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文言文第二篇”。
暑期作业:文言文
(二)(一)《小石潭记》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佁犬牙差凛 liè清 chè 2.文学常识填空
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选自
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⑴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行: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游: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_________蛇:_________
⑸ 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凄:_________寒: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⑴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①“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 ______”呼应,又为下文的“_____,_______”埋下伏笔。
②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③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6.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
景,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记承天寺夜游》
1、为下列加点的字准确注音。
欣然起行()遂至承天寺()..
怀民亦未寝()藻荇交横()...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念无与为乐者念:.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
(3)相与步于中庭于:.
(4)盖竹柏影也盖:.
3、《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
家。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5、默写
(1)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2)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它与“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庭下如积水空明。()(2)藻荇交横。()
8.作者笔下月景的特点是,本文是以顺序来展开描述的。9.①段运用了;②段运用了的表达方式;③段
运用了的表达方式,作用是。
10.文中的“闲人”是什么意思?“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对自己是一个“闲
人”抱什么态度?
11.苏轼对月光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在很多诗文中都描写了月光,例如著名的《水调歌头》写月光“转
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洞仙歌》:“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这些句子都采用了什么手法?本文中也有
类似的句子,请找出来,并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陋室铭》
一、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一种的文体。这种文体有的特点。
3.(1)水不在深,(2),草色入帘青。
(3)斯是陋室。
二.解释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5.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6.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
文采用了的写法。
一、1.刘禹锡,梦得,唐朝人
2.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用韵
3.有龙则灵;苔痕上阶绿;惟吾德馨
二.1.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鸿:大;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3.素:素朴;金经:佛经
4.丝竹: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
5.名:著名
三.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3.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4.有什么简陋的呢?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借物抒情
(四)《送东阳马生序》
1.本文作者,字,号,浙江金华人。明初家,本文是一篇赠序,赠
序是指,内容多是。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2)无从致书以观()..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4)弗之怠()...
(5)走送之()(6)不敢稍逾约()...
(7)既加冠()(8)无硕师名人与游()....
(9)尝趋百里外()(10)门人弟子填其室()..
(11)未尝稍将辞色()(12)援疑质理()....
(13)或遇其叱咄()(14)俟其欣悦()...
(15)负箧曳屣()(16)持汤沃灌()...
(17)以衾拥覆()(18)寓逆旅主人()...
(19)腰白玉之环()(20)烨然若神人()..
(21)緼袍敝衣()(22)略无慕艳意()....
3,找出本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2)同舍生皆被绮绣..
(3)与之论辨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
(3)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
(6)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与“”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
录原文回答)
6.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
7.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
8.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
9.根据要求默写: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10.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11.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
(二)课外文言文(一)(10分)【2013年广东附加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日:“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鹬日:‘今日不雨......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复习(五)《六国论》一、课内检查(一)翻译下列句子(圈划重要字词,若有特殊句式点出)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
简易文言文练习(二)一、壁下鼠 城南有粮仓,仓后一壁无故圮(pǐ,倒塌)。掘之,得死鼠近一石,其巨者形几如猫。盖鼠穴壁下,滋生日众,其穴亦日扩;及壁下全空,力不任而覆压也。噫!方其坏人之屋......
文言文断句练习21、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