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构建和谐社区》(定稿)_构建和谐社区的思考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5:19: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议构建和谐社区》(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构建和谐社区的思考”。

浅议构建和谐社区,加快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理念的转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这不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阐明了加强社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也对如何搞好社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鞍山市综合执法局所属城区大队基本上都已经进驻社区办公,综合执法走进社区,既畅通了居民群众反映城管问题的渠道,切实解决了一些居民群众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将行政执法工作中的诸多矛盾问题解决在社区、解决在基层,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又能体现综合执法工作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的宗旨,真正发挥城管与社区的桥梁纽带作用。

一、目前社区内综合执法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针对无照流动占道经营商贩管理像 “猫捉老鼠”的游戏。虽说目前社区农贸大厅已纷纷建立,但仍有部分人因没有能力在大厅租到合适摊位或者出于对农产品贩卖的方便在街道社区进行摆摊设点。这部分人群屡教不改,无证流动经营意识固化,常与执法者打“游击战”,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经常是你查我撤,你走我回,给查处此类案件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是社区建设中存在着重开发轻管理弊端,导致私搭乱建查处比较困难。部分开发公司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益,减少投资成本,规划公共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人性化设计,给部分居民制造了私搭乱建 1的空间和理由,是导致社区违章建筑多的一个原因。同时物业公司及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对这类乱搭乱建管理力度不够等,造成社区居民纷纷效仿的局面。

三是暴力抗法带有普遍性。城市综合执法的根本目的是为广大市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是城市秩序、城市环境的维护者。但事与愿违,他们在依法履行职责的同对,却不得不忍受人们的误解、违章者的侮辱、谩骂甚至殴打。主要原因是抗法主体法制意识淡薄,另一方面抗法当事人个人利益观失衡,在产生矛盾时容易走极端。

四是综合执法部门与其他业务主管部门衔接沟通不畅。将监督处罚职能与技术检验职能相对分开,其主要目的是规范行政行为和权力运作方式。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在实践中造成综合执法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产生诸多矛盾。一是工作衔接不到位。业务主管部门没有了监督检查权,加之与综合执法部门信息共享渠道不畅,所做的一些行政许可事项往往与实际情况脱节。二是多头审批与综合执法有矛盾。城市管理本是一个有机整体,规划、建筑、市容、环保等方面的审批事项亦应有机协调。三是检验、检测机构与综合执法机构配合不顺。检验、检测机构目前大多仍隶属于各业务主管部门,由于体制上原因与综合执法部门业务衔接不顺。

二、加强社区市容管理应加强四个执法理念上的转变

社区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只是一个综合执法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它更是各部门统筹协调体系。加强现代城市社区管理执法理念的研究,是改革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治市的重要举措。要不断加强城市社区管理由单一的行政处罚转向多方位的行政服务、由单一的部门执法转向多部门联合执法、由单人单车巡视转向多手段运用、由单一的执法格局转向“大执法”格局。通过转变传统的执法方式和理念来促进城市社区综合执法职能的合理运用,促进城市社区市容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

(一)社区市容管理应由单一的行政处罚向多方位的行政服务转变。

城市管理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为防范式管理,其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管理使管理对象对管理主体或他人的危害性降低或消失,从而实现管理主体和他人的平安与幸福;另一类为服务式管理,其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管理使管理对象获得安宁与幸福,并实现管理对象与其他人之间的秩序与协调。加强社区综合执法服务职能就是将社区居民由被动的接受处罚变为主动的接受管理和服务,以此来化解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首先应加强宣传服务。目前,社区居民对综合执法职能还不是十分清楚,一是认为综合执法就是什么都管,什么都可以处罚;二是不了解综合执法权限范围,在没有正常审批的渠道下,做了违规违法的事;三是面对行政处罚不能够正确对待,盲目找关系,寻求解决渠道,以上种种,造成居民投诉量增加,个别案件不能直接有效解决,居民抵触情绪很大。所以加大综合执法职能宣传,将执法职能深入社区居民的心中成为当务之急。其次应加大行政服务,畅通行政审批渠道。加大行政服务,畅通审批渠道是减少社区违规违法行为重要手段。行政审批部门应因地制宜的减少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增加审批地点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三是应加强保障性执法服务,创造社区生活空间。这里所说的执法保障性服务,是在职能允许的情况下,为社区居民特殊群体创造生活空间。目前,社区贫富差距现象仍然存在,社区居民对日常生活必须品的需求不断加大,所以综合执法部门可以在市容空间允许的情况将社区居民必须的农产品销售开设

