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中现代元素[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元素婚礼”。
彝族传统婚礼中的现代元素 ——以四川凉山冕宁县安宁村为例
【内容摘要】本文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安宁河流域冕宁县安宁河谷地区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结合了现代元素的传统婚礼入手,运用描写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并结合民俗学的相关知识,对安宁河流域冕宁县安宁河谷婚礼演变进行探讨,分析安宁河谷地区现代婚姻的特点,认识传统婚姻结合现代元素的魅力,并力图通过分析比较,探讨形成这样的特点的原因,以及这样的婚礼是否值得推广的问题展开议论。
【关键词】 四川凉山冕宁县安宁村;彝族地区婚礼;传统婚礼;婚礼现代元素
0.引言
1.安宁村婚礼程序介绍 1.1提亲 1.2订婚 1.3婚礼
2.婚礼的传统与现代探讨 2.1传统分析 2.2现代分析 2.3原因探析 3.结语
引言
当前凉山由于政治进步,经济结构改变,商品经济发展,文化环境开放等社会背景的大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彝族婚姻产生的影响,为当代凉山彝族婚姻提供了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社会大舞台并使它出现了与主流文化趋同的倾向。本文就以我的老家冕宁县泸沽镇安宁河谷地区为例,在这里,人们的生活既有汉族的特点也同时保持着彝族的风俗,正因为如此就形成了它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别是婚姻习俗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它很独特,有传统的婚礼习俗并且还添加
了现代元素,可谓“土洋结合”别有一番风味,本文是以安宁河谷地区在传统婚姻模式中添加了现代元素的婚姻模式是否值得鼓励和推广为题展开的论述。
安宁河谷地区坐落于安宁河畔,成昆铁路京昆高速纵贯南北,这里山高谷深、群峰叠翠、水源丰沛、交通便捷,五个村民小组散布安宁河两岸,有人口1700多人(原有人口三千多人,由于水库扩建搬迁到了西昌德昌等地)其中彝族与汉族的比例是6:4,经济生活是以农牧业为主,商品经济亦比较发达。近些年工业经济也有较大发展,安宁村现有小学一所、有花岗石厂三个、矿石洗选厂三个、沙石厂一个、氧气厂一个、在厂矿就业的本村村民人,人均年收入四千九百八十七元,是一个彝汉杂居的少数民族村落.在安宁河谷这一特殊地区当然就造就了当地特殊的地域文化,其中最独特的要数婚嫁习俗了。安宁河谷的婚嫁习俗主要还是以彝族传统婚礼为基础的,在时代的变迁中,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可以说这些现代元素正是安宁河谷地区与传统的彝族地区的婚礼的最大区别。
正文:
1.婚礼程序介绍
1.1:提亲:安宁河谷的定亲传统是:订亲之前,男方家会委派一个媒人去女方家提亲(说媒),并了解女方情况及家庭条件等,女方家如有意向,也会悄悄去男方家了解情况,如果双方认为可以,女方才暗示媒人,媒人就会告知男方家,并准备后以程序。
据我了解,媒人去说之前,其实年轻的男女双方已相互有所了解认识,有一定的好感。
1.2定亲:再说说安宁河谷的定亲吧。男方家在得到媒人反馈回来的信息后,就会做出决断,若女方也看得上男方,那么男方就会物色出三个人(这三个人必须是 有一定名望的兄长、伯伯、和媒人)代表男方家去定亲。到了女方家,由媒人说明来意,传达双方的意愿,双方坐下来商谈,征得双方同意后,女方
家通常要杀猪宰羊把姑娘家的长辈们召集起来陪男方嘉宾共同庆祝,并当众宣布这桩婚事,此称为订婚酒(这就是通常说的“三媒六证”)。男方家在订婚仪式上,必须送定情物(信物一般是一个手镯或其他钱物),以后双方作为亲戚走往。因为定亲时孩子大多年龄不大,等年龄到了适宜结婚的时候,双方再商定结婚的事情。其中不得不说的是,在结婚之前有原因需要退婚的,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双方如果都理解的话是可以的,而其它彝族地区,要退婚肯定是要吃尽苦头的,事情也会闹得很大,有不可估量的可怕后果。
