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介绍及学习规划方案_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6:19: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新祥旭考研】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介绍及学习规划方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2012年9月8日,针对我国财政发展改革的重大需求,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方面建设的需要,在财政部的直接领导下,由中央财经大学牵头,联合我国最重要的2家国家级财政研究机构(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财政部部属高校(现为财政部、教育部与相关省市共建院校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财政部直接管理的3家国家级财政会计实践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成立了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经过了一年的建设,2013年主要在组建方面与机制运行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一、中心组建方面

中心建立了11个跨学科研究团队,1个中国财政数据中心,22处调研与实验基地,与3家企业签署协同合作协议,协同8个

省级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并基本建成了覆盖和辐射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社会科学研究实验网络。

1.组建团队

2013年,在充分发挥各协同单位的财政学科优势,整合国内著名财经院校优势学科资源,汇聚财经相关学科顶尖研究人才,把握国家财政经济发展战略决策需要的基础上,经广泛论证和征求意见,中国财政发展协调创新中心确定了第一批建设团队,包括5个研究团队、6个研究所和1个数据中心。这12支团队研究领域包括财政基础理论、区域经济、税收制度、国防经济、国际税收、财政史、公共医疗卫生、政府预算、资产评估、气候与能源、政府债务以及财政数据库等领域。项目的选择主要面向国家急需和行业急需的重大科研课题。以基础研究为核心,配置科研梯队,以世界顶级智库为目标,致力于科学前沿和国家中国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各研究团队通过中心内部人才流动,对外招聘等制度,吸收了来自校内的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政府专家和企业高管人员,形成了跨学科、多层次、宽领域的人员结构,为解决财经领域相关研究问题进行专业化的研究。

2.与政府部门建立密切协同关系

2013年,中心进一步密切校政协同机制,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心协同创新平台的优势,与北京市财政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市国税局、地税局等部门签订协议,共建相关课题。

3.与企业平台深化协同机制

2013年,中心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机制,与社会企业深入相关项目的研究,促进协同机制下人员、资源、技术的流动。经过前期与企业的合作基础,中心与昆明万德科技有限公司、高新达安健康产业集团和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扩大合作范围,共同参与建设更多研究项目。尤其是昆明万德科技有限公司,从2013年1月开始到2017年,在未来四年中,将与中心协同建设中国首个财经数据库,为国内外研究中国财政问题的专家学者提供中国近几十年的财政解密数据,以便开展相关研究。

二、中心2013年建立并运行机制体制改革

中心2013年运行各项机制,为中心的项目开展和研究提供了机制保障。

1.建立以财政部为主导、行政驱动为初始动力、以重大任务为链接纽带的科学研究“无障碍通道”,形成社会科学研究与实验的新模式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财政部的主导,以行政驱动和重大任务为动力与纽带,建立了一个“研究对象-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财政部-中央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部门-研究实验对象或地区”的科学研究无障碍通道,开创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与实验的新模式。如图所示。

图1 社会科学研究与实验模式

2.建立基于“云”的协同研究机制,形成“全球财政研究协同与聚合平台”

2013年1月,通过建立国内第一家“中国财政数据中心”,在财政研究领域引入了计算机科学中“云技术”,建立了基于“云”的协同研究机制。

全球研究动态推送:全球研究者只要加入中心研究系统,就能在很短时间内,利用中心研究系统平台,了解到财政领域同行们的研究动态,寻找协同创新的“结合点”;

历史脉络自动生成、研究信息聚合与分享:借助“云”技术,加入“中国财政数据中心”研究系统的研究者,可以大大减少文献搜索时间和成果检索时间,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研究方向的历史脉络,找到可能的众多潜在创新点,同时,利用手机端的app功能和电脑端的云处理,实现中心研究人员的实时联动,以及研究信息的聚合、分享与聚类搜索;

3.建立“全球研究中国财政问题权威数据库”

经过1年的建设,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机制和程序,供全球研究者利用已经建立的数据库资源。关注中国财政问题的全球研究者,能够根据研究需要,依据中心网站上公布的数据列表,向“中国财政数据中心”提出数据申请,“中国财政数据中心”进行审核后,以“加密包”的形式向申请者发送数据,并与申请者签订附电子签名的数据保密协议和数据使用协议,使用这些数据的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研究者必须和中心共享。

4.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研究“协同创新链”体制

该研究体制可表述为:“财政跨学科问题的新发现、理论模型的提出、实证数据的收集和挖掘、理论模型的检验、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业化社会化、再次发现新问题”的创新循环。

图2 “协同创新链”体制

5.建立了全球人才协同创新招募机制

中心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善的研究人员聘用与流动机制。中心网络系统接受全球各个学科领域研究者的注册申请,并对申请者真实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研究者将获得中心官方认证,拥有中心网络系统登陆权限,并通过手机端app和电脑端,享受中心的全球研究动态推送服务、历史脉络自动生成服务以及全球协同招募服务。通过这种方式,把全球各类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公务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企业人员最广泛、最大限度地结合在一起。

