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浅谈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哈多河镇中心校董保和电话:***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模式,它的精髓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缺乏活力,一直是很多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结合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与学生的实际写作现状态。我觉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小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注重发展他们鲜明的个性,让他们学会做人;注重写作实践;注重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整合,这样才会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生创新思维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大纲、新教材、新课程也陆续出台,指导教师们对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对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一种挑战。也是中国在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飞跃。但是,素质教育是个大系统,各方面和各学科都有自己的素质教育的任务。作为一名教师我只想在新课程实施这一视野中,谈一谈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作文教学,一直以来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基本上是按“命题——指导——作文——批改——讲评”的程序进行教学的。在以上的几个教学环节中,有四个环节由老师一人包揽下来。教师在指导作文时,往往根据命题,引导学生逐步审题、选材、确定写作重点,甚至连用哪个词,也一一讲出来。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是“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剥夺了学生自由发挥的权力。另外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写作能力确实比较低,一般表现在语感不强、语病较多、思路落入俗套、思维陷于混乱、缺少观察、缺少想像力、缺少真情实感„„可以这样说作文是他们学习的“拦路虎”。他们惧怕写作文,总感觉作文有一种神秘感,感到无从下手,面对老师的指责更是恢心,自信心不足。而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能务。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和学生写作的现状以及现代教育目的,我觉得,要指导好小学生作文,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
写作初始阶段,要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
趣和自信上,让学生愿意写作文,热爱写作文,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同时,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写作的合作中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是被过去忽视的。作为这个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它具有和他人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功能。小学生作文教学应该创设情境、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抒情、吐真言,让喾一在运用作文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作文带来的无限乐趣,从而产生积极而持久的作文热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作文的交际功能,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古人云:“趣浓劳轻,乐学不疲”。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便是“要能引起学生兴趣”。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其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当然会乐于去写。当学生把作文看做一种需要,那么他们作文的长进还会有疑问吗?
在激发学生作文不趣方面,我认为:首先,趣在情感。以情激趣是习作指导的一把金钥匙,创设有情感的指导就能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写作。一次作文课上,题目是《记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结果十分钟过去了,学生们紧锁眉头,仍未动笔。这时,我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
1、爸妈吵起来了,;
2、那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3、妈妈给我买××等等。同学们一看,个个纷纷提笔,带着豁然开朗的神情开始写了。因这些题目是一种情感交流,抓住了学生生活中一个个情境,这样的指导,给学生一个沟通、一个突破、一个刺激、一个启迪、一个诱导,从而引发学生的喜怒哀乐之情,使学生乐于动笔,自由表达。其次,趣在求新。习作指导不能一成不变,否则,学生也会乏味。指导应不断变化,不断更新,使学生总有新问题,新感受,新经历,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再次,趣在自由。习作中的半命题作文让学生思维最活跃、最自由,学生当然乐于写。如《妈妈的„„》,老师说:“请每位同学给文题填空,并且一两句话概括自己的习作的内容。”由于所填内容的范围很广,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因而完成起来自然轻松愉快。可见,作文关键是激发学生兴趣。
二、注重发展个性,净化学生心灵。
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提高了创新能力,才能进行个性发展。只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现在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
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相对于过去大纲仅“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说法,无疑是一种进步。其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成功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的导向更为突出。
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作文创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同时,他们也在作文中不断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的精神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自己人生的“史记”。因此,小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展示个性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
三、教学生作文先学做人。
在作文教学中只是教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还是远远不够的。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作文先做人。”作文表达着作者的思想道德观念,因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确地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使学生学会准确、深入的观察认识事物,学会表达健康思想和纯真的感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报载,某地初一学生作文统考,题目是“20年后的我”。近两千人中,除了少数学生选择当老师等职业外,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当县长、市长以及经理老板,为的是“自己拥有高档小轿车,住高级别墅,把父母接到城里享福,把兄弟姐妹的工作安排好„„在我校有些班,写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有些同学竟然这样写”邱少云,你太傻了,我要是你,我会就地打两个滚„„这些学生确实说了心里话,这些话,过去是人们羞于启齿的,现在他们公然堂而皇之地说出来了,暴露出学生们怕吃苦,爱享受、爱虚荣、爱攀比富贵等诸多不良思想问题,对于这样的思想,不注意正确引导行吗?他们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呢?
