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岩岛对峙事件探析中国和平外交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外交事件”。
装订线
装订线
从黄岩岛事件看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摘要:2012年5月10日,菲律宾海军企图在南海中沙群岛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及时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了对峙。由此引发的南海争议问题愈演愈烈,然而菲方意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甚至将美、日、韩、印、越等国卷入这一事件,继而达到自己争夺南海资源的根本目的。此次对峙事件中,面对菲律宾的无理挑衅,中国在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原则下,积极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南海危机,这一点符合科学发展的观点,同时也响应着时代的主题。
一、南海争议问题的产生和外交背景
海洋水域的争端主要是指因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划界而产生的争端。所谓的“南海问题”,是指南海周边“六国七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在南海岛礁归属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
上世纪70年代开始,越南等国对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并以军事手段占领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到目前为止,越南占领了南沙29个岛礁,基本上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人把南沙群岛比做“抵在菲律宾腰间的一把匕首”。目前,菲律宾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的10个岛礁。其中,第二大岛中业岛已被菲律宾设为南沙群岛的指挥中心。
此外,马来西亚还占领了3个岛礁,在所占岛礁上有驻军和简易的飞机跑道。文莱对南沙油气资源的掠夺不甘人后,目前已开采油田9个,气田5个。印度尼西亚则宣布对8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传统海疆享有“主权”。而中国目前实际控制的岛礁仅9个。
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南海争端问题提出了两个选项:“一个办法是我们用武力统统把这些岛收回来;一个办法是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1[1]”中国从亚太地区稳定与繁荣的地区的利益出发,坚持“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但是,近年以来,越南、菲律宾等国一再将中国的理性、大度、忍让视为坚持和平崛起的中国的无奈选择,不断冲击中国的利益底线。
1279年中国的元朝地图标记,引申到近现代科考的文献记载发现黄岩岛确实是属于中国的。文章摘编如下:斯卡伯勒礁(即黄岩岛)确实属于中国,早在元朝1279年中国就已发现并在地图上对其进行了标注。2[2]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渔民从那时起就在这里活动。实际上,当时在蒙古统治者忽必烈手下工作的天文学家,工程师兼数学家郭守敬对南海进行了测绘。作为菲律宾国人,善且有人承认黄岩岛是中国的,而我们也应该坚定不移地在国际上公开承认黄岩岛是中国领土不可侵犯的一部分,把这段历史摆出来,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让他们瞧瞧黄岩岛究竟是谁的!
装订线
装订线 1[1]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系统提出解决海洋争端的战略思想 2[2]菲律宾投资家维克托.阿齐斯发表署名文章《它属于中国》
有效的行动
4月20日中午,中国最先进渔政船“渔政310”到达黄岩岛海域,随后一段时间在此海域巡航,重点保护在该海域正常生产作业的中国渔船渔民的安全。今年以来,中国渔政已经组织了近20航次在南中国海海域执行巡航执法管理和守礁工作。
“目前中国通过渔政执法和海监船执法来捍卫海洋权益和领土完整,并保障中国渔民在黄岩岛海域的正常作业和安全,这套办法是行之有效的。3[3]”
无论是中国海监部门的船只,还是渔政部门的船只,都仅仅是有限武装的公务船,用公务船和菲律宾海军舰艇以及准军事化的海岸警卫队船艇进行对比,无疑已经弱化了“大国威胁”的色彩。
5月初,中国海军军舰驶向太平洋公海,包括两栖舰和导弹驱逐舰,舰队采用雁形编队航行,都是南海舰队最具战力的舰艇。其中重达1.8万吨的“昆仑山”号两栖舰是中国海军最大型作战舰之一。中国国防部此前曾表示,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赴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训练,是年度计划内的例行性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
针对中国海军此次在靠近菲律宾北吕宋地区的西太平洋的军事演练,菲军方发言人伯格斯上校13日首次做出公开回应,称任何国家的军队都有权在国际水域进行类似的军事演习。伯格斯强调:“只要中国不在菲律宾领海内进行军演,我们都认为没有任何问题。”
在黄岩岛事态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中国军方高层也对此进行了回应。4月24日,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军方的行动,将根据国家的外交需要。但梁光烈也指出,他相信黄岩岛事件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4月26日,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表示,中国军队将密切配合渔政、海监等部门共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军队是中方外交维权的重要后盾。军方的表态首先应该理解成是配合中方的外交,但不是配合去打仗。和平发展是如今时代发展的最大诉求。4[4]”
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5月13日刊发了一篇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温冰撰写的文章。温冰在文中称,在解决此次黄岩岛事件上,战略克制和有限行动让中国在外交上保留了继续采取行动的空间,既达到实质效果,也让中国把握了战略主动权。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也要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来提升自己捍卫和平及主权利益的手段和能力。在应对此次中菲黄岩岛事件上,中国外交统筹了维权与维稳的辩证关系。”5[5] 1.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发生以后,虽然中国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向菲律宾政府发出和平解决的声音,但菲方却无视中方的严重抗议与交涉,先是煽动南海诸国对中国“侵略行为”站队声讨,试图将南海问题复杂化、国际化,后来甚至狂妄的将黄岩岛更名为“帕纳塔格礁”,但是国际社会并不买菲律宾的帐,多数南亚国家对于菲律宾的行为不为所动,能够保持谨慎客 观的态度,甚至有菲律宾学者在菲主流传媒上发表文章论证黄岩岛属中国,从这些外界对事件的反应中我们可以看出菲律宾挑起的这项纠纷在国际上是失道者寡助的。
3[3]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董漫远《中国新闻周刊》 4[4]王嵎生《中国新闻周刊》。
5[5]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董漫远。
对于菲律宾多多逼人的态势,中国并没有仿效美国的霸道行径,动辄就使出经济制裁、军事打击的大棒,尽管中国已经拥有这个实力和能力。而是以王道昭示天下,所谓“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听起来了有点迂腐败,却也充分展示了不恃强凌弱、不以大欺小的王者之气、大国风范,这些外交策略从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的争取了南海的和平、稳定,因为和平是中国民众所期望的,同时也符合南海诸国包括菲律宾民众的意愿,因此中国在处理国际纠纷中所坚持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上是得道者多助的。