“全球人才协同创新招募机制”如下图所示。

图3 全球人才协同创新招募机制

6.建立全球财政“青年教师与学生协同”培养机制

2013年7月开始,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通过项目制培养、学术训练营计划和“六校联合培养实验班”,开始每年在全球培养财政领域青年教师20人、学生170人。中心每年定期招募全球财政领域的优秀人才110名左右(主要包括青年教师20人和学生90人,其中从中心六所共建院校选拔学生70人左右,余下20名左右学生的招募实行全球选拔,接受来自各国的优秀人才的申请),按需进入协同创新链的各个环节,通过项目制、训练营和实验班机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化思维。

▲全球学术训练营

中心从2013年开始,每年7月—8月,定期举办“全球财政学术训练营”,邀请世界知名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向全球具有潜力的青年教师,提供两周的学术、教学方面的集中训练。

▲六校联合培养实验班

中心从2013年开始,每年4月份从中心六所共建院校中,选拔50名优秀一年级本科生、15名优秀一年级硕士生和5名优秀一年级博士生,进入“六校联合培养实验班”。实验班分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层次。实验班在中央财经大学大学集中培养,学生住宿和管理由中央财经大学负责,所有学生不脱离原学籍,但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均由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所进行设计,并由中心组织六校师资安排教学工作,同时,对学员实行项目制管理和培养,学员被选拔后,即加入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各研究团队,研究情况作为毕业时的重点考核内容。

中心对实验班学员实行协同培养模式,采取“学习+交流”的培养模式,学生在学校上课期间,中心强调宽基础的通识培养,着重强化数理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寒暑假期间,学生可以在中心下属各高校以及中心合作机构之间进行交换,以扎实的专业教育为主,强调实验实践和科技创作,提升学生创新素质;同时,中心安排和资助研究生不定期进行国际交流,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了解最前沿的学术动态。

目前,六校联合培养实验班实行本硕博联动机制,通过考核者,自动升入硕士或博士生阶段,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承担所有的协同培养工作,协同培养学员毕业时获得各校所颁发的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中心授予荣誉学位证书。

复习规划:中央财经大学考研专业课全年复习规划

1.基础复习阶段

着重基础知识的系统理解和梳理。该阶段要保持踏实认真的态度,深入研修。

建议复习专业课时可以交叉进行,一天可以看两门专业课或更多。可交替进行,减少疲劳,提高效率。

该阶段可以认真听听辅导班的课,仔细看书,做好笔记,增进对

专业课知识的理解。

2.强化提高阶段

该阶段要对照真题进行复习,深入分析考点,对重难点进行反复的研究。在这个阶段的复习中,需要把在基础复习中看过的书的内容进行整合,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该阶段要大量地做练习,并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找出复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检验自己知识点掌握的程度,并且要反复地看书,消化考点。

通过强化阶段的学习,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完全掌握了各个知识点,能熟练应用这些知识点去解决实际问题!

该阶段要背诵和记忆相关概念和理论。3.冲刺阶段

找出对自己来说价值最高、效率最高,也就是脑力活动的最佳时间段,把重点的。难度大的任务尽量安排在这一时间去做。由于考试时间是第一天上午政治,下午英语,第二天上午专业一,下午专业二,所以在复习时可以适当的根据考试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复习时间。同时要在后期进行模拟考试,主要练习自己的答题速度,因为专业课考试看似题目不多,但是需要写在答题纸上的字数要求有很多,大部分考生都反应考试时间不够或相对比较紧张,因而平时一定要加快自己的答题速度。

在冲刺阶段,最好要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

态,积极应考。

只要认真复习,脚踏实地的看书,考出好成绩,并不是难事。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夏令营安全责任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夏令营安全责任协议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于2015年7月20日至24日举办2015年“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夏令营”(以下简称“夏令营”)。为保证......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英语总体复习规划新祥旭考研

亲爱的宝宝们,2017考研英语落下帷幕。不管结果如何,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平心静气的等待结果。所谓胜不骄,败不馁,每一个坚持自己梦想,并为之而努力的人,都值得赞扬!总体来说,今年考......

中央财经大学投资学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经验、考研真题新祥旭考研

2018年中央财经大学考研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辅导班、复习规划 2018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 初试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801经济学《......

【新祥旭考研】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目

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目701 法学综合一 《法理学导论》(初试必读)第二版 舒国滢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法理学》(初试选读) 舒国滢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中央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考研必看经验分享新祥旭考研

距离复试结束也过去半个月的时间了,结果也知道了,录取了。我是二战央财,连续两年报的国民经济学。两年的努力有了结果,心里很高兴,想和各位研友谈一些考研的感受和认识,如果有说的......

下载【新祥旭考研】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介绍及学习规划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祥旭考研】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介绍及学习规划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