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龙中心学校沈华玲 摘要:动手能力是指实践能力,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课堂教学及其他教学形式无法代替的功能。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基础做起,从简单做起。学生要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教师用精湛的实验操作技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并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为实验的成功打下基础。凡是涉及实验操作技能的内容,我们舍得花时间,在课堂上逐项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习惯与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原则方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理论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的能力。动手能力是指实践能力,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现在很多学校在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以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在抑制学生的创造才能。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必须引起广大教师们的高度重视。
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课堂教学及其他教学形式无法代替的功能。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既是物理学科特点所决定,也是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
一、拓宽学生动手实验的范围。
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教师演示性实验、学生实验、课后小实验。近年来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内容。目的之一就是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演示实验由老师在讲台做,学生看。学生实验中好准备器材,费时少的学生分组做做。不太好准备实验器材,实验室条件落后的就由老师代办,甚至以讲代做。课后小实验完全放手,让学生课外完成,是否做了,不落实,不检查。这样以来,看似很多能锻炼学生动手肥力的实验所剩不多。很是可惜。我觉得我们要想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得拓宽学生动手实验的范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创造更好的平台。
1、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常,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而演示实验由教师操作,虽准确、成功率高,但经常由于人多,学生看不见或看不清楚影响了实验效果的发挥。对于学生而言给学生的印象不是很深,不利于其动手能力的培养。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当然,并不是要把所有的演示实验都改为探究实验。演示实验仍有它的作用,而且有的实验由于条件所限只能由教师操作。这要求教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处理。
2、重视落实课外小实验的实施
物理小实验(小制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中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这些小实验(小制作)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简单易做的,可以由学生自己取材,自己动手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复杂的,特别是小制作和设计实验,教师给予指导,甚至做出示范。如何讲小实验落到实处,关键是教师。这些小制作可以课堂展示,可以写成论文。可以定期评比。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原则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基础做起
强化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初中物理设计到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如刻度尺、量筒、秒表、天平、温度计、测力计、压强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物理大纲要求“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以达到熟练地、正确地读数。如何让学生学会这些东西?得放手让学生拿到实验器材,去观察,去操作,去领悟。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学教材,根据教材说明来动手练习使用这些工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容易错误的地方进行指导、点拨。只有这些基本工具学生很会使用了,他们才会在探索性实验中更好的创造。
2、培养动手能力从简单做起
现在很多的学生都是家中娇生惯养的“宝贝”。从小缺少动手能力的锻炼、缺乏基础。所以在培养动手能力的时候,学生很容易知难而退。简单实验,使学生觉得物理是可亲近、可理解、可成功的,学生们应该会主动
学习,并且将自己的兴趣最大程度地表现出来。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时,我在进行新课前,先给学生每人发一个小凸透镜,让他们透过透镜看看远方的景物,看看自己的指纹等等。学生纷纷行动起来,接着就热闹了,有的看见了远方倒立缩小的景物;有的看见自己指纹放大了;有的试着看书上的字等。这一简单的游戏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学生动手欲望。为学生系统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几种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做实验过程的每一步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示范过程,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教师用精湛的实验操作技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并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为实验的成功打下基础。其次要求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教师可边讲边做,通过规范的讲解演示,使学生理解实验成功的要领和技巧,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
2、放手学生做实验
以观察实验现象从而获取物理知识的实验放手学生去动手做。这些实验一般比较好操作。教师少讲甚至不讲。例如:音叉实验--敲击右边音叉观察左边音叉有什么现象?将硬币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吹硬币看到了什么?等等。这些实验让学生根据书本要求自己操作就好。教师讲得太多没什么意义,反而给学生束缚的感觉。
3、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
现在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实验数量多,而有些实验按课本上操作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对很多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成功率高,效果明显。例如在做压缩空气使棉花燃烧起来那个实验。瓶底只放一团棉花,实验时不太容易让棉花燃烧。若加一点点火柴头碾成粉末放在棉花团里,实验效果就特别显著。
4、实实在在抓好学生实验。
凡是涉及实验操作技能的内容,我们舍得花时间,在课堂上逐项对学生进行训练,按照“讲清原理,示范操作,学生练习,巩固提高”的四步曲训练操作程序,培养学生的习惯与能力。根据学情进行实验编组,注意能力强弱的搭配,以便人人动手,互相纠正,反复练习,达到人人能独立操作的目的。物理实验室在周一、周三、周五课余时间开放,让少数不达标的同学做实验,教师跟班辅导,直到学会为止。严格考核学生实验,每次实验均安排相应时间,按照评分细则认真考核,及时通报学生考核成绩。
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的动手机会和动手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实验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更好的去动手、去实践、去创新。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
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张娟 龙华店中学一级教师摘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代写论文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综合能力培养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综合能力培养论文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其学习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物理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有重视物理实验,才能深入了解物理......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理学最基本的方法。新一轮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而观察能力的培养又是培养实验素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