我们“求”之不得,可有人却偏偏要“囚”住它。要想理清其中缘由,请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二、读“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阅读过程中注意圈点生字词):作者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请用一句话作简要概括。

(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2.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在横线上填字分别概括事情的过程。方法:快速阅读,划出关键词句,用规定符号圈点勾画填写。

()绿——()绿——囚绿——()绿——()绿(遇绿→ 赏绿→ 囚绿→ 释绿→ 怀绿)

学生思考交流,所填字只要符合文意即可。

三、悟“绿”——品读悟情,感受绿的形象

(一)初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前)

1.通过对文章内容由概括到具体的了解,可以看出作者对绿有着怎样的情感态度?(喜爱之情)2.朗读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找出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生自由朗读,圈点批注。)

3.作者为何对绿情有独钟?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明确: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并不感到孤独,„„(择绿的原因)

②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囚住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囚绿的原因)

(齐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4.创设情境,与绿对话:选用文中语句,以“我欣赏你,因为你是

”的句式说话,表达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体会绿的形象。

5.归纳总结绿的内涵:在这一阶段,作者心目中“绿”是的象征。(生命、希望、慰安、快乐)

(二)深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后)

1.“囚绿”后,作者对绿的认识又是怎样的?找出文段中描写囚绿后绿的形象的语句(用自己习惯的符号圈点批注)。思考:被囚的绿藤又是怎样的?其中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处?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①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面长得更快。②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③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④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2.深入探究绿的内涵:你对绿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引导学生围绕最有感触处来感受绿的新形象。

(资料补充: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你爱国吗?”“爱国”“赞成南京政府(汪伪政权)么”“不赞成”“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政府中国?”“绝对不能征服”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

(总着朝窗外的方向)(可见绿具有“坚贞、执着、顽强不屈、向往自由、光明”的可贵精神。)

教师总结:绿是自然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它是希望,是执著的使者。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由浅入深,感受到了绿的自然之美、绿的执著之美,对绿的形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四、析“情”——品析悟旨,探究写作意图,朗读文章最后一段,引发思考: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表达一种怀念之情吗?方法:结合文中反映时代背景的有关信息,和作者简介资料等理解写作意图。(见PPT)①陆蠡其人:

陆蠡,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幼时有神童之称。著有三本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陆蠡貌不轩昂,语不惊人,服装俭朴,不善交际;心地坦白,对朋友至诚至义;“不愿说好听的话,不肯做虚夸的事”,“喜欢埋头做事,不求人知”。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年仅34岁。②陆蠡其时其文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本文写于1938年,即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当时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被迫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了开来。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于是他回顾了一年前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沉默、内向的性格,使他的行文含而不露,抒情深沉委婉。

自由讨论,达成共识,明确:除了怀念之外,作者在写此文章时,还有一种懊悔、自责,更有一种祈祝之情。作者希望有一天能重见常春藤,其实是在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至此,“绿”不仅仅是指那棵普通的“常春藤”了,它是“向往光明、自由、坚强不屈的广大人民”的象征,作者由绿及人,以此表达自己的心声。

写作意图: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四、拓展延伸

1.本文给了你哪些深刻的人生启示?

教师点拨: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求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零!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比如:司马迁、邰丽华、周婷婷)2.写写眼前这只笼中之鸟(PPT)

指导:抓住外形、神态、心理进行描写,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试着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借物抒情、托物言志。200字左右)

五、布置作业

请你模仿绿藤的口吻,以“朋友,我想对你说„„”的句式对作者写一段话,表达绿藤对作者囚绿的理解之情。

囚绿记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体味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学习反复、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法学习本文主题,圈点批注法品味语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

囚绿记

《囚绿记》教学设计南通市通州区忠义初中陈路遥教学目标:1.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2.能够抓住文中直接抒情语句......

囚绿记

《囚绿记》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散文的相关知识,包括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以及“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现手法。2.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3.了解如何运用象......

囚绿记

《囚绿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文中运用拟人、比喻、象征等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重点)把握文章感情线索,透过文章对绿的描写,理解文章的深刻主旨。(......

囚绿记

《囚绿记》教案 教学目的: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2、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3、了解有关语句的深......

下载囚绿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囚绿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