四、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
《小学生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本着“我手写我口”的精神,小学作文要求中提出的目标是“写自己想说的话,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就隐含着自由表达的意思。需要指出的是,有创意不等于胡思乱想,其前提是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以及观察的多角度,所以还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多角度地
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作文不是切合实际,而是刻意地模仿他人的习作,有严重的抄袭现象。学生的作文大都已变成与个性、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至于创意更是谈不上。为了得高分,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惟恐它是肤浅的、片面的;为了得高分,不愿表达自己的语言,惟恐它太幼稚,不成熟、不深刻。要改变这种善,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要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就要放飞学生想像的翅膀。所以,要写出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文章,是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和幻想的。每给一次这样的作文,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现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又一次破土而出。想象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作文要重视鼓励学生的自由表达。
五、要把注意力放在写作的实践上。
提到写作实践,一是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如:学习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词句,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养成修改自己文章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的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二是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况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为确保学生与用相结合。为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应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积累材料。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程序,叶老有句名言:“只要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蜜蜂要采集一百万朵花才能酿出一公斤蜜来。没有辛勤的采集,就不能酿出又香又甜的蜜来;没有源源不断的采集,就不能保证时时需要的供应。为此,要引导学生像蜜蜂一样勤于采集,常采常新,多积累。
六、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小学作文的总目标中特别提出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当前,学生写作能力较低,一般表现在语感不强,语病较多,思路落入俗套,思维陷于混乱,大都是语言、思维方面的问题。因此,作文教学应以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有时会一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其实离开社会生活,离开学生的思想感情,离开文章内容,语言能力实难以提高,作文能力只能止步不前。那我们怎样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呢?
在思维速度的训练上可进行快速构思,快速抢答、快速写作等方面的训练。多采取即兴发言、即兴作文、即兴表达等方式进行训练。要求学生按一般事物发展规律,口头表达出来,最好能出口成章,举一反
三、对答如流。这样能使学生作文能力提高。
七、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搞好五个结合。
1、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认识教材中蕴含的关于“观察认识”“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学习、理解、积累语言,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应用于作文实践。
2、作文教学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相结合。
专家指出,观察认识事物特点是发现事物的本质的过程,是客观事物与观察主体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发生联系的过程。发生了联系,客观事物才有被认识,被准确认识的可能。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包括道德水平、情感中的大部分可以从课外阅读中获得。因此,学生可以用“找相似点”来认识过去曾熟视无睹的事物,用比较法来抓住已经认识了的事物特点。而且,课外阅读本身就是获取、积累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
3、作文教学要与在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作文是个吸取倾吐的循环过程。观察认识是吸收,语言表达是倾吐。就吸收观察认识来讲,小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比其它事物都要使他们感到亲切,容易染上情感的色彩。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去实践、去亲自感受现实生活,“收获”真实生活的材料,提高观察认识能力,养成细致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就倾吐语言表达来讲,“表达”需要有一个“需要表达”的情境。需要说才想说,需要写才想写。老师要善于将作文教学与“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参加作文竟赛”、“投稿”及“书信活动”等有机结合、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开展活动,为学生创设“需要写作的情境,使学生想写、乐写。
4、将作文教学与训练学生写日记相结合。
日记,是小学生作文材料的“仓库”,是练笔的重要途径。要注意训练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勤记日记的习惯,使学生能“记”下更多的材料。另外,记日记,是一种需要,有一定的意志力和恒心才能坚持下来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应依此特点,不但训练“如何记”,而且训练坚持记,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恒心和意志力。
5、作文教学要与多学科教学相结合。
作文教学属于语文学科范畴。但是,作文教学不单单是语文教学过程,学生要用到多个学科教学中所体会到的道德观念、观点方法、审美思想、逻辑与形象思维的方法及广泛的知识,所写内容可以包罗成象,当然也包括多学科的学习活动和内容。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将多学科学习的收获写作作文,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运用从多学科学习中学到的方法去分析认识事物,用多学科学习的收获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以用作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多学科学习。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摒弃过去的弊端,不断探索作文新路子,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创造条件促使小学生产生灵感,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提高写作能力,让小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
[2]方洲:小学生作文第一辅导》/2007年1月
[3]王玉敏:《小学生分类作文》/2007年6月
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游泳的鱼【摘要】小学作文是衡量小学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听、说、读的重要测评。阅读是获取,说话是过滤,写作是表达,评改是汲取精华。只有坚持对各......
让你的作文插上理想的翅膀我们学校最近在进行学生作文公开课,可惜由于一些原因,很遗憾我没有参加。小学生作文内容以记叙文为主,主要是写人、记事和描写景物。而我们农村的小学......
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文字把自己所看到、想到和听到的表达出来。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作文水平的提高比......
怎么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创作兴趣、选材、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批改讲评指导是小学作文的几个重要环节,是相互作用、紧密相联的。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无法提高学生......
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作者: 阅读: 27 时间: 2012-5-23 9:24:28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