一定数量的摊点,一是解决社区贫困居民生活就业问题,二是可以解决居民生活购买的难题。加强社区“菜篮子”建设,畅通社区居民购买渠道,可以有效解决随意占道摆摊设点,盲目流动等问题,有利于对流动经营商贩的管理。

(二)社区市容管理应由单一的部门执法向多部门联合执法转变。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总的思路是: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廉洁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加强基层执法力度,减少交叉、重复处罚,全面规范处罚主体和处罚行为;基本模式是组建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执法机关。

在以往的城市管理实践当中,由于受部门利益驱动,很多行政机关政出多门、各行其是,“有利的事争着管,无利的事都不管”,这样就造成综合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单打独斗的局面。社区作为一个多元聚合、构成复杂的动态系统,必然要求诸要素协调统一来提高城市社区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针对鞍山目前的综合执法职能运行状况来看,诸如国土、环保、供暖、供水、公安交通及民政、司法等部门都应在技术鉴定,综合治理等方面加强沟通和协调,社区物业及社区行政管理单位应上下联动,形成一盘棋局面,将城市管理诸要素聚成合力,加强执法的有效性。

(三)社区市容管理应由单人单车巡视手段向多元化、高科技手段转变。

以往的市容管理手段比较单一,大队整车出去巡视或双人步行巡视的管理方式容易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管理盲区多,视角狭小等问题,尤其在针对违章建筑和摆摊设点等问题,很难达到有效监管。针对出现的问题一味的采取死看死守方式,就会被牢牢的牵制。所以,在社区市容管理上运用数字化高科技手段综合运用摄像监控、GPS定位、监控调度中心等现代网络和数字技术,构造一张可测量、可控制、可监督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网,消除城市管理上的职责不清、相互扯皮、交叉管理和管理黑洞,实现城市管理制度化、科学化、长效化。建设数字化城管,调动城管系统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人机”互补互动,可以不断提高城市社区管理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升的综合执法执法人员的实战能力。

(四)社区市容管理应由单一的执法格局向“大城管”格局转变。构建大城管格局的意义就是要使城市管理的效能最大化。这种格局是现代政府综合宏观调控城市各项功能高效运转及各项社会活动有序进行而采取的行为,由单一的政府职能过渡到全社会广泛参与,由单一的综合执法部门执法管理过渡到相关职能部门综合执法管理,把所有城市行政管理部门都纳入到整个城市管理体系之中,改变过去孤立管理和条块不合的“小城管”局面。坚持以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立足基层、重心下移为原则,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负责、上下联动、综合治理的管理体制。

随着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逐步深入,城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主体地位、运行体制和配套制度都有了较大发展,城市社区的市容管理也逐步适应了综合执法各项职能的管理范围。加快执法理念的转变给未来社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市容管理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一定会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积极的贡献。

构建和谐社区

文章标题:构建和谐社区各位领导们、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凝心聚力建社区安居乐业铸和谐》。春意盎然,轻风吹拂,社区绿地中抽新吐绿的新苗们睁开他们惺忪的睡眼迫不......

构建和谐社区工作汇报

我市中山社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注重突出实践特色,积极创新活动形式,精心确立了“打造睦邻文化精品社区”主题,在居民楼院内设立多种兴趣的“睦邻点”,搭建起社区居民之间相互沟通......

构建和谐社区演讲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构建和谐社区演讲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构建和谐社区工作汇报

坛丘社区2009年在盛泽镇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开展实践落实科......

构建和谐社区演讲稿

构建和谐社区演讲稿导语:构建和谐社区,是指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各个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下面......

下载《浅议构建和谐社区》(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构建和谐社区》(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