在双方年龄适当的时候就要开始进一步商讨婚前事宜了。
首先男方家会请德高望重的长者和媒婆一起到女方家商定婚事。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商量身价钱,商谈好身价钱后,再请毕摩择定婚期。(安宁地区还有彝族姑娘嫁给汉族家的情况,这样的情况现在来说蛮常见的,不过一般汉族家一般都遵循彝族家的婚嫁传统,不然很难娶到彝族家的姑娘。当然如果是彝族小伙要娶汉族的姑娘就按汉族家的习惯来。)
确定了婚事,婚前新娘娘家的人几乎每一家都会请新娘吃顿饭,算是为新娘送行,最后一次吃饭叙谈,所以即使一天不中断,每天吃一家都至少要吃上个一个月以上才能吃完娘家亲戚的送别饭,这个习俗是安宁地区特有的。
新娘出嫁前一天,女方家要在大门外搭上喜棚(用树木的纸条搭成,并且用红布结成大红花装点在喜棚门上,地上要铺上秸秆),晚上,待嫁的新娘一定要在这里与亲人朋友哭别(哭别用彝语,有固定腔调,内容是哭别亲人朋友,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诉说亲人间不忍离别之意和朋友间的深厚友情。长辈哭的是虽不忍离别,但常理是儿大分家,树大分丫,女儿长大了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能一直呆在父母身边,意在劝慰新娘)。
1.3婚礼:婚礼当天早上,新娘要进行的第一个仪式就是梳头。梳头时,新娘必须坐在新垫席上,神坛上点上香,摆上酒和肉,敬过神后姑姑就开始给新娘子梳头了,梳头的这个姑姑必须是属相相合的家庭是幸福的事业是有成的。还是要化妆打扮得非常漂亮(有的会专门去街上或者西昌化新娘妆)不仅画上美
丽的妆而且有一部分会选择穿汉族的礼服比如婚纱比如红色的旗袍新娘服之类的(新娘选择现代装束的话,新郎也会相应地穿西服系领带)当然更多的还是穿上传统的百褶裙、紧身绣花衣, 身披擦尔瓦,头上饰以瓦型头饰(意示头上顶瓦,有了自己的家)耳朵和手上带着银饰,脸上用一张鲜红的布遮住娇容。梳妆打扮停当后会在喜棚里静待接亲队伍到来,这时的新娘美丽大方,但是却饥肠辘辘没有什么力气了。因为出嫁前三天,新娘就要禁食(如若实在饿不过,只能吃个鸡蛋荞麦饼或者以牛奶代替)。
安宁村彝家嫁闺女有泼水欢迎接亲人的习俗。男方家娶亲的队伍来到女方家门前时,要接受女方的兄弟姊妹和同辈青年男女的泼水,以示欢迎和庆贺娶亲的队伍。进女方家门后,必须在供桌上点上香,磕完头,然后开始展示带来的聘礼,以前都是些传统的布匹啊,箱子等,而现在就丰富得多了,比如衣服、鞋子、电器(冰箱、彩电、电脑)等。女方也展示姑娘的嫁妆,如家具,衣物、被褥、电器、缝纫机等(总之现代的电器在这里很常见)其中也不乏部分财力雄厚的家庭用房子做嫁妆的。这时候,由女方父母请来的歌师开始唱娶亲歌,唱一段,展示一样,且唱到什么就必须展示什么,不然歌师就要用簸箕在娶亲人的头上打三下,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展示完毕后,女方家招待娶亲的人喝水:先喝茶,后喝糖水,称为“先苦后甜”。接着摆好香案,请女方的舅舅来致祝词,然后打开红盒,给新郎披上两匹红绸彩带。一切完毕之后,女方家盛宴招待娶亲的人、亲朋好友以及本村的邻里乡亲。席间,长辈要带新郎新娘到每一桌先作揖,后敬酒,大家互相认识。等所有亲朋都吃完饭后,才能娶新娘动身回家(如果路远,女方家会热情地招待娶亲的人们住下,第二天再走)。
如果不走,那么当晚女方家院子里或房外广场上,人们通宵达旦地唱歌跳舞。第二天新娘出门必须由兄长或弟弟背着在送亲队伍簇拥下护送到男方家(新娘在整个过程中脚不能沾灰土)。于是,娶亲、送亲的队伍在大喇叭和唢呐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背、抬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嫁妆,浩浩荡荡地向男方家出发了,婚礼这一天,不论路途远近,都要由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轮流背着新娘到男方
