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伴我和儿子成长_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6:01: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读者》伴我和儿子成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官司所缠绕,单位停止了我的执法权,把我调到图书室管理图书。在我们这样的执法单位,被停止了执法权,就意味着一个人没有了前途。对于一个男人来讲,成功的标志有两个,一个就是事业有成,另一个就是家庭幸福。而这两个标志,还往往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比如事业有成,很有可能会带来家庭幸福,而家庭幸福也可能会促进事业有成。相反,不幸的家庭很难让一个男人事业有成,事业失败也很可能造成家庭不幸。事业不顺,让我将所有的希望被迫转移到营造家庭的幸福上。而依靠我自己的能力能给家庭带来幸福的可能性不大。在我这个工薪阶层的家庭,唯一能让全家感到幸福的事情就是,儿子学业有成。于是,我业余时间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对儿子功课的辅导上。

在我和儿子的共同努力下,儿子的文化课成绩进步很大,尤其是数学成绩提高很快,我感到无比高兴。然而,上到初中后,有一天,儿子的语文老师破天荒的请家长,这是儿子上学以来的第一次,我也感到很纳闷,到了办公室,老师告诉我,儿子的写作能力较差,看到我脸上的迷茫表情,老师加了一句,准确的讲,他的写作水平很差,我建议你尽快给孩子找一个写作方面的家教,否则到了高考的时候,影响他高考成绩的一定是作文。此时我才明白,决定儿子学习成绩这桶水多少的那块最低板子原来是作文。

为了提高儿子的写作水平,我和老师商量,每周让儿子写三篇随笔杂记,由于老师时间有限,便由我这个中文系毕业的爸爸替儿子修改随笔杂记,因为我相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然而,这样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儿子的写作水平并没有多大改观。此时我开始思索和反省,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儿子的写作水平提高不大呢?经过思索和分析,我认识到,儿子的写作水平提高不大的主要原因是他的阅读量有限。因为我认为阅读和写作就像磨刀和砍柴一样,磨刀是为了砍柴,砍柴是最终的目的。但是为了这个最终的目的,我们必须要随时准备磨刀,只要刀始终处在一种很快的状态下,砍柴的效率才会最高。然而,如果一味的将时间全部用于磨刀,忘记了砍柴的这个最终目的,磨刀便失去了它的最初意义。我和儿子光顾着盯着最终目的,一味的追求砍柴,却忘记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这个道理,从而,使儿子的这个砍柴行为虽然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然而砍柴的效率却不是很高。为了改变这个现状,让儿子的这把砍柴的刀尽量快起来,我要求儿子每天都要进行阅读,并且我给儿子规定了一些必读的古今中外的名著。然而,由于儿子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加之他对阅读兴趣不大。致使他的写作水平始终提高不大。

我们单位图书室里也订了很多杂志,其中就有《读者》这本杂志,因为《读者》登载的文章,篇幅短小、观点鲜明、内容健康,一直得到我的青睐。特别是我被停止执法权以后,内心倍感委屈之时,是《读者》用她那宽厚的仁爱之心温暖着我那颗受伤的心灵,让我明白了上帝如果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使我懂得了委屈和挫折在人生的长河中,同样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因为就像孟子所说,只有当上天寄予你厚望的时候,才会将这笔很有限的财富赐予给你。所以,阅读《读者》是我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一天,妻喊我吃饭,但是,我正在全神贯注的阅读《读者》,竟然没有听见。等我读完《读者》上的那篇文章,走出书房时,妻生气的说:“你以后吃书就行了,不用吃饭了。”我调侃的说:“书当然不能当饭吃了,但是书的作用一点也不亚于饭啊。饭是物质食粮,书籍是精神食粮。”看到妻不屑的样子,我接着说:“就拿我今天读的这本书来讲,为了享受这个精神食粮,我就经常忘记物质食粮的享受了。可是自从我们这个小家庭组建以来,我还没有因为你的物质食粮而忘记对这本精神食粮的享受。”妻知道说不过我这个无理搅三分的人,干脆不理我了,专心吃饭。这时,儿子问我:“爸爸,你看的是啥书?”我顺口回道:《读者》啊。儿子几口便扒完了饭,偷偷的跑到我的书房,开始了对“我”的《读者》的阅读。

