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作文(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让作文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作文
连云港市苍梧小学 张曙文
【内容摘要】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和活水,只有走进浩瀚的生活海洋,作文才能如鱼得水。因此,我们呼唤回归生活作文。学生才能真正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从而不断净化他们的灵魂,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 回归生活感悟作文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把体验的过程进行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写出来。”这也是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提出的要求。然而,很多学生的作文却不是表情达意的需要,而是为作业而作文、为老师而作文、为作文而作文,寥寥数言,枯燥乏味,已经完全脱离了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和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走进浩瀚的生活海洋,作文才能如鱼得水。因此,我们呼唤回归生活作文。
所谓“生活作文”,就是指在生活中学写作文,指导学生写出反映生活、具有真情实感的的作文,并在作文中学会做人。如何回归生活作文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观察生活,生动作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在教育中必须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教给学生以写作来反映生活,用笔真实记录下丰富多彩的生活,使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观察社会各种职业的工作表现:如民警指挥交通,退休老工人维持社会秩序,医生热情为病人治病,营业员服务周到,教师关心热爱学生,爷爷奶奶勤劳俭朴,叔叔阿姨尊老爱幼,同学之间友爱帮助„„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小河田野、瓜果蔬莱„„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小学生观察生活往往忽略细微之处,但如果给学生一次亲身体验、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观察点,必能激发观察兴趣,揣摩观察方法,获取深刻而细致的结果。如:有一天,天格外的冷,北风呼呼地刮着,我发现学生上学时个个缩头缩脑,小脸冻得通红。回到教室后,我让学生谈谈这种天气在户外的感受,教室里顿时沸腾了,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风太大了,眼睛都睁不开。”“穿上羽绒服还冷。”„„在这种情况下,我抓住时机,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结合观察,把路上行人的样子写下来。注意写出行人的动作、表情,特别是细微之处。有的学生这样写道:“早上上学时,在路上看到有一位阿姨正吃力地与狂风作战,拼命地顶着风向医院走去。风吹得她几乎睁不开眼睛,嘴巴紧闭,眉头紧锁,然而她手里还是紧紧地抱着她的孩子,似乎害怕被风刮跑了似的。”这段描写准确地表达了孩子们的观察结果和真切感受,语句中不乏表现细微的地方。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动机,我经常挑了几篇记录生活小事的作文在学生面前展读,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小事,用心去感受,再用笔记录下来。
二、体验实践,积累素材。
我们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乡村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
“写作是为了生活”(叶圣陶),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如学会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赞扬的欢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责难、误解甚至讽刺打击时的愤慨„„让学生以生活为课堂,去享受人生、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生活引进课堂,学会反思生活。从纷繁的生活中发现、捕捉、提炼写作题材,在写作中激发学生思考生活的意识。同学之间的讨论热点话题、学生对老师说明某件事的情况、小发明、干部竞选活动、主题队会、歌咏比赛、广播操训练等等,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反思生活。提倡多写日记、周记、片断、读后感、记录灵感等小练笔形式,这样有助于学生积累素材。
2.提倡课外阅读,提高生活认知水平。利用好课外阅读这个途径,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养成摘抄习惯,摘抄不仅仅是积累一些优美词句,更要多积累经典名句、名人格言、俗语、谚语等,而引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名著,古诗宋词等经典的书籍,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水平。在习作中,鼓励学生把名人名言、俗语、经典故事等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丰富习作的内涵。
三、感悟生活,体验真情。
1.感悟自然,让作文闪动灵光。
生活不仅为作文提供事实材料,也让学生对生活有了认识,有了情感体验。感悟深刻,写出来的作文才更充实,更有灵性。如: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那春天的生机勃勃,怎会不让学生意气勃发;那夏天的莽莽苍苍,怎会不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热烈;那秋天的硕果累累,怎会不让学生感到收获的喜悦;那冬天的白雪皑皑,怎会不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壮观。非大自然不能陶其情,非大自然不能冶其性。学生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审美情趣也自然得以提高。
2.感悟社会,让作文贴近生活。
学生是社会中人,怎能剥夺他们融入社会的权力。作文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感悟社会的形式多样,学生可以看新闻、读报纸、听广播、去采访、做调查„„,去了解人口、环境、反恐、科技发展等热点问题,这些就是很好的作文题材。学生参与社会,对那些伸出援助之手赞助贫穷儿童上学的热心群众不免生出敬仰之情;对靠霸权干预别国政事、经济的国家不免义愤填膺;对神州飞船成功发射,绕月球环行不免生出自豪之情„„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写作范围自然开阔,作文与生活也就更贴近,更加为生活服务了。
3.感悟人生,用心灵品味生活。
感悟人生就是认识别人,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是个鲜活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对人生体验的越深,写出的文章也就越感人。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看看,他曾经为自己一次次捉弄了帮助自己的同学幸灾乐祸,但经历了看到她一次次擦去泪水仍然耐心地给他讲题,他突然后悔;看看,大家每天都在忙碌
着自己的学习,突然发现班级有一个默默无闻地为大家服务的身影„„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会发现人生原来如此多姿多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是写不出鲜活的文章的,因为他没有用心去生活,用心去感悟,也就没有了鲜活的生活。
作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起,作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学生而言,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作文唯一的源头活水,生活中处处有作文,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学生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在阅读中的发现与领悟,在思考中的焦虑与收获,在生活中的喜怒与哀乐,无不可以通过作文来体现和完成。学生通过作文来反映生活,抒写性灵,发表见解。学生只有真正感悟了一个角色应有的心理、动作、语气,才有可能写出真实并富有个性化的文章。
如看图作文《母爱》,其主题是通过曲折生动的情节描述,微妙感人的心理刻画来歌颂博大深厚的母爱。我先让学生诵读孟郊的《游子吟》,体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的情义。而后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最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体悟母亲送子求学的不舍、知子辍学的愤怒、见子成才的欣慰的心理。通过想、议、演、说等方式把学生置于情境之中,在一次次的感悟之中学生完成了一篇篇流露真情实感的生活作文。
四、注重真实,真情作文。
越是真实的就越是动人的;越是浸透了真实情感的思想,就越是鲜活的。首先,就是要解除学生对作文本身的神秘感,打消畏难情绪。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甚至有的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即使写出来也是苍白空洞。只有坚持让学生实事求是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真实的色彩,才能培养积极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陶行知说:“生活教育,从定义上说,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学生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要素材,让习作走向生活,让学习回归生活,让学生以生活为课堂,去享受人生,热爱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作文!更要学习做人!
总之,作文要想写得好,就必须回归生活作文,让作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作文,学生才能真正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从而不断净化他们的灵魂,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徐龙年《谈小学作文教学辅导》选自《教育探索》2003年10期。
3.《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回归生活,以生为本 摘要:培智课程改革遵循“提高弱智学生的生存能力,遵循弱智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生存的需要,挖掘弱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念,即培智教学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10篇回归生活本真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回归慢生活作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回归慢生活......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回归慢生活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让作文回归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