家。背新娘有严格的规矩。背新娘期间,不论时间长短,新娘只能吃少量饮食(以免在路途中不方便),最忌讳新娘将两腿叉开爬在背新娘人身上, 新娘只能将两腿交叠在一处,侧身卧在小伙子身上。背新娘途中,众多的小伙子不时停下饮酒,酒后话多歌也多,背新娘的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引来众人驻足观看。
当然除了这种传统的送亲队伍,现在还多了一种新的形式就是花车队伍,和汉族一样,如今的彝家也有很多用花车接新娘的,车子少的三五辆多的十几二十辆,彝家讲排场讲面子,所以一旦有亲戚结婚,各家都会很乐意把车子借出作为婚车送新娘(据了解一些地方都会忌讳把私家车作为婚车使用,认为晦气,在安宁河谷彝族家,不存在这样的说法)下车还是不能让新娘脚着地,得让兄弟背到到了男方家,而男方家喜气洋洋,亲朋满座。院子中间也用树枝搭起一座喜棚,棚内棚外披红挂彩,正中摆放着彝家喜神牌位。彝家歌手不断地演唱着有民族情调的《喜棚调》,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歌声不停,唢呐声不,很是热闹,这一切都有请来的摄影师摄影,之后会刻成光碟留作纪念,这些可以说是以前从来没有的。
娶亲队伍到达新郎家门口,要燃放大炮杖和鞭炮,请毕摩念《进亲经》,然后把新娘背进正堂屋到神坛前放下跪地磕头由家中长者致辞,并正式宣布开席 新娘子会和新郎一块儿去给每一桌的亲朋好友敬酒,而原来的规矩是很严的,那时候新娘是不能一天吃两家饭的只能和背她来的兄长两个人单独把从娘家带来的饭菜热了吃。但是,随着时代变化,加之受汉族习惯影响,现在的安宁村的习俗有了这些变化。
安宁村宴请宾客通常吃九大碗(九大碗曾经确确实实就是九道菜,不过现在已经增加到十几道了),地点会是自己家的院坝,或者前后院,桌子是八仙桌,每张桌子坐八个人,桌上摆着九大碗,九大碗一共吃三天。第一天叫宵夜,宾客主要是本姓氏的亲戚。第二天叫正酒,可以算是大宴宾客(因为第二天四面八方的宾客都聚齐了)。第二天叫散客酒,客人吃过早上的宴席便可散了。婚礼中,场面热闹壮观。而其中不得不说的是宴席的菜品,仔细观察桌上的菜品会发现跟汉族婚宴的没有什么区别了(安宁地区一般会在彝族年和火把节时吃彝族特色菜坨坨肉和酸菜汤荞馍馍及土豆),只是有两道安宁地区特有的菜式每一天都必上的,那就是:油跑豆腐汤(豆腐切好晒干,上浆下锅炸,然后再用骨头汤煮。豆腐吃起来中间是空的又香又甜又爽口)。由本地的水质很好,所以推出来的豆腐、豆花都很清香又有自然的甜味。还有一道菜就是肥墩子(就是五花肉切的肉坨坨,寓意为大富大贵)。除了这些菜品,其他的就由主人家自由搭配了。席间,新郎新娘逐桌敬酒时,长辈们都会说些祝福的话。
大家吃完饭后,男方为答谢送女方的亲戚,都要给送亲的舅舅兄弟们辛苦费。其中少不了一番讨价还价(用彝族特有的固定腔调的歌唱方式相互唱和、对答),场面非常热闹,充满了调侃的色彩,气氛异常活跃,其乐融融。通常是歌(彝语)一旬、酒一旬、充满了欢声笑语。夜幕降临,其他宾客就围着火堆在弦子伴奏下唱歌跳舞,彻夜狂欢。其中还有抹花脸的习俗,顽皮的人会把锅底灰和上油趁人不备恶作剧地抹在你脸上。我抹你一把,你抹我一把,最后大家都成了十分滑稽可笑的“花脸”,大家相视而笑,可谓“乐不可支”。婚宴结束后,新娘在新郎家一直要与娘家的人住在一起,直到婚期完。
而婚礼还有最后一个步骤才算结束,第四天丈夫要带领妻子“回门”。虽然说彝族地区都有回门,但是安宁地区的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其它彝区的回门即是新郎陪新娘一起返回娘家,孝敬女方父母。而安宁地区的回门由男方家新郎和妹妹等人带着丰厚的礼物陪同新娘一同回娘家。回到娘家,新娘要对邻居逐家进行拜访,要给村子里每一家都送些礼物(礼物中酒是万不可少的。另外,还会送一些饼干、面条之类的)。在娘家住几天,又由娘家派五六个人专程送回男方家,婚礼才算完成。
2.婚礼中的传统与现代元素分析
2.1传统元素:a如今的安宁河谷的婚俗中,提亲、定亲、婚礼中的精华部分依然有着突出的优点所以这些彝族风俗习惯至今仍旧保持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提亲过程中的媒人先拜访试探女方,女方有意再回访男方:在互相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去说媒的话,成功的几率会大一些,并且奠定了婚姻开始当事双方就拥有的自主权,可以灵活地表达意愿。
