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鉴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考古诗词鉴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朝 李白
⒈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⒉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
3.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1)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2)“杨花”飘飞给人以漂泊之感,“子规”悲啼使人顿生离别之恨,通过特定的景物为全诗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
《行路难》 唐朝 李白
⒈暗示世路坎坷难行的句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⒉用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心存被启用的希望(表现人生遭遇变幻莫测的句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船梦日边。与此意境、创作手法相同的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⒊比喻人生道路虽然曲折,但是人生理想终会实现的句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望岳》 唐朝 杜甫
⒈远眺泰山的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⒉近望泰山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⒊细看泰山的诗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⒋望岳产生登岳的句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⒌表现诗人胸怀崇高理想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全诗紧紧围绕诗题中的“望”字着笔,依次写了(远望、近望、凝望、展望)的情景。
9.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 割”两字用得好,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好在何处?答:一个“钟”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字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答:写出了诗人不怕艰险、勇攀高峰、俯视万物的雄心和壮志,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读来催人向上,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 岑参
⒈描写边塞雪景(作者从想象角度虚写雪景)的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⒉写送别场面的句子: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⒊从军中大帐写天气奇寒,侧面表现雪的威力的句子: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⒋从人的感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⒌从雪后沙漠、天空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的句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⒍从帐内饯行场面表现,表现友情浓烈与真挚,心胸的豪放与豁达: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⒎表明分别时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8.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9.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0.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11.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2.拓展: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 刘禹锡 ⒈回忆被贬生活的诗句: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⒉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以及世界的变迁,回归后的畅想与生疏的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⒊坚信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⒋比喻腐朽势力必然衰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⒌感谢白居易的同情和勉励的诗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怀旧”句借向秀怀念嵇康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人已逝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到乡”句借王质的故事,暗示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的心情。
8.诗歌第三联(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好在何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以“沉舟”“病树”比喻,“形象生动地提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人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无题》 唐朝 李商隐
⒈形容一个人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答: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答: 用以歌颂奉献精神
《关雎》(《诗经》)
⒈形容青年男子热烈追求爱情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⒉形容对爱情的思慕和对问题的烦扰因而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诗句: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蒹葭》(《诗经》)
1.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观沧海》曹操
⒈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⒉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⒊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5、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朝 王勃
⒈以全新角度阐明对离别的看法,饱含友情,让人胸襟豪迈爽朗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用来形容人们在世界各地都有知心朋友,虽然远隔重洋,却如近邻一样亲近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本诗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4.本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的两句诗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拓展: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相似。
6.说说第二句中“望”的表达作用。答:一个“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望中含情,表达了对友人沿途劳顿的担忧之情。7.简要分析颈联的内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答:这两句以理性的议论展现了友情和别情的新意境:真正的友谊不受时空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和阔大的胸怀
8.这首诗与其他送别诗的不同点是什么?答: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改以往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相见欢》 南唐后主 李煜
⒈表明诗人离别之苦的句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2.表明诗人孤独寂寞的句子:无言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3.李煜的《相见欢》中用巧妙地比喻写“愁”的句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无言独上西楼”:“无言”,无尽思绪,无可倾诉;“独上西楼”:登高问月,无人倾诉、心境落寞的行为观照;“月如钩”:寂寞清愁的意象,月圆必缺,载荷着人生的无常之悲。
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种着梧桐树的寂静庭院为秋色笼罩(梧桐,古有“梧桐树,三更雨”、“疏雨滴梧桐”等句),“寂寞梧桐”,似有人树泯合之感;“深院”,庭院深深,音讯隔绝杳无;“清秋”:背景,为通篇充溢的“离愁”愁起之由。全句摹画了一幅意境朦胧、浸染着哀愁的图画。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表现了心宇深处深深的寂寞、万般的无奈和无法排遣的离愁。
4、“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别是一般滋味”指离愁,即“离愁在心头”之意。如果说前文还用“剪”和“理”的动作对离愁加以形象摹刻,本句则将离愁写得无可形状、无以陈述,为更深一层的写法。
望岳 杜甫
1.选择赏析有误的一项:(B)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联前一句写出作者一见泰山时的兴奋和惊叹仰慕之情;后一句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细望中所见的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一句蕴涵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D.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由远及近,时间是从朝到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2.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C)A.一二句写远眺之色。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表现了诗人初见泰山时激动喜悦、惊叹不已的心情。
B.三四句写近望之势。着一“钟”字,写大自然格外倾情,特设泰山奇景:挺拔的山峰使得山南山北,一明一暗。
C.五六句写细望之景。山中层云缭绕,使心灵爱到涤荡。极目远眺,只见一只眼眶受伤的飞鸟还巢,可知诗人瞩望之专注。
D.七八句写企盼登山之情。似写登山,实为明志,巧妙地以脚下群山的渺小反衬泰山的雄伟,蕴含深刻的哲理。
3.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对你的启示。
“会当凌绝顶”表达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慨,使全诗的意境格外雄阔高昂。“一览众山小”则以虚拟笔法,显示诗人高瞻远瞩和俯视一切的雄心.所以根据诗意,这句诗勉励我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慨以及高瞻远瞩和俯视一切的雄心.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慷慨激昂。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两句意思是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居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两句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的对比。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中考古诗鉴赏,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中考古诗鉴赏精选村居⑴ ·【清】 高 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⑵醉⑶春烟。儿童散学⑷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⑸。【注释】⑴ 村居:住在农村。⑵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
中考散文复习——开头和结尾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领悟开头结尾,把握文章主旨。 2.探究品味方法,提升语文素养。二、教学重、难点探究品味方法,提升语文素养。三、教学流程(一)导......
下列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
2007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2008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2009年 黄鹤楼(崔颢)2010年 望岳(杜甫)2011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2012年 使至塞上(王维)三、古诗鉴赏(4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