慢慢的,我便经常找不见自己的《读者》了,每当我气急败坏大发雷霆时,总是儿子将我的《读者》再偷偷的放回到我书房的原来地方,然后假装帮我找书时候,很意外的在我的书房找见。从而扑灭了一场因为《读者》引起的战火。儿子因为阅读《读者》的原因,写作水平突飞猛进,令我和他的语文老师大跌眼镜的是,儿子的作文时有见诸报端。曾经有一段时间,他的作品每周都有一篇发表在报纸上。更加令我和儿子兴奋的是,儿子写作的关于亲情的文章《那一天„„》获得《第二课堂》作文竞赛二等奖。他写作的关于环保方面的文章《她们何时才能再回来》被多家报刊转载。文章的发表和获奖,极大的增强了儿子写作的自信心,也激发了他阅读《读者》的兴趣。

从此以后,新一期《读者》来了后,我们爷俩总是为了谁先阅读争执不下,为了防止我们两到处争抢和寻找《读者》,以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我只好妥协了,先让儿子阅读《读者》,但是给他规定了阅读的期限。后来,看到我们爷儿俩对《读者》如此痴迷,妻子也加入到我们对《读者》的阅读行列中来。

就这样,阅读《读者》成了我们全家的共同爱好,我们家围绕《读者》上文章的观点,经常会开展讨论。比如,《读者》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讲述在德国闯红灯所付出的代价,于是我们一家三口便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到底应不应该在晚上十二点钟,马路上没人的情况下偶尔闯红灯。如果闯了红灯也不会影响别人,是否就应该闯红灯呢?经过讨论我们得出结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应该闯红灯,因为闯红灯,不光是破坏了交通安全,最主要的是破坏了规矩,对规矩的破坏是最根本的破坏,是最不应该原谅的破坏。这次讨论让我们明白了在效率和规则面前,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遵守规则,只有大家都养成了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社会总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我们每个周末还开展对《读者》的朗诵活动,我们在阅读《读者》的过程中,就注意发现和搜索那些适合朗诵的文章,到了周末,我们便开始朗诵比赛。然后我们一家三口进行评选“最佳朗诵者”活动,朗诵最差的,要负责周末打扫家里卫生。尽管我准备充分,但是由于我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导致家里周末打扫卫生的这个重担总是落在我的肩上,但是我的心里暖融融的,因为朗诵《读者》的过程让我无比享受。

如今,儿子已经上了大学,我们家里开展的“最佳朗诵者”活动也被迫取消。但是对《读者》的朗诵活动并没有取消,每当天气晴朗的日子,我给自己泡一杯浓茶,关掉手机,来到阳台,躺在躺椅上,迎着明媚的阳光,开始我对《读者》的朗诵。一边享受着阳光的沐浴,一边吮吸着《读者》的营养,让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儿子上大学后,学的是自动化专业,这个专业课程设置多,学习压力很大,儿子几乎将自己的课余时间全部用于学习。我和妻每周要和儿子通一次电话,都要用短信预约。看到《读者》上开展的亲情订《读者》活动,我总是想给儿子订一份《读者》,毕竟是《读者》改变了我和儿子的生活和学习轨道。然而,看到儿子学习忙碌的样子,我只好放弃了亲情订《读者》的计划。让我们特别感到高兴的是,前年儿子放寒假,除了带回了自己的教材和笔记本电脑,还带回了一本《读者》。儿子告诉我,他一直坚持购买《读者》阅读,他说,尽管上大学学知识是他的最终目的,是一种砍柴行为,但是阅读《读者》也是为他这个最终目的服务的,是一种磨刀行为,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吗?说到这,拍着我的肩膀说:“你说对吧,我的老爸。”说完,哈哈大笑,我和妻也都笑了。

读者伴我成长的征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读者伴我成长的征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读者伴我成长的优秀征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读者伴我成长的优秀征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和儿子共同成长

和儿子共同成长2007年05月17日,是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日子!4年前的这一天,我的儿子出生了,那一天,正值热汗淋淋的夏季,费了好大的劲才让他顺利来到了这个他的新世界。回忆4年来育......

《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杨文老师,“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奖章获得者,她用奋斗告诉了我们一个童话般美丽的故事:做母亲做得智慧, 做妻子做得幸福,做事业做得成功,而且儿子、丈夫和......

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高三张升平利用工作之余,读了杨文的《和儿子一起成长》一书,一位出色的儿子加上两位出色的父母,构成了出众的家庭教育。羡慕杨文有一位优秀的孩子,可是......

下载《读者》伴我和儿子成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者》伴我和儿子成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