b由家中威望的长辈去提亲并且留下定情信物:我认为请德高望重的长辈到女方家确定婚事,一方面能让结婚的男女对婚姻产生一种敬重的心理,从而在今后的婚后生活中不轻易的分手。如今社会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婚姻,就是因为双方把婚姻看得太随意,从而婚姻失去了神圣感。西式婚礼在上帝面前宣誓结为夫妻,彝族婚礼请长辈见证并且留下信物,都是对婚姻的一种重视与神圣感的表现。而另一方面,如今社会,很多年轻人普遍崇尚“婚姻自由”,而青年人们对这个自由则是断章取义的认为是完全不让父母干涉,只凭着自己的性子来。所以根本不听父母的意见。而青年人涉世未深,对世界的认识都不够完全,所以很可能凭着一时的冲动就草草的进入了婚姻的殿堂,而婚后很久才发现两人的性格不合,当然,对当事的双方,也产生了巨大的伤害。而如果有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c男性要遵循传统的婚姻模式:安宁地区女性较为自由可以外嫁,但是相对于女性男性就没有那么自由,由于“女性始终是要出嫁的是属于别人的,而儿子是自己的根”的理念,继而反过来又对男性强加管制和严格要求,以至于在各种婚姻模式对凉山彝族传统婚姻文化的猛烈冲击的今天,千方百计通过约束男性来保全本民族的传统婚制,所以他们只能留在当地,与传统共处,即便是通过自己采取自主、现代或者开放的行为努力争取的婚姻,也不得不把它待会当地与传统朝夕相处,并且在传统氛围中冥冥适应传统后又不自觉得顺应传统改变自我。因此,在当代这场婚姻大变革中男性因种种因素所致,无法像女性那样表现地突出。
d找毕摩测八字测婚事的吉日:这个传统如今依然保留的原因是彝族人都相信要八字相合的双方才能婚姻美满,如果是双方八字合就算是是吃一颗定心丸,如果不合就可以及时处理。
e给女方身价钱:彝族自古就有这样的习俗,女儿出嫁要身价钱,要收彩礼,要的越多越显示其地位高,延续至今,对于收彩礼这件事情,争议一直很大。有的人觉得这是陋习,收彩礼容易让人觉得是在“卖女儿”,有交易之嫌,而且也容易让男人在婚后产生“你是我买来的”之类的想法。而有的人则觉得该收取,毕竟别人父母养育了女儿那么多年,也算是一点辛苦费。同时也可以告诉男方“我的女儿是很珍贵的,你要好好的珍惜。”而我觉得,在女儿出嫁之时,的确该收取一定的彩礼,这是中国传统的礼节,而如何避免“卖女儿”之嫌呢?应该在男方家给彩礼之后,女方给出对应的财物,如此,也算是礼尚往来。
f男方上门送聘礼:送聘礼的过程既有趣味性又能显示男方诚意,男方在娶亲这件人生大事上却是负担比较重,然而男性就是因为承受了压力才能更加奋发图强,不然没有足够的实力的话是很难娶到优秀的妻子的,所以这个习俗依然没有废除。
g女方给嫁妆:男方的付出了这么多,女方当然要有所表示,所以礼尚往来是不可少的,嫁妆也是带着娘家对新人满满的祝福。
h女方亲戚挨个请新娘吃送别饭:这是因为在安宁地区汉族多彝族少,所以嫁出去一个就少一个,大家都很舍不得,再加上一个寨子里都是很亲的亲戚,大家关系近,并且都想表达自己的心意,所以形成了这样的风俗习惯。i哭别:这种哭别仪式,也算是一次感恩教育,作为子女的我们,很少去想过父母的养育之恩,总是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之所以当今社会出现如此多子女和父母反目成仇的现象,就是因为感恩教育的缺失。在婚前“哭别”,仔细的回想父母给过自己的恩情,才能在婚后不忘记父母,更好的孝敬父母。
J送亲传统仪式:彝族有这样的俗语:“不背的新娘不珍贵”,所以一直以来送亲队伍都是不能让新娘的脚着地的。
k出嫁的女子提前禁食:之所以这么做,一呢是为了身材好看;二呢是为了证明 姑娘的毅力,以及对家乡的不舍(如果在出嫁前还无忧无虑,饮食方面也毫不节制的话,会给人留下没有诚意没有良心的形象);三呢也是为了去男方家的时候,不上厕所。
l迎亲仪式:彝家人认为用水迎接迎亲队伍是因为,大家认为泼了水,姑娘到丈夫家后就不会到很远的地方背水,即使天旱也有吃有喝。
m婚礼上的篝火晚会:这样的篝火晚会既是新郎家的喜庆大事,同时也是青年男女认识交往的重要场合。
n回门仪式:安宁河谷一向都是重情重义的,所以回门看望女方亲戚对于男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关系着女方家对男方的态度看法,所以礼品丰富且在送礼的时候能够多加沟通这对于增进感情是很有帮助的。
