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让品德课活跃起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童谣与品德教育”。
童谣让品德课活跃起来
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二小任利利
3012年11月18日
童谣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它是群众的创造,质朴天然,不假雕饰,历来受到人们尤其是孩子的欢迎。在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中,童谣成为孩子们最初的快乐体验。它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童趣盎然,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乃至孩子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最忌讳冷漠、刻板、僵化的宣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生活》教材在编排上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适量童谣,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一、琅琅上口、通俗易懂、有趣、好玩。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童谣可以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帮助记忆。如:一年级第一学期刚开学,新生还有很多事不懂,当时他们从幼儿园来学过歌谣,所以我是下学生了这一单元运用了两个童谣:
《我上学了》
开学了,上学校,手捧新书仔细瞧。书是我的好朋友,我要把它保护好。
教育孩子上学了要做一名按时上学专心听讲,爱护书本的好孩子。
《认识新同学》 同学们,在一起。同学习,同游戏。你喜欢我,我喜欢你,在一起,多欢喜。
通过两周的校园生后孩子有了一定的体会,怎样和新的小伙伴相处。而《认识新同学》这首童谣让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又容易记忆和理解。
童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童谣的一大特点便是富有韵律感,学生喜欢读,易接受。在教学中,如果恰当运用童谣的可唱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童谣中学习,在童谣中休息,在童谣中成长。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了兴趣,那就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活跃的课堂效果可以事半功倍。三年级上册《我们都是好邻居》一课,我在教学过程中在讲解我为邻里添欢乐的时候,用童谣让学生对于如何与邻居相处加深了理解与记忆:
《我为邻居添欢乐》
远亲不与邻居近,和睦相处学问。邻里见面问声好,人人心中留温馨。公共空间互不饶,环境卫生争先高。一家有难大家帮,邻里相处风尚新。
话音刚落,一双双小手跃跃欲试,老师我知道这个歌谣的意思。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发言。而且增强了课堂的新鲜感、学习的趣味,为整个堂课的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吟唱童谣明道理
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本所阐明的道理不是件容易的事。简单化、成人化的说法是行不通的,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童谣能概括地反映课文内容,精简课文内容,使之成为琅琅上口的三言两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唱,便于理解、记忆教材阐明的道理。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意思。如《我爱五星红旗》一课,国旗的意义、升旗的礼仪,对于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难于理解,难于记忆。我童谣作为了导入和提升激发了学生的理解力:
《国旗国旗真美丽》 国旗 国旗真美丽 五星红旗真美丽,我们大家热爱你,升国旗时要敬礼,唱国歌时要肃立。二(3)班班规
进学校,见老师,鞠躬行礼问声好。听课时,手放好,眼神跟着声音跑。讨论时,要积极,能讲会听合作好。课间时,会游戏,漫步轻声不吵闹。
童谣,寓思想教育、礼仪教育、常规教育于一体,将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以通俗、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说、唱、听的过程中化难为易,加深理解,把深奥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意识,一种行动。如在教低年级教材时,我运用了大量的童谣如:
(一)我是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书包自己清。每天看课表,用具都带好。
晚上按时睡,早上起得早。上课有精神,身体棒学习好。
(二)上学歌
按时上学不迟到,衣着整齐讲仪表 校徽领巾胸前戴,问早问好有礼貌
(三)上课歌
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
书本用具桌上放,静等老师把课上。专心听讲纪律好,积极发言勤思考。不懂难题举手问,课堂知识当场了。
(四)发言歌
要发言,先举手,老师叫我再开口。不插嘴,不乱叫,说话流畅声响亮。
(五)读书写字歌
读书写字要做到,姿势正确很重要,书要斜立人坐正,保护眼睛和颈部,写字牢记“三个一”,“一尺”、“一拳”和“一寸”,肩平、身正、足要安,书写漂亮人人夸。
(六)作业歌
课堂作业认真做,抓紧时间不能拖。字迹端正且规范,反复检查少差错。
(七)升旗歌
升国旗时要肃立,并拢五指敬个礼。满怀激情唱国歌,目不转睛望国旗。
(八)做操歌
集合队伍快静齐,前后左右成直线。动作一致听口令,做操跑步勤锻炼。
(九)课间活动歌 课间十分钟,礼让记心中,出门靠右行。入厕、喝水、做游戏,行为文明要牢记。
(十)放学歌
排好队伍离学校,安全第一要记牢。无益活动不参加,按时回家莫要忘。
三、童谣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教学。
好动、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上课刚响,他们的心往往还沉浸在课间游戏或活动的轻松气氛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学时教师可自编童谣,引导学生齐诵、对唱,营造竞争氛围,维持课堂秩序。我在低年级教学中经常运用不同的童谣进行组织教学。
常规训练:
1、进教室歌
进教室,闭小嘴,轻手轻脚回座位。
2、坐座位歌
脚并齐,手放平,闭紧嘴巴看前方。
3、发言歌
上课发言请举手,老师允许再开口。
上课歌
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
书本用具桌上放,静等老师把课上。专心听讲纪律好,积极发言勤思考。不懂难题举手问,课堂知识当场了。
我和学生一唱一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学生在比一比,赛一赛中,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
四、运用童谣夯实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已初步形成,如果教师此时能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悟编成童谣,无疑可使原有的道德情感得以升华。如教中高年级时对童谣的运用也是十分必要的。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我爱首都北京城》中《这里是北京》(旧版)
东西文武四内城,朝海丰石房大通,平顺密怀延庆县,门头沟燕山和昌平。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辽阔的疆域》时我运用了《四海一心》这个童谣:
渤海结冰黄海黄,东海岸曲台疯狂,南海岛多深又热,四海皆属太平洋。
《行政区划》《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4个直辖市,5个民族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23个省)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三海云贵川,内蒙西藏辽陕甘,港澳连心盼台湾,北重天夏福吉安。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多种多样的地形》认识地形地图颜色识别童谣: 黄高
蓝水绿平原,沙漠黑点一片片,棕色表示更高地,白色终年冰雪寒。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哺育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第一大河六千三,发源青海省西南,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全程完,曲折东流入东海,黄金水道行大船。《黄河》第二长河五千五,发源青海省中部,青川甘宁内蒙古,流经晋陕豫和鲁,曲折东流入渤海,名诗佳句传千古。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古老的民族第一课《源远流长的历史》中《绵延不绝五千年》有一首: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童谣不仅适合低年级也适合高年级,只要我们把朗朗上口的童谣运用的恰到好处,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聪明智慧的民族,是一个有着很深的文化传统的国家,树立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我们的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内 容 提 要课堂是一门艺术,我不能让我的艺术殿堂没有味道,没有值得回味的地方,没有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我要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积极的学习氛围、愉快的课堂模式、轻松的......
如何让课堂活跃起来一 前言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交往交流场所,如何让课堂更加活跃起来,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自由、生动、开放,让教学活动摆脱过去的枯燥呆板,进而更为......
有趣,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039-01 阅读教学中,无论是学生得“言”――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遣词造句,使文章的语言“内......
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之我见新的课程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要想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还应联系自身的教学实际。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学生则是教......
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有快有慢,并不象闹钟一样节奏永不变更地运转着,它常常会受到心情和环境的影响。确实,呆板、单调的课堂气氛象安眠剂,使学生思维受阻、凝滞,而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