中国军方明确表达了态度。5月10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报《解放军报》,从历史、人类活动和国际条约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黄岩岛属于中国的六大铁证,并在另一篇标题为《休想抢走中国半寸领土》的评论文章中说:“任何人妄图抢夺黄岩岛主权,不仅中国政府不答应,中国人民不答应,中国军队更不会答应。”
到目前为止,中国在黄岩岛争议上始终保持自我克制。除了在外交上的努力,中国的主要策略是派出海监船和渔政船。中国驻东盟大使佟晓玲表示,该做法传递了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不可让步的态度,又充分显示出不以武力解决问题的良好意愿。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5月10日在另一篇评论文章中表示,以中国的实力,完全可以选择另一种作法。中国的作为再一次彰显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志。文章引用一句中国古话说,“势不可使尽,事不可做绝”,呼吁菲律宾“当有自知之明”。2.中国的和平外交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底线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高瞻远瞩的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然而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不会有丝毫让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仍然是我们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
虽然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是我们的一贯立场,但是忘战必危,在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相辅相成,是积极的策略而不是消极的策略。我们不会破坏当今有利发展的和平氛围,我们的确需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搞好经济建设。但是当别人折腾我们,尤其是在事关领土完整、民族尊严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上折腾我们的时候,我们理当有所作为,我们没有打不还手的雅兴。我们应做好充分准备,去威慑住各种武力挑衅,哪怕是狐假虎威式的武力挑衅。
3.国家的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
我国有着一段艰辛屈辱的近代史,我们深知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迅速提升,现在已经独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国,正是由于我们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崛起,使我们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而在国际事务的处理中我们逐渐成为世界和平的维护者。
当黄岩岛事件发生后,虽然菲律宾单方蓄意煽动南海和平危机,狐假虎威拉拢美国作为靠山,但是如今的中国在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发展中已经起到了互利共赢的效 果,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在亚洲最大的经济合作伙伴,因此,在处理黄岩岛事件中,虽然美国介于某些原因对菲律宾进行军事和经济支持与援助,但就事件本身表态中立,可见美国对中
菲纠纷的处理上不在像叙利亚与利比亚那样肆无忌惮的干涉,充分考虑到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谨慎做出外交决策,坚持维持中美关系回升态势的持续提升,可见中国的发展对国家安全与稳定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毛泽东曾这样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们就需要一种这样的气魄,勇气。一再的忍让,一再的秉承和平交往的原则,我们只会把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因为这件事就很简单,黄岩岛就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对黄岩岛拥有无可辩解的主权。现在菲律宾无端地入侵黄岩岛,我们就必须把他们赶出我们的领土,在这次事件中,我们必须做出必要的还击,这是正当的防卫,而不是侵略,对于菲律宾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侵略。
“尽管中国一直以来都实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但如果菲律宾一味挑衅,中国应该整合各种经济、外交资源,协调各种力量,达到统一的外交目标。在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不应也不会让步。”郑永年说。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世界经济因中国的快速发展而充满活力,其经济红利惠及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但菲律宾不肯克制妄得之心,一意孤行地恶化两国关系,其所作所为无疑对菲律宾的经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事实上,许多菲民众和企业对此越来越忧心忡忡。
中国对周边国家一贯主张睦邻友好。但菲律宾必须明白,在事关领土主权的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的底线决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普天之下,有哪个国家不是对本国领土主权设立一道不容踩踏的红线?
鉴于菲律宾不计后果地一意孤行,中方已做好应对菲方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但不论黄岩岛事态下一步如何发展,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不会变,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地区与国际环境的愿望不会变,而中国捍卫固有领土主权的决心与意志,也同样不会在任何情况下发生动摇。
一个月来,面对菲律宾在黄岩岛制造的各种事端,中国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现在,中国的应对还加了一个“有力”。没有任何国家会容忍他国任意和长期踩踏自己的领土主权红线。菲律宾政府的当务之急,不是继续一意孤行地搞小动作,而是清醒头脑,尽快回归正确道路。参考文献:
[1]李薇,从科学发展观看中国外交,2009,(6).[2]龚建华,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现实状况和内在特点,2010,(2).[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版.
第十五周国旗下讲话黄岩岛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同学们你们知道最近一个月来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吗?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泻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
中菲舰艇黄岩岛对峙17天回顾4月10日上午和中午,菲海军旗舰“德尔毕拉尔”护卫舰派出12名士兵登上在黄岩岛泻湖内避风的中国渔船进行检查。菲军水兵要求渔民们在看不懂的英文......
中菲舰艇黄岩岛对峙17天回顾4月10日上午和中午,菲海军旗舰“德尔毕拉尔”护卫舰派出12名士兵登上在黄岩岛泻湖内避风的中国渔船进行检查。菲军水兵要求渔民们在看不懂的英文......
关于黄岩岛事件留心的人会发现,黄岩岛这一原本无人知晓的小岛近来见诸报端的频率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原因很简单:菲律宾当局大肆宣染黄岩岛为其领土,接二连三地在该海域威......
第二十九期七班曾繁鑫11汽检(1)班思想汇报——从黄岩岛问题出发,思索中国发展方向敬爱的汽车学院党总支:今天是步入党校学习的第五节党课,今天的党课主题是关于黄岩岛领土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