2.2现代元素:如今的安宁河谷婚俗中具有时代感具有代表性的有:
a提亲过程中有婚姻当事人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力:就这一点来说,它比其它地区来说要开明,我了解过其他一些地区的提亲中一般家中的孩子是没有发言权的,只要家中的长辈双方达成一致,这桩婚事就算定了,跟本不考虑婚姻当事人的意见,导致了夫妻的性格不合,很多婚姻并不美满。
b提亲之后初步定下的婚约若有原因一定要毁约的在商量达成协议之后,责任方一般要赔偿对方一定损失,然后是可以毁约的:造成退婚的情况会有很多毕竟因为定亲时年龄都不大,几年后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新看法,也有自由恋爱的权利,下面举一个退婚的例子:安宁河谷地区地处交通发达地区,而且所有的年轻人都会讲汉语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去外面求学或者打工,有的在大城市发展好的,会在城市安家,有的还会把亲人都接到大城市里面去住,如果这样的年轻人是订了亲的,并且对方不愿意一起到大城市居住,那么双方就可以商量退婚了,当然经过商量一般都会有需要给一些退婚钱这个视责任人而定,退婚钱需要由双方商量,通常都不是一笔小数目,除了需要赔偿损失外还要退还定亲信物并且杀
猪宰羊宴请对方家族。这是对退婚行为的一种控制约束也是对另一方的补偿,毕竟婚姻不是儿戏但也不是不可以商量的。
我认为,这种定亲方式很不错。首先,定亲虽然并不是结婚,但是定亲之后会给定亲的双方一种责任感,这也是诚信的一种表现。况且订婚不代表结婚,订婚有利于未婚男女的相互了解,如果在订婚后,发现相处有巨大问题,也可以退婚。退婚确实会对对方造成伤害,但是长远地看,既然对方已经下定决心退婚,并且愿意付出如此大的的代价,说明这确实不会是一段美满的婚姻,就算牵强的发展下去,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我认为客观情况应该客观分析,如果死咬着媒妁之言不放,勉强出来的婚姻会造成以后生活中的更多的矛盾,还是互相让一步灵活处理,这样能够打开新的局面,综上所述我认同安宁河谷地区的做法。C如今的彝族女性有很多外嫁到国外或者国内其他民族的: 随着现代化得发展,安宁河谷的女性择偶范围和择偶标准带来了较大变动,表现为跨州,跨省,跨国和跨越民族界限的发展趋势,女性正以较男性更快速更大数量的发展进程参与婚姻变革潮,凉山封闭的大门因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而被打开后,内地各地商贾,西方学者和游人的不断涌进,他们能言善道,勤奋耐劳,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地狱背景,这对长期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山村孤陋寡闻的彝族女孩有不小的吸引力,他们渴望走出凉山,跨出山门,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新的生活,于是我的亲戚中就有有嫁去了国外的,两个姨嬢分别嫁给了美国人,法国人,分别从事艺术和商业,发展得很好,无法想象如果留在凉山,今天他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几个表姐分别嫁给了其他地方的汉族,藏族,蒙古族。新一代的彝族女性传统的价值观和婚姻观的天平开始大幅度地与老一辈难以相一致,向着先进的方向倾斜,由过去的重血统、重家支转移到了重实惠重个人。
d如今的婚礼聘礼和嫁妆多了现代电器和房屋等: 总之都是以实用为主 e新人在服装造型上有了新潮的打扮,比如穿婚纱旗袍男士穿着西装等,然后拍婚纱照,化新娘妆:这些新鲜元素满足很多年轻人对于时尚婚礼的追求,实现了很多女孩子的婚纱梦,婚纱照的拍摄也会给新人留下永恒的新婚记忆。
