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书法教学中实现德育隐形渗透教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在书法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中职书法教学中实现德育隐形渗透教育
(汪有春
湖北省随州市随州广播电视大学 441300)
【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精粹,也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书法艺术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解读书法史,挖掘书法名家资源,欣赏书法之美,精选书法内容,发挥“以书载道,书道融汇育人”的德育隐形渗透教育形式,可以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净化心灵,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关键词】书法教学德育隐形渗透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精粹,也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五千年文明,锻造出精美绝伦的“龙的文化”。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表现手法复杂,形体储备,多姿多彩,素为世界上许多熟韵和热爱汉文化的国家和民族称道。书法艺术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千百年来,中国书法书法呈现出华夏审美人格的心灵世界,表现出中华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精神,它飘然于儒的滞重、法的森严、道的超然之外,在笔飞墨舞的律动中刻画出中华民族真实的精神轨迹,成为中国文化最具东方特色的艺术。在教学中如果注重挖掘这些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会大有裨益。同时,通过对传统书法的全面了解和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建立起具体的概念和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成为学生心灵的“自然产物”。所以说,“书法教育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一、讲述书法渊源、激发爱国情感
中国书法可谓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其艺术成就为世人瞩目。一部泱泱中国书法史,也是一部中国历史的微缩本。通过讲述书法渊源和字体演变,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书法艺术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书法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思想感情,成为一个反映生命的艺术,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正如香港著名人士陈焦桐所说:“热爱中国必热爱书法,因为中国字是代表中国的徽号,有中国字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同时,中国文字的创造、书体的演变反映了先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只有高度想象力和高度创造力的民族才能浇开这棵独特的艺术花朵。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深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美好河山,优秀文化。书法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还是“世界公认的最高艺术”。(沈尹默语)通过学习书法,使中职学生能很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及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写字的意义已超过写字本身,完全可以上升到对民族文化的感情、认知上去。”
二、讲述书家人品、塑造美好心灵
古人云:“书如其人”。我国书法界有一个好传统,就是强调书品与人品的统一,学书先学做人。古代许多著名书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王羲之“骨硬”,虞世南“德行忠直”,颜真卿“忠义光明”,柳公权“心正则笔正”,蔡襄“才德俊伟”,黄道周“不谐流俗”,令人高山仰止。这些史传佳话随同他们的书法名作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并闪着耀眼的光华。历史上也有一些人,字虽写得不错,但人品不佳,如元人赵孟頫,人称其书风“媚俗”,这与赵身为赵宋皇室却入仕于元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人们厌其人,而恶其字,最终人书俱废。在书法教学时,教师有意识用生动的语言叙述、介绍中国历史上顶天立地、坚贞不屈、英勇顽强、勇于抗争外辱,敢于为民请命、解困,且书法上有一定造诣的英雄人物、著名政治家、知名学者,如颜真卿、岳飞等的故事,激发培养学生崇高的民族气节和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通过讲述这些,可以引导学生向人书俱佳的书家学习,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
三、欣赏书法之美、陶冶高雅情操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到:“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书法欣赏教学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形式。
由于书法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美,所以,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优秀的书法作品中体察提按、转折等用笔的美;刚柔、粗细等线条的美;浓淡、枯润等墨色的美;俯仰、向背等结构灼美;疏密、穿插等章法的美。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感受各家书体的美,如先秦书法的稚朴古雅,魏晋书法的奇逸开张,唐楷书法的法度森严,明清书法的个性张扬,直到现代书法的异彩纷呈。从甲骨文的瘦削到金文的凝重,从大篆的随意到小篆的规正,从隶书的柔美到楷书的严谨,从行书的灵动到草书的狂放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通过对优秀书法作品的学习、观赏和评点,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还可以在书法实践中产生审美体验,从而也就起到了陶冶情操、培养高雅情趣的作用。
四、精选书写内容、吸取思想营养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文规定:“提倡在大中小学的教室、图书馆、礼堂等场所,悬挂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领袖、先烈和名人的画像、诗词、格言。”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据。而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以书写汉字为基础的学习书法文字内容,历代书法名作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古代许多著名书家往往又是文学史上重要的人物,如像王羲之、苏轼、郑板桥等。因而,临摹在书法作品,完成作业直至比赛中,学生大量接触旨在歌颂祖国、歌颂人民、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向上的经典诗词、名人名言、智人睿语,也能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汲取有益的营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净化心灵,树立起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如果学生在书法练习过程中,一味地将那些格调低下,充满个人主义等不健康的东西抄录下来,这对思想活跃、模仿力强,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的学生来说,无疑会产生不良影响。
五、坚持书法训练,塑造健全人格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健康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人的成功起决定作用。“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序上具有创造禀赋,但只有心理正常、健康的人才会把创造潜力付诸实现。”首先,书法训练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高度认真的精神。练习书法,必须进入一个全身心的投入状态,这种状态叫静止状态。无论这种状态能坚持多久,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养成逢字不苟、动笔必矩、严谨认真的好习惯。写字前,要求用10秒钟时间就把笔、墨、纸、水瓶放得有条不紊;下课后离开座位,手与桌面上不留一滴墨迹和水迹,这对培养学生动作的准确和迅速及谨慎细致的心理很有好处。其次,书法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不怕困难的优良心理素质。实践表明,学习书法急功近利,反而欲速则不达。要心静气和、端正姿势、持之以恒地苦练。如果没有长期艰苦的磨炼,就无法领悟到艺术真谛,难以敲开艺术之门。据《东汉书》记载:“芝之少持高操,以名臣之勤学„„家之衣帛必书而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正是在这汉字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中,学生获得了韧劲与耐力,形成了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
在书法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激励中职学生学习艺术的意志力和恒心,从而培养中职学生具有良好的艺术素质,树立高尚的艺术思想,发挥“以书载道,书道融汇育人”的德育隐性渗透教育新形式,书法教育中有机结合德育,对中职学生进行“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教育,不仅能使中职学生养成自觉读书、勤于动笔的好习惯,而且还能使中职学生从健康的内容中吸取思想营养,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净化心灵,树立起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总之,在书法教学中如果能注重充分挖掘这些德育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会大有裨益。
在书法教学中渗透德育宁化城东中学 谢水庭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之独有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书法不仅有实用功能、审美功能,更有德育功能。书法教......
小学书法渗透德育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五寨中心小学 陈凤兰德育,素质教育的核心。这是一个永恒而内涵丰富的话题。它包含了思辩、政治、道德品质、心理意志品质、行为习惯等许多......
软笔书法教学德育渗透孙颖娜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面对全体,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发展,书法教学作为培养特长一面来讲,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重要性,晓知并学习古代名人学有所成的精神,激......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计划,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摘 要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它对培养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主导作用。本文......