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小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15课题研究中期汇报”。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十五小学:《小学生个性写作实践与研究》课题组
2010年10月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2009年 月我校申报了语文学科“小学生个性写作实践与研究” 课题,10月我们举行了开题仪式,制定了《小学生个性写作实践与研究方案》,从课题申报之日起,本课题一直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着,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我校一年多来开展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基本情况
小学生对写作目的认识不明确,缺少生活素材的积累,缺少写作信心。在平时作文训练当中,大多数学生面对作文题往往是迟迟下不了手,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好写,更吃不准自己写的是否合乎要求。即使完成了也是勉勉强强的,是迫于无奈而凑足字数。有的学生是胡编乱造,有的学生错字连篇,有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的框架都把握不住等等。所以我们教学时应注重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愉悦的写作心理。如何让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成了我们进行此项课题研究的初衷。一年来,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习作教学理论,开展形式多样的课题研讨,并深入课堂进行扎实有效的习作教学验证,我们提出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所写的文章要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生活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让作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面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作文走近学生生活,引一泉“活水”来降
低坡度,树立写作自信心,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目的,并力争探索出小学生作文指导的有效途径和具体策略。
二、研究进展及措施
1、学习教育理论,把握研究方向
在前期准备阶段,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教改新信息和新经验,观看教学视频,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到兄弟学校听课、学习,提高组员的整体素质。要求组员加强理论学习,并做好笔记。根据学科特点,探索师生在课题研究中的做法,我们通过教学观摩、课例设计、开展活动等形式,把课题研究推向深入。
2、创新例会形式,提高研究实效
一年来,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全面商讨课题进展情况和工作步骤。每个月都有固定的课题小组成员学习时间,其中我们还不定期地开展课题小组活动,以便交流大家在教学作文时所遇到的难题,总结经验,互相学习。例如:上周我们开展的“作文教学大家谈”课题活动中,整个活动,互动交流气氛宽松,研讨甚是热烈。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不同角度畅谈了自己在作文教学上的心得体会:有的老师开门见山,道出了作文“特困生”的写作现状:言之无物、内容不实、言之无序、书写马虎。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朱惠英老师结合平日作文的教学实例,提出了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模仿起步、直观训练和即兴创作,让学生从学习写段开始,先学会写段再来写篇;而吴数英老师认为作文教学应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训练两个部分。写和说都是表
达,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说得出,才能写得好。“重书面,轻口头”的倾向,导致小学生不敢说话、不会说话,甚至一张口就面红耳赤,结结巴巴。“重书面,轻口头”做法不仅影响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发展,也会影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汪琳老师指出,教师应经常下水写文,教师的行为能降低学生对习作的畏惧感,教师的榜样作用更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写作指导中,很多教师对范文奉若神灵,一个题目给学生,简单提示几句,下面的工作就只是读几篇范文。只读不写,只讲不作,导致学生思路狭隘,落入范文模式,写起文章来不是绕范文转圈圈,就是空洞无话,毫无灵性。指导写作,教师要在游泳中教学生游泳,这是作文教学走出困境的有效措施。
3、加强阅读积累,拓展研究渠道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将学生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使学生想读、能读、乐读,确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006年秋,我们开始每学期举办“读书节”的活动,读一本好书,把自己最喜欢的书与他人分享,写读后感等,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秀的文学语言,为学生的写作奠基,精神打底。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们自己。
4、评析习作教学,提高研究水平
课堂是教学研究的实验室。我们始终把课题研究扎根在课堂中,真正促进教师发展和提高实验的质量。我们要求教师“把课堂当成教学实验的实验室,将课堂作为课题实验的主阵地”。一年来,课题组成员多次深入课堂上作文课、听作文课、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评课。
作文指导课着重抓住“激发欲望,打开思路,重点指导”三个方面。我们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把课上得有情有趣,让学生也学得有情有趣,使学生易于动口,乐于表达。
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今年10月,我们对课题作了阶段总结,回顾一年来的课题研究,我们初步取得了如下一些基本研究成果:
1、教师方面:全面提高了习作教学的效率。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吸收了作文教学的先进理念,进一步深入探索个性作文起步教学的操作模式及教学策略,努力构建兴趣盎然和谐发展的开放式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延伸到课外,全面提高了作文课堂教学效益。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青年骨干教师。通过该课题研究,实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实验中,他们勇于创新,勇于尝试,勤于反思,善于总结,在实践探索与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提升。
课题组教师撰写多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多人次习作论文课例设计在市区获奖和发表。如:汪琳老师撰写的《彰显个性力求创新》获市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区二等奖,吴数英老师撰写的《如何把学生引进作文天地》在省级刊物《广东教育》发表,朱惠英老师执教的区语文作文研讨课《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获一致好评。
2、学生方面:情有感触言自真,文有好评劲自足。作文指导课的开设,使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细节。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对生活中的人、事、物产生了兴趣,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了丰富和提升,习作能力迅速提高。在每一年的全国青少年中华情主题写作大赛、全国青少年学生作文大赛、惠州市“作文大王杯”小学生作文比赛中,我校学生均获佳绩。
四、下阶段工作思路
1、提高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将加强学习和加大课题管理和指导的力度。
2、继续举行多种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活动,如读一本好书、作文竞赛、优秀学生习作展览、习作教学研讨课等。
3、学生的作文创作经历了取材、构思、起草、评议、加工等环节,可以说作品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作文成果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让成功激励成功”。(1)开辟作文园地。在班级的板报、墙报上开辟作文园地,并在一旁附有师生的小评议。当学生读着师长、同伴的热情赞扬、由衷希望时,心中的自豪感、成功感便会油然而生,那一张张欣喜的笑脸就是最好的见证。
(2)编写作文集。让学生汇编年级优秀作文集,可加上学生自己配画及封面,加上老师写的序言,不仅能够展示每位学生的才华,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的创作欲望,让每一位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写作。
(3)向各级刊物投稿。为鼓励学生投稿,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向一些报刊、杂志投稿。学生作品一旦发表,将立即向学生表示祝贺,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积极地做出行动。
回顾一年来课题的实验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时间仓促,任务繁重,也有一些方面研究欠缺,如:对学生习作时的兴趣研究不够。从人的求知心理来看,兴趣与学习活动直接相关,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对作文“好之”,进而“乐之”,这才是上策。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主动精神。这时他们就会把作文看作一种愉快的学习活动而不认为是苦差事,写作时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状态,使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所以,不管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全体研究成员一定会坚持并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总之,我们一定能当好学生习作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张扬自己的个性,品尝到写作的快乐,从而把苦于写作变为乐于写作。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五日
安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浅析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农村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效果——ayjky15250课题组的中期研究报告立项号:ayjky15250单位:安阳县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负责人:王丽地......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金坛市尧塘小学崔桂芳执笔确立本课题后,我们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定向、连续、有序的研究。回顾历时一年的研究,我们的研究过程可以小结如下:一、前期阅读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导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XX年3月,我的小课题——《不同教学内容的语文高效课堂研究》正式申报。从申报至今,已经过去了3个月......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1(2011-09-22 10:33:30)一、课题的概述《解题思路要渗透在“10+35”的课堂教学中》课题研究于2011年4月开始启动,于5月申报成为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