f送亲队伍中多了婚车队:婚车队的出现大大节省了从前送亲队伍的人力物力,让婚礼人员轻松了不少,不仅是各家展示财力的时候,同时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g婚礼过程多了摄像师的记录,让婚礼记忆用光盘保存下来:以后有没到场的亲戚朋友来到家中就可以用光碟再现婚礼场景,是一家人永恒的纪念。h婚礼宴席上与从前相比产生了变化,出现了“九大碗”: 之所以会形成今天这样的宴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安宁地区彝族汉族交流频繁,所以大家互相也成为了朋友,为了汉族同胞能吃得习惯就衍变过来了,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样的宴席菜品多,看起来很丰盛更符合喜宴的气氛。
i新娘也不用“一天不吃两家饭了”:改掉了过去新娘不能与大家共进餐的习俗,如今的新娘可以体体面面地和新郎一块儿去酒桌上敬酒,认识对方亲戚朋友,也让对方认识自己,这个习俗的变化显示出彝族女孩更加注重男女的平等,提升了女孩能当家的能力,培养了落落大方的性格。
J回门的时候由原先给邻居送酒变成了除了送酒以外的送各种种类丰富的食品:礼品的丰富让彝家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结语
四川凉山冕宁县安宁村的平坝彝族居住在高山和平坝之间的“二半山”或河谷的平坝地区,他们生活在高山彝族和汉族之间,追述其历史渊源,他们最早属于高山彝族,但由于地域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历史的发展,他们的民族文化受到了周围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使两种不同的文化互相交融影响,最终形成一个相对独特的文化形态。但该区域的彝族虽然经历了不断的变迁,仍然坚守着本民族文化的语言及其内在传统,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既不失传统又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可以说婚礼更加地多元化有看头并且实用了。
从功能方面讲,一方面,这样的婚礼模式有文化的传承功能,同时实用功能也大大提升。而且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这样多元的文化体现了安宁地区彝族开放的心态,这不仅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地区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我认为安宁地区的婚礼模式是有着现实意义并且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当代凉山彝族婚姻文化中的女性角色的变迁》 马林英《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总第38期)
2.《壮族婚姻文化的变迁以田林那善屯为例》 李富强著 摘自广西民族学院学报3.凉山彝族民俗与礼仪
4.党支部书记和多位村民的口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王维山水诗与现代元素窥探,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王维山水诗与现代元素窥探重庆市垫江第十中学余江霞内容摘要:本文对将中国山水诗推向艺术高峰的杰出诗人王维的众多山水诗的解读,试图从取景、对照、光线色彩、静态表现几个方......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大地上,56个民族劳动创造,生......
花鼓戏应该怎样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摘 要:湖南花鼓戏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的浓缩和提炼,以其优美的唱腔和丰富的表现形式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
诗缔婚礼中西式婚礼主持词画外音:各位亲爱的来宾朋友们,感谢您的光临王子和公主结婚大典将在11点28分正式举行,敬请期待。是玫瑰花迷人的芬芳使我们相聚在一起